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难的历史已结束
吃豆腐难的历史已结束
【吃豆腐难的历史已结束】 1986年,市政府为解决全市人民吃豆腐难的问题,对豆制品生产给予优惠政策,减免了营业税、产品税、所得税。同时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予投资、贷款,改造了厂房,增添了设备,扩大了生产能力。同时采取国营、集体、个体一起摆,城市、乡村一起上的政策。市食品工业公司还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机构,加强了质量管理,提高质量和出品率。1987年,全市豆制品生产厂达206家,其中个体经营户发展到 78户,从事豆制品生产的人员828人。全市豆制品生产量529.5万公斤,比1986年增加30.5万公斤,增加6.5%。全市人均吃干水豆腐除凭票供应的6.5公斤外,还生产仪价豆腐 30万公斤。冬春旺季日生产豆制品25 230公斤,其中干豆腐9 750公斤,水豆腐13 630公斤。销售网点232个,流动售货车48辆,每天清晨五、六点钟生产厂家就把豆腐送到销售网点,整天都有手推车推着豆腐送到居民区叫卖。就是偏远地区也发展了13个社会加工点,保证了偏远地区的居民每天能吃上新鲜豆腐。此外,食品工业公司还从哈尔滨、北京等地引进素虾,南味肠、肚等30多个新品种生产技术,保证经常上市的有15 个品种以上,当年生产素食品1 850公斤,比1986年增加29.3公斤。从此,结束了多年来存在“干豆腐厚,水豆腐薄,排着长队买不着,年节领导就批条”的吃豆腐难的历史。
(靳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