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为统计工作增强活力
统计
综述
改革、开放为统计工作增强活力
【改革、开放为统计工作增强活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搞活等一系列的重大方针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了“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随着这一伟大变革的推进,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颁布和实施,全市统计工作在发展中进行改革,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努力扩大统计信息源。一方面充分有效地搜集好现有的基本统计资料,不断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统计信息源,以满足多层次决策和社会公众的需要。1986年,经请示市政府领导批准,市统计局开展物价抽样调查统计工作,按月、季、年编制物价指数,从而结束了鸡西市30多年来没有物价统计资料的空白。物价指数的编制,不仅为物价工作的微观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资料,而且还为物价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987年下半年,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市统计局又组建城市居民家计抽样调查队和农村居民象计抽样调查队。这两个谪查队从开展工作以来,按月、季、年搜集了大量的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生活状况的统计资料。经过整理提供,既可使领导能够经常掌握城乡人民生活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又可使领导为改善和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而思考。对城乡居民家计的调查,不但可以了解城乡居民购买能力及其动向,而且更能为政府引导市场提供决策根据。
二、努力提高统计工作的透明度。首先着眼于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效能,主要是改革过去“封闭式”统计为开放式统计。近几年来,市统计局加工整理了大量的历史统计资料,并按月、季、年汇编统计资料,以便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提供丰富的灵通的统计信息,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统计资料的利用率和社会化程度;市统计局紧紧围绕解放生产力、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个中心,对生产建设,对改革、开放、搞活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数量较多的统计分析报告。与此同时,还努力改善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手段,广泛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统计资料,提高统计工作的透明度,以扩大社会影响,广为社会所利用。
三、努力改革统计管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根据《统计法》的规定,为了提高统计独立行使工作的职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中的信息主体作用,市统计局还对统计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初步改革,曾先后建立健全区、乡两级综合统计信息办公室,并用文件规定区属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必须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以加强城乡统计网络的建设。实践证明,这一改革不仅使完成统计工作任务,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有了组织保证,而且为革除数出多门、统计失控、基础薄弱、弄虚作假等弊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四、努力加快统计现代化建设步伐。为了解决统决计算、传输手段落后、大量统计数据用手工汇总,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近几年来,在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仅市统计局就购置了 7台微机及附属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汇总,此外还先后购置了3台复印机,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上述事例可以证明,统计改革确实为统计工作增强了活力。从工作效果看,市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是满意的;从完成工作任务看,曾受过省局的多次表扬。市统计局根据中共十三大精神,总结经验教训,抓住重点,深化改革,为实现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计发展道路的战略设想而努力。
(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