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人民生活发生可喜变化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发生可喜变化


  
  【人民生活发生可喜变化】 1986、1987年两年,由于坚持了改革、开放,全市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提高。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87年,全市城乡居民货币收入总额为115 678万元,比1985年的69 198万元增长67.2%。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877元,比1985年提高 10.2%;农村人均收入为488元,比1985年提高15.1%。
  由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稳步增长,积累结余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明显上升。1987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0 115万元,比1985年增长 84.7%。城镇居民人均储蓄额为584元,比1985年增长83.1%,农村人均储蓄额为219元,比1985年增长72.4%。
  二、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1987年,全市居民消费品购买力总额达73 138万元,比1985年增长39.8%,实现人均消费品购买力由1985年的506元增加到 699元。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总的情况是:吃、穿的消费比重上升,由1986年的50.6%和13%上升到 55.2%和 17.5%;用的消费比重基本持平,烧的比重下降,由1985年的10.9%下降到 3.1%。吃的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化,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1987年居民食品类支出额为46 018万元,比1985年增长51.3%。其中主食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32%下降到28.1%;副食所占比重由68%上升到 71.9%。低脂肪、高蛋白的营养美味食品备受人们的欢迎,消费量明显上升。1987年人均消费的食用植物油、鲜蛋分别比1985年增长23.2%和22.1%。
  在吃饱吃好的前提下,城乡居民受注重衣着穿戴,注重自己的仪表美。穿着品讲究的是新颖独特,富有时代感,并且流行的周期短,变化快,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多季一农。一些中高档服装如裘皮大衣,皮夹克,呢大衣,风雨衣、毛衣外套等以及一些造型简洁、明快、宽松的中低档面料的流行时装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货。
  三、人民的精神生活日趋丰富。1987年,由于市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各种正规的、业余的学校、培训班发展迅速,一些文化娱乐场所不断发展、扩大,居民继续添置一些电视机、收录机、照相机、电子琴等文化娱乐用品以及全市自办电视节目的开播等,使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1987年,全市居民用于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总额达6671万元,比1985年增长13.5%。
  四、居民家庭居住面积进一步改善。市政府对全市居民住宅建设,采取了广筹资金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了住宅建设,使居民家庭的居住面积逐年增加。198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4.48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0.3平方米。全市共解决缺房户2 584户,住房紧张的状况有了进一步的缓解。在居住面积普遍增加的同时,居住条件有明显改善。城市居民自来水的普及率由1985年的26.4%上升到55.6%,市区集中供热工程的投入使用使较大一部分居民摆脱了烧火炉之苦,采暖条件得到改善。
                                     (杜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