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全面推开
种植业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全面推开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全面推开】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方法是1982年引入鸡西市的。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1986年发展到 8 833.3公顷,1987年稳定在10 666公顷,占全市水田生产面积的76.19%,全市平均顷产6 375至6 750公斤,比常规育苗增产15—20%,每公顷可节省种子150至225公斤。
水稻旱育植栽培特点是:旱育壮秧,稀植,以分蘖穗构成主要产量。由于在旱地育苗,稀播种,同时采用浇水的方法,使秧苗生长在良好的水、肥、气、热的环境中,从根本上解决了湿育苗灌水造成的土壤温度低、氧气少,不利根系发育,以及播种量大,苗间争光、争肥,争氧,育不出常蘖壮秧的问题。同时旱育苗全部作业都在旱地进行,不用下水,不用铲稻茬,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徐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