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成果评奖概况
社会科学
综述
优秀成果评奖概况
【优秀成果评奖概况】 鸡西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全市社会科学战线的最高层次奖励。每 3年进行一次评奖。等级分一、二、三等奖和荣誉奖,有时可根据情况设优秀佳作奖或其它奖励名称,作为辅助奖。根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条例》的规定,获奖成果可作为晋升或评定职称的依据;市委组织部鸡组发〔1987〕28号文件规定: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作者,可做为市拔尖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
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是在1984年、进行的。有95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0项,论著荣誉奖3项。
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共有82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 3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55项。
获一等奖的有:李嵘盛:《劳动争议仲裁简论》,朱玉林:《预见能力是现代领导者必备的重要素质》,戴吉昌、范金良:《形式逻辑类型试题解析》。
鸡西市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成果参加了省的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共有11人的10项成果获奖,其中:
浦昭星、王百传:《煤矿内部经济核算》,柏文春:《工商信贷基础知识》 (与外市作者合写),孟庆祝、翟雷、熊大鹏:《文言文释译》,于耀生:《散文诗论稿》(与外市作者合写)获省第二届社科成果四等奖。张邦升:《关予煤炭城市开发与节约问题》,杨铁良:《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 煤矿城市的废渣利用必须引起重视》获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李嵘盛:《劳动争议仲裁简论》,杨振远:《论煤城的三级开发多元发展》,杨铁良:《立足良性循环,优化矿业城市》获省第三届社科成果佳作奖。
(杨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