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商业

综述

概况


 
  【概况】 鸡西最早的国营商业结构,是1946年建立的鸡宁县贸易局,直局百货、土产营业部。1949年改称鸡西县工商科,鸡西矿贸易公司,下设百货、土产、矿百货 3个公司,共11个营业部,806名职工,经营品种不足1 000种,全年商品零售额 609万元。1957年,组建市商业局,设百货、花纱布、五金、煤建、医药、食品、蔬菜、饮食服务 8个公词,所属61个商业网点,8家商办工厂,5户合作商店,共有3 307名职工,年销售额3 579万元。1965年经过调整,保留百货、五金、烟酒、食品、蔬菜、贸易、医药、药材、煤建 9个公司;恒山、滴道、麻山、梨树、鸡冠、城子河6个区商业分局,111个商业网点,共有4 829名职工,年销售额6 526.3万元。1978年恢复百货、五金、烟酒、食品、蔬菜、医药、石油7个公司,6个区商业科,93个网点,5 139名职工,全年销售额 20 548.4万元。到1987年已发展为百货、纺织品、五金、糖酒,食品、蔬菜、食品工业7个公司,6个区商业委员会,98个经营网点,营业面积70 234平方米,111家商办工厂,职工9 592人,摘掉了长年亏损帽子。
  1985年,商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的困境,共清查出历年遗留经济包袱3 078万元,年销售额虽然已达26 404.5万元,全年还亏损186万元。成了全省商、业系统的后进单位。1986年,市商业局改为商业委员会,首先对65家小型企业实行放开经营,其中10户商工业,54户小型商业实行租赁承包经营,拍卖 1户经营不景气的企业(桦木林场商店);对生猪、蔬菜放开经营;在大中型企业中调整聘任了领导干部,强化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通过招标产生企业经理,并实行经理负责制、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终结审计制,一年初见成效。1987年,在深化商业改革中,13户大型企业实行集体承包经营,经理负责,引进风险机制,实行全员抵押;引进竞争机制,企业中层干部,由经理提名,实行优化组合;加强了商业基础建设,三级批发培植了货源基地,拓宽了服务领域,强化了以法治企,在企业小立法试点的基础上,全市商业13户大中型企业,已有 6户建立了企业法规,其余企业也正在试行中,使企业在规范运行中有了新发展。两年中,有市五交化大楼、鸡西百货商场、梨树百货商场、恒山百货商场、桥东菜市场、鸡西百货大楼等大型商业骨干企业先后建成开业,增添了商业实力。1987年商品销售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销售31 267.7万元,比1986年增长 8.13%,比1985年增长 18.2%,比1978年增长52.17%,处理历史包袱402万元,使商业在困境中出现转机,开始过上了抬头日子。
                                     (膝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