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矿工报》社
《鸡西矿工报》社
【《鸡西矿工报》社】 60年代初,根据煤炭部部长张霖芝关于创办“鸡西煤矿战报”的指示,矿务局与局政治部和《鸡西日报》社领导商定:创办《鸡西矿工报》。1966年 2月26日,第一张4开4版《战报》出版了,当时印报由《鸡西日报》社承担,在局内部发行,发行量3 000份左右。同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仅仅出版150期的《战报》就被追停刊了。
1975年2月1日, 《战报》复刊,更名为《矿工简报》,这个时期报纸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全局职工年产破千万吨的动人事迹。1978年1月1日《矿工简报》更名为《战报》,由4号字改为5号字印刷,编排质量均有提高。1979年 4月11日《战报》更名为《鸡西矿工报》。1980年通过市邮局发行,定期出版,每周2刊。1982年6月改用小 5号字编排印刷,并添置了树脂腐蚀制版设备、照相设备和几种标题字。1983年由周2刊变为周3刊,建立以总编辑负责制的领导机构,下设经济、政文、文艺、群工4个部。1984年3月17日,将局办铅印室合并到《鸡西矿工报》,成立独立的处级单位《鸡西矿工报》社。从此走上了以厂养报的道路,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从1986年起,取消了局每年15万元的补贴,还自筹和局贷款,购进一台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世界最先进的 F30(分钟)自动电脑程序彩色扩印机,成为牡丹江以东唯一的彩色扩印中心。服务、经营并举,为企业增加收入,平均每年产值达 210万元,纯利润在13万元以上。
1987年 3月12日,《鸡西矿工报》撤销了经济部,成立总编辑办公室负责稿件编发的统一、平衡和协调。同时通过考试,在社会上择优录用了6名合同制编采人员。编采人员由过去8名增加到34名,在南片、北片和市区设立了 3个记者站(科),报纸的内容及版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新增设了“经营管理”、“家庭”等20多个专版与专栏。同年4月2日改革、调整出版后的第一张报纸,受到省内外同行的好评。7月 19日,又增加《星期天》版。复刊后至1987年末期发总数为1567期。
(鸡西矿工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