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体制改革走出自已的路子
医院体制改革走出自已的路子
【医院体制改革走出自已的路子】 实行院长负责制。1985年,首先在市中医医院进行院长负责制试点,然后逐渐向全市推广。到1987年末,企办医院全部实行院长负责制,市政系统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的亦达 80%。实行院长负责制的医院,实行党政分开,党委(支部)由过去统揽一切转为保证监督,院长成为医院的法人代表,确立了院长的中心地位。院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与市卫生局签订任期目标合同书。院内干部实行聘任制。在医院里成立院务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为使改革逐步完善,使院长负责制能够健康地向前发展,市卫生局制定并下发了《院长负责制条例》。鸡东县医院,鸡西市传染病医院、鸡西市红十字医院、恒山区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后,工作效果突出,在1987年省卫生厅召开的全省医院改革经验交流会上,鸡西市卫生局、市传染病医院和鸡东县医院分别怍了经验介绍。
医院内部实行多种形式的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制。在医疗、医技科室实行技校经济责任制,在行政科室实行岗位责任制,在后勤实行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医院存在的“供给制”、不核算和吃“大锅饭”的弊端。市医院实行的技术经济责任制,制定了工作效率指标、医疗质量指标、医德医风标准和经济效益指标,实行月检查制琏芝,根据各项指际完成情况,执行奖金浮动制度。1986年,市卫生局在鸡东县精神病医院又召开了全市医院及后勤工作承包经验交流现场会议。
实行多种形式办医,积极开展便民活动。市卫生局到1987年底共批准联合诊所 2家,个体开业行行医155名,集体企业办医院(诊所)12家。有条件的医院还允许到工厂、街道“伸腿”办卫生所。鸡西市红十字医院到距市区较远的市第二面粉厂建立卫生所,为该厂工人、家属解决了到市内看病难的问题。滴道区、梨树区、恒山区医院都在街道开办卫生所。市医院委派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去鸡东县医院进行医疗支援,开展医疗技术指导工作,颇受欢迎。
建立医疗联合体。市卫生局积极组织以市医院为中心的北片医疗联合体和以鸡西煤炭卫生学校附腻医院为巾心的南片医疗联合体。联合体内的中心医院负责技术指导,重危病人的抢救、会诊、手术、人材培训、到基层医院讲课和基层医务人员到中心医院进修。鸡西铁路职工医院与沈阳军区部队医院联合,引进抗血栓蛇毒液制剂,成立了脑血栓医院,专为脑血栓患者解除病痛。市传染病医院与裴德医院建立了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病单项联合体。
设立专家门诊,解决患者求名医难的问题。1986年,鸡西市人民医院、煤矿机械厂职工医院、鸡西矿务局职工总医院,组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名医,举办业余门诊医疗。到1987年底,共出专家名医门诊501次,诊治疑难病患者8 940人次,既简化了患者到医院就诊手续,又解决了患者求见名医难的问题,颇受广大群众欢迎。
建立家庭病床。为解决社会上部分老、慢性患者住院难和减轻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市卫生局积极组织建立家庭病床工作。全市各医院相继成立了家庭病床科(组),配备了专职医生、护士,从事家庭病床工作。市卫生局为提高家庭病床的医疗质量,特意总结了恒山区医院开展家窿病床捉高医疗质量的经验,并在该院召开了现场会。到1987年底,仅市政系统医院就开设家庭病床771张,收住院患者771人次。为加强对家庭病床的科学管理,市卫生硒还制定并下发了《家庭病床科工作条例》,推动和加强了家庭病床工作的正规化,制度化建设。
实行对企业医疗机构业务工作全行业管理。鸡西市是一个以煤炭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企办的医疗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约占与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解除市民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此,市卫生局于1987年对企办医院实行了全行业的业务领导,使所有企办的医院门诊、住院部都实行全方位的对社会开放,方便了市民就近就医,缓解了市政系统医院就诊、住院的紧张状态。 (姜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