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
县 (市) 区概况
虎林市
虎林市
县 (市) 区概况
市 委 书 记 赵文波
副 书 记 鲍学斌 李宜生 张 祥 袁中文
市 长 鲍学斌
副 市 长 崔光文 孙腾江 胡 明 张志良
闫长青 高启民
市人大主任 李凤奎
副 主 任 王树之 张海明 王晓民
市政协主席 王首御
副 主 席 刘玉芝 葛学山 燕毓芳 陶成方
纪检委书记 魏风兰
副 书 记 张宝贵 董延君
【概况】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地处穆棱河—兴凯湖低平原。西与密山市毗邻,北与宝清、饶河县接境,东和东南与乌苏里江、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联帮隔水相望,边境线长264公里。虎林为横贯全境中部的七虎林河的满语“稀忽林”之转音。 1996年11月撤县建市,归属鸡西市管辖。 境内东西横距120公里,南北纵距130公里,总面积9 330平方公里。虎林市距省会哈尔滨市736公里(铁路),距鸡西市181公里(铁路)。
【行政区划】 2000年末辖14个乡镇。2000年5月10日,撤销宝东乡,设置宝东镇。 2001年2月27目,撤销义和乡后并入虎林镇,撤销太和乡后并入宝东镇。 同年,小木河乡更名为珍宝岛乡。2001年末,全市设虎林镇、杨岗镇、宝东镇、东风镇、虎头镇、东方红镇、迎春镇和伟光、新乐、忠诚、阿北、珍宝岛5个乡, 89个行政村,196个自然屯,3个街道办事处,33个居民委员会。区域内驻有2个省森工林业局和6个国营农场。
【自然资源】 虎林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富集、物产丰饶。全市70%的土地被森林、草原、湿地、水域所覆盖,自然净化力强、空气、水环境质量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天蓝、地净、水清。区域内总耕地面积达440万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虎林山多林密,森林覆盖率达29.1%,盛产红松、黄菠萝、水曲柳等名贵木材, 是国家重要的木材基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东北虎、鹿、黑熊等百余种野生动物,230多种药材,40多种山野菜及大量的蜜源植物、野生浆果、食用药等,是我国“蜜蜂之乡”、黑蜂保护区,薇菜被称为“中国薇菜之王”。草原广阔,宜牧草场面积达到80万亩,草质优良。水资源丰沛、江河纵横,境内有1江27河468个泡泽,建有水库16座,地上、地下总储水量达41.3亿立方米。渔业资源丰富,盛产“三花五罗”等名贵的北方淡水鱼类,宜渔水面达46万亩。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黄金等36种。
虎林神奇美丽,旅游资源类型齐备、景点众多。有闻名中外的珍宝岛、北方罕见的千亩荷花湖、我国能最早见到日出的完达山神顶峰,以及各具特色的七个自然保护区和别有天地的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有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侵华日军虎头地下军事要塞遗址,建于清雍正年问的关帝庙,1999年建造的“天下第一虎”等名胜景区。
【农业】 虎林是农业市,以粮食生产为主。在国家统计局2001年公布的1999年中国百强县(市)排名中,虎林粮食总产1 446 623吨,列全国第十位。 2000年,全市粮豆薯总产达3.15亿公斤,农业总收入实现57 599万元;农村人均收入实现3 375元,比上年增长8.2%。200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7.9亿元,比1996年增长25.4%;农业总收入实现6.12亿元,比1996年增长72%。绿色粮食四大作物播种面积为87.7万亩,总产量为31.5万吨,平均亩产359公斤,2001年比1996年亩均增产97.5公斤,按当年的平均价格计算,增收8 900万元。绿色水稻一等品占80%,二等品占15%,三等品占5%,平均比1996年提高二个等级, 根据等级价差每吨40元计算,全市水稻提质提等增收1 940万元。化肥施用量比1996年减少了23 120标吨,为农民减少投入2 312万元。仅增产增收、品质提效、化肥节支这三项,使农民节本增效和增加收入约13 112万元,等于农村人均收入纯增1 540元,占2001年农村人均实际收入的45%。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强县(市)排名中,虎林市人均农业增加值达4 475元,列全国县级第20位。
在绿色种植业中,水稻生产成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已成为旱作农业的主体;绿色蔬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绿色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2001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3 793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 绿色水产业、林果业等也获得长足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
绿色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8%;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 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17.54万千瓦,比1996年的13.96千瓦增长了2670; 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7 924混合台,比1996年的6 306混合台增长了25.6%; 种植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0 601公顷,农村集体经济达到9 645.9万元,比1996年的6 677.9万元增长44.4%; 资不抵债的空壳村由1996年的26个减少到19个;农民人均收入达3 380元,比1996年的2 529.3元,增长了33.6%; 农村人均储蓄存款达4 675元,比1996年的1 507元增长了210%。乡镇企业在调整中发展,全市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21 07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营业收入68 876万元。
【工业】 2000年,随着绿色食品基地的全面发展,虎林市将发展绿色加工产业做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上绿色食品加工项目,优化了工业经济结构。工业企业实施“创新增效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绿色资源开发绿色产品。2000年,全市已有“珍宝岛”牌绿色大米、“映山红”牌豆粉,“虎琳”牌王浆冻干粉、蜂花粉、椴树蜜和卵磷脂等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升级,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 实现增加值15 330万元,比上年减少176万元,下降1.1%。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3 589万元,下降4.5%;非国有企业增加值1 741万元,增长36.5%。 由于国有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限量采伐,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 如扣除森工企业,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 023万元,增长6.6%,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27 270万元,增长11.0%。
2000年 比上年增长(%)
木材 315 812立米 -14.5
锯材 7 951立米 72.9
人造板 66 100立米 25.6
大豆油 1 200吨 -71.9
白酒 547吨 70.9
水泥 41 296吨 -13.2
黄金 131千克 -0.8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在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7 707万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利润375万元,增长76.9%,税金2 146万元,下降7.9%,亏损企业亏损额由上年的364万元,减少到2000年的97万元,减亏267万元。
2001年,虎林市工业战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能力,使虎林市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大大提高,“珍宝岛”被确定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珍宝岛”牌绿色大米成为黑龙江名牌产品,被俄罗斯国家的质检机构评定为高级产品。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会上,虎林市绿色大米、椴树蜜、蜂花粉、蜜蜂三宝液、金谷红肠和熊胆粉被评为名牌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升级,促进了虎林市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29 957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 实现增加值16 653万元,比上年增长8.6%。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4 760万元,增长8.6%;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 893万元,增长8.7%,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 411万元,增长10.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 242万元,增长8.0%。扣除省属森工企业,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 696万元,增长13.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1年 比上年增长(%)
木材 281 611立米 -10.8
锯材 4 351立米 -45.3
人造板 55 836立米 -15.5
白酒 644吨 17.7
水泥 38 400吨 -7.0
黄金 76千克 -42.0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 398万元,比上年增长4.5%,实现利润386万元,增长2.9%;实现税金2 407万元,增长12.2%。
【林业】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1年完成造林面积356公顷,实现退耕还林面积100公顷。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覆盖达到29.1%。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 080公顷,更新面积99公顷。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由于近几年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 2000年末,全市有货车1 308辆,客车551辆,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3 419.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旅客周转量9 096.5万人公里, 比上年下降15.4%(不包括市内公交车和出租车)。
邮电通信环境大为改观,业务量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 528万元,比上年增长25.1%。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2 668门,已通电话的行政村占98.4%,全市电话普及率达17.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15 300户,当年新增用户7 700户,增长1倍,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402户。
2001年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虎林市有货车1 239辆,客车557辆,全年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1 834.2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6.4%, 完成旅客周转量10 668.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3%(不包括市内公交车和出租车)
邮电通信条件进一步改善,业务量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 976万元,比上年增长28.6%。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5 821门,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98.5%,全市电话普及率达21.6%,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42 000户, 当年新增用户26 700户,增长1.7倍,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709户,比上年增长76.4%。
【基本建设】 2000年,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强对绿都城市改造和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绿化、美化和亮化水平,继续启动住房消费,兴建经济适用性住宅。全市施工项目62个,施工房屋面积225 562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90 101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 50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3 288万元,更新改造投资1 212万元。城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投资441万元,完成了318线路、爱民西路共1.6万平米的水泥路面建设,完成了集中供热二期工程、东北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全市瞩目的世纪商厦和购物中心交付使用。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产项目48个,与上年持平,本年新增固定资产25 2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103.1%,比上年提高31.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新增牛产能力有:除涝面积7万亩;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1公里,扩建面积1.6万平米;中学生席位1 920个,建筑面积7 800平方米。
2001年,虎林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争取国家投资和调动地方、企业投资积极性力度,全面实施以市政府和公益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民心工程”,使虎林市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 593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 113万元。更新改造投资2 280万元,其它投资4 200万元。城市重点工程顺利完成。 投资3 000万元的宝东至西岗段二级白色路面竣工通车;投资774.8万元新修,改造水泥道路14条,总长6 637延长米,总面积近46 500平方米; 投资121万元完成了休闲广场收尾工程和东山公园二期工程,并对城区九条主要路街进行了全面绿化;投资60.5万元清洗自来水管道20公里,钻探供水深井一眼;由市移动通信公司和联通公司共同投资220万元, 铺设地下光缆14公里,使全市通讯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年基本建设和其它投资投产项目26个,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1 917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5%。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有:粮食系统新增仓储容量9 280万公斤;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8.3公里,扩建面积14.6万平方米;中学生席位260个,建筑面积2 800平方米。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在买方市场和市场物价持续下降的消费环境中,虎林市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 479万元,比上年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增长9.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 101万元,增长2.8%;餐饮业零售额11 492万元,增长12.6%;制造业零售额1 079万元,增长14.3%;农民对城镇居民零售额8 807万元,增长15.7%。
各类产品销售中,食品类占41.8%,肉禽蛋、蔬菜、水果等高品货源充裕,品种丰富; 衣着类占23.4%,衣着消费趋向个性和时尚,更加注重质量和档次;用品类占30.7%,居民对用消费选择性较强,质量提高;燃烧类占4.1%。
集货市场持续发展。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8 148万元,比上年增长9.9%。
市场消费价格继续走低。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7.6%,比上年下降2.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6.7%,比上年下降3.3%。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己连续16个月出现负增长。
2000年各类价格指数 (%) 及比上年变动幅度 (%) 如下:
2000年 比上年增长
1、高品零售价格指数 97.6 -2.4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96.7 -3.3
其中:食品 94.0 -6.0
衣着 98.4 -1.6
家庭设备及用品 98.5 -1.5
医疗保健 111.5 11.5
交通和通讯工具 100.1 0.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2.6 -7.4
居住 97.6 -2.4
服务项目 106.2 6.2
2001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虎林市消费者市场稳中见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 756万元,比上年增长8%增幅比上年快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 834万元,增长2.3%;餐饮业零售额12 624万元,增长9.9%;其它行业零售额12 298万元,增长24.4%。
集市贸易市场持续发展。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9 9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
市场物价小幅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8%比上年上涨0.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5%和100.4%,分别上涨2.5%、0.4%。从分类看,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居住价格上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
2001年各类价格指数 (%) 及比上年变动幅度 (%) 如下:
2001年 比上年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0.8 0.8
其中:
食品 99.7 -0.3
烟酒及用品 104.7 4.7
衣着 98.0 -2.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8.1 -1.9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2.1 2.2
交通和通信 108.1 8.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4 -1.6
居住 104.7 4.7
【对外贸易及旅游】 2000年,全市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改善,实行了每周六天工作制,提高了口岸过货能力。 全年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 565万美元,其中,进口245万美元,出口5 320万美元,贸易顺差达5 075万美元。全年进出口货物145 618吨,增长34.2%,过货量列全省第四位,出入境人员11 847人次,增长21%。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亿元,引进项目59个。
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依托口岸,开通了虎林至俄罗斯的多条旅游线路和对俄商贸游,实现了对俄旅游零的突破。
2001年,虎林市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 389万美元,其中,进口251万美元,出口1 138万美元,贸易顺差达881万美元。全年进出口货物146 368吨,其中,绿色大米70 160吨,对俄出口大米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全年出入境人员10 294人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亿元,引进项目9个。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0年,虎林市财政部门继续坚持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大财源培植和税收征管力度,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较好地发挥了财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调节作用,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4 940万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支出16 312万元,增长2.5%。
金融业平稳发展。金融部门积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主线,努力发挥金融业的杠杆作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38 87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9 920万元,增长9.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0 003万元,减少516万元,下降2.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7 061万元,增加18 677万元,增长9.9%。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货款余额405 61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8 165万元,增长20.2%, 其中,短期贷款382 869万元,增长21.8%;中期贷款14 440万元,增长6.5%。年末货币净投放105 858万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全年保费收入2 964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财产保费收入849万元,增长0.7%,人寿险保费收入2 115万元,增长17.9%, 财产保险赔付金额560万元,增长6.3%,人寿险赔付金额240万元,增长53.8%。
2001年,虎林市财政部门继续坚持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大财源培植和税收征管力度,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较好发挥了财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调节作用,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5 160万元,比上年增长7.8%,财政支出19 373万元,增长18.8%。
金融业平稳发展。金融部门积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努力发挥金融业的杠杆作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61 291万元,比年初增加27 853万元,增长9.4%,企业存款余额18 743万元,减少1 260万元,下降6.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0 424万元,增加23 363万元; 增长11.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3 714万元,比年初增加43 540万元,增长9.4%,其中,短期贷款418 153万元,增长9.2%; 中长期贷款14 505万元,增长0.5%。年末货币净投放86 817万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 337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00万元,增长6.0%,寿险保费收入2 437万元,增长15.2%。支付各类赔款814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619万元,增长10.5%,寿险赔付金额195万元,下降18.8%。
【科技】 虎林市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为指导,开展科教兴市工作。2001年,全市有各类科技人员4 115人,比上年增长5.6%。 2000年,开展了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活动,并经省科委、教委、统计局组织的验收组验收, 以总分979.7分名列全省第三。2000年9月15日,科学技术部国科农社学[2000]410号文批准虎林市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2001年,财政用于科技立项费用209万元,比上年增长5.6%。
2000-2001年,实施的省级科技项目10项,其中2000年立项的项目4项,2001年立项的1项,往年结转项目5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个,获市级以上成果奖的3个。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
【教育】 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三次全教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2000年末,全市有普通中学31所,在校生22 302人,比上年增长18.8%,小学137所,在校生23 641人,比上年下降3.0%,小学入学率达100%,儿童入学率达100%。高考升学率达77%,有9名学生考入全国名牌大学; 2001年高中入学率达42.6%,比2000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全市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2,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88.5%,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2%; 全市规范化小学达标率100%,规范化初中达标率8S.3%。
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市各校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在镇内幼儿园试行了4—6周岁幼儿学籍管理制度;在全市小学推行“等级+评语”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在城镇小学和75%的农村中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了英语课;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达100%,初中达76%,城镇小学和乡镇中小学达80%,15所学校建成了局域网,3所学校建成校园网。 教育科研工作成绩显著,有225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地(市)级奖励,第一中学、逸夫中学、第一小学、实验小学被全国创新学习研究会评定为“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2000年到2001年,虎林市向上级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 540人,有386人毕业返回虎林从事各项建设; 各成人教育学校为当地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1 800多人,定期开展职工和农民培训人数达3万多人。
【文化】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有艺术表演团1个,全年演出140场次;群众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4.4万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卫生】 卫生事业规范运行。 2001年来,全市有卫生机构29个,拥有床位1 267张,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 414人,其中医生610人,护师、护士489人。
【发展优势产业成效显著】 2001年,全市种植业继续坚持绿的原则,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走“以绿致富”的路子。 2000年规划建立了27个5 000亩以上的绿色水稻基地村,其中万亩以上水田村10个,全市水田面积由1996年的26万亩增长到2001年的52万亩,已占耕地面积的近二分之一,水稻占四大作物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三,产量占粮豆薯总产量的70%,农民收的60%靠绿色水稻。
【虎林市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虎林市天蓝、地净、空气清新,是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2000年,虎林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至此,全市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建成了8个生态农业示范乡镇和79个生态农业示范村;建立了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 省级月牙湖自然保护区、虎口湿地保护区的森林公园,市级七虎林野生动物保护区、宝丰湿地保护区、刘寡妇泡鸟类保护区,使全市重点自然保护区达到7个,面积达到1 10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12%以上。 到2001年,全市营造农田防护林2.7万亩,林带总长3 240公里,保护农田面积100万亩,造林成林面积达到2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0%。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市),忠诚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三林村、和平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农田水利骨干工程框架基本形成,配套工程形成网络,己有80%的耕地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大气环境明显改善,质量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5.2%,人均公共绿化地面积达到12.6平方米。
【城市建设高速发展】 1997年,虎林市聘请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科学编制了《虎林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面积达到10.95平方公里。1998年以来,全市先后兴建楼房150栋,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投资达15.1亿元,是前十年 (1988—1997) 的3 6倍。其中住宅楼122栋,建筑面积46.8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13.26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6平方米,城镇已有50%以上的居民住上了新型住宅楼。
1988年至2000年,全市先后投资2 711.5万元,新修水泥路面12.35万平方米,城区现有水泥路达到30条、25公里、44万平方米。 新开通4条市内循环客运线路,新上客运班车24辆,新建候车亭22个,设置自动交通信号灯4坐; 投资1 358万元,完成城区自来水管网总长达1 000公里,入户率达100%;投资8 000万元,进行了220KV输电线路改造; 新增程控电话2万门,使市区程控电话总量达到5万余门;投资8 058万元,实施城区集体供热工程,供热面积达96万平方米;投资10万元,完成休闲广场和东山公园建设工程。2001年,城市建设投资4 300万元,完成新修、改造水泥路面,绿化美化6项重大工程,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2.6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5.2%。城市建设先后获得“全省十佳小城市”、“全省住房制度改革先进市”、“全省小城镇建先进市”等光荣称号。
【旅游业具有特色】 虎林市依托旅游资源、边境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确定了“生态游、文化游、健康游、经济游”的“四个游”发展思路。1997年以来,共接待国内游客34.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3 450万元;接待国外游客1.6万人次,旅游业创汇480万美元,旅游业收入达7 600万元。
到2001年,全市投入旅游业开发建设资金总额达5 300万元, 其中用于虎头旅游开发建设3 900万元,占总投资的74%。 完成建设项目14个:投资200万元清理修复了侵华日军虎头地下要塞遗址战道4 500多延长米;投资310万元,建成了17 600平方米的侵华日军虎头地下要塞遗址博物馆;投资325万元修建了2公里的通江水泥路及配套设施;投资288万元修筑了17 800平方米的江边休闲广。场和停车场;投资200万元建造了长25米,高16米的铜质“天下第一虎”;投资112万元兴建了虎头旅游大门及标志物;投资1 700万元建起了商服一条街; 投资200多万元,兴修了32栋风格各异的林质民俗风情度假屋, 12 000平方米江畔垂钓园,占地4 000平方米的虎泽园,辟建了江滨游泳场,修缮了虎头中日友好公园和关帝庙;引进深圳东部集团投资(585万元,兴建了6 000平方米的综合娱乐城;在月牙湖景区修建了10栋别墅及垂钓台、栈桥;在石头河景区建成了月亮岛旅游度假村;开通了对俄旅游,顺利开展了中俄边境“四日游”、“五日游”、“多日游”,开辟了5条旅游线路。2001年,全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达到2 000余人,虎头镇、虎林镇、杨岗镇、珍宝岛乡及一些农场的农户相继推出了具有特色的“农家游”、“渔家游”项目;市内旅游企业还设计推出了金、银纪念游。同学、战友聚会游、中学生夏令营旅游等活动。
【扩大对俄出口,拉动口岸边贸发展】 虎林口岸是经国务院1988年批准,1993年5月18日正式开通的国家一类陆路客货运输口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1998年至2001年口岸累计过货45万多吨,是前5年总和的3.5倍。1999年过货量首次突破十万吨大关,达到108 168吨,是1998年的2.1倍,并出现千吨日、万吨日的好势头;2000年过货量145 168吨,是1999年的1.4倍,2001年,过货量达146 348吨,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口岸。
虎林口岸自获准开通后,加强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2001年,市内已建成了2 614平方米的口岸办公大楼,4 800平方米的查验部门家属楼,1 800平方米的海关办公大楼;口岸现场建成了1 614平方米的现场联检楼,双向四通道检验房; 改造了长53公里万伏高压电缆,开通了现场高频电话通讯线路;建成了4.1平方米的口岸仓储基地; 中俄双主方共同投资96万美元新建长207米,宽13米的中俄边境最大的永久性公路界河大桥,日通车能力可达700辆次,年过货量250万吨,年过人能力可达25万人次。
口岸开通初期,属于一般的商品流通,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实现了商品结构的多样化,1999年迅速将绿色大米调整为主要出口品种,2001年11月,虎林市“珍宝岛”牌绿色精制大米通过了俄罗斯国家级权威质检机构的32项指标严格检测,被认定为高级产品,1999年出口绿色大米8 180吨,1999年出口绿色大米102 100吨,2001年出口绿色大米71 600吨,绿色大米出口量在全省口岸中一直名列第一。
【改革焕发生机】 1996年9月,金谷米业公司成立,其体制是国有企业。 拥有日产80吨和100吨两条精制米生产线,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6.5万吨,年创利税230万元。 2001年被鸡西市授予“绿色龙头企业”光荣称号。
2000年,公司大胆进行体制改革,由公司全体职工集资入股,对公司资产实行了买断经营,完成了公司体制民营化的改革进程。组建了虎林市金谷米业有限公司,并将竞争机制引到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公司发展不快的问题。公司自组建以来,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2000年,公司投资110万元从苏州日本作竹公司购进了 VBF—7B式抛光机和GS1200色选机。 2001年,公司又投资200万元改造所有加工设备,引进日本作竹公司、北京西蒙子公司等国内外最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从上海请来了20名有经验的安装技术人员,组装二条新的精制米加工生产线,并正常投入生产。公司生产加工的“珍宝岛”牌绿色大米获2001年省名牌产品,公司与上海梅林王广和集团、广东汕头粮油进出口公司、河口北京的桥米总公司、河北琢洲正达集团、台湾旺旺集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业务合作关系,扩大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实施GMP认证工程,提高企业档次】 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农垦系统西岗制药厂,1994年与美国李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成中外合资企业—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1998年,又通过买断国有资产的形式,将其转化为乌苏里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固定资产6 500万元,员工600人,主要产品有大输液、水针剂、口服液、胶囊、片剂等10个剂型、160个品种。主导产品刺五加注射液获中国公认绿色名牌产品。 2000年,公司产值、销售收入均超亿元,实现利税2 700万元,税金1 000万元。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利税排行中名列第25位。
GMP认证是国家对制药企业的一次综合检验, 包括企业规模、产品、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通过GMP认证是企业生存的当务之急。 2000—200 1年间,乌苏里制药有限公司投资4 000多万元,新增地16.7万平方米, 按照GMP标准新建起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水针和大输液制剂楼、动力工程楼、检测中心、办公楼、高架库、动物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并购置了先进设备。通过积极努力,在2001年7月28日顺利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成为我省通过国家GMP认证为数不多的制药企业之一。
【依托绿色蜜源,发展甜蜜事业】 绿都蜂业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县级专业化蜂业企业。公司建筑面积5 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 000万元,现有员工50多人。2001年,公司蜂产品年经营量占全省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年产值500万元,利税20万元。 “虎琳”牌蜂王浆冻干粉胶囊、锻树蜜、“绿都”牌蜂花粉等4种产品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
1999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720万元,用于蜂产品精深加工产品项目开发和扩大生产规模。2000年,形成了以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蜜蜂幼虫五个系列为主的18个产品。2000年黑龙江椴蜜被国家绿色产品发展中心批准使用绿色产品标志,成为全省首家蜂产品被批准使用绿标的企业。2001年“虎琳”牌蜜蜂三宝液、黑龙江椴蜜、蜂花粉又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殊荣。“中国优秀蜂农”杨多福受到了国际蜂联的表彰。
【青年致富能手】 虎林镇义和村村民王忠全自筹资金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5 000平方米、砖瓦猪舍3 200平方米,繁殖室1 530平方米的绿色养猪场。成为鸡西地区最大的个体养猪场。被黑龙江省、鸡西市连续多年授予“养猪大王”和“青年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
王忠全兴办的绿色养猪场。至今己累计投资300多万元,出栏商品猪2.7万余头,获纯利228万元。 2000年引进优良种猪230头,2001年又引进了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优良公母猪80头,已发展到350头,做到了自繁和引进相结合,每年卖三元杂交仔猪5 000—6 000头。可盈利50—60万元。
【三角鲫鱼养殖基地效益可观】 珍宝岛乡宝丰村自然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清纯。90年代初,宝丰村村民马存年大胆开发自然水面,建起了自然水面养殖场。2000年,开始养殖三角鲫鱼、鲤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品种。在无任何污染的自然水域中,只投放鱼苗,不放饵料,保持了鱼产的自然野生状态,每年所产鱼产品都畅销不衰,供不应求。 春节期间,2斤重左右的活鲫鱼卖到80元/公斤。 2000年,养鱼水面已发展到2 400亩,每年商品鱼10万斤,纯收入20万元以上。养殖场己被虎林市确定为市级绿色食品乌苏里江三角鲫鱼养殖基地。
【绿色水稻基础依靠科技提档升级】 虎林市太平农场,隶属伟光乡太平村太平农工商总公司。共有水田1.28万亩,承包给100户农民。 2001年,依靠科技发展AA级产品,水稻平均单产500公斤,比上年增产20%以上,农场收入90万元左右,农产产均收入3万元以上。
2000年,建立了AA级绿色水稻高新技术试验区1处,进行单项技术对比和综合组装试验。在绿色水稻生产上,增施惠满丰绿色水稻专用肥,使化肥亩用量下降到12.5公斤以下,推广了替代壮秧剂的施力醛素有机壮秧剂,施用面积1.2万亩, 替代敌克松的抗逆诱导剂,移栽灵施用面积3 000亩,替代化学农药防病的增产施用面积1.2万亩,使用有机腐酸活性肥料惠满丰面积6 000亩,提高光合效率的植物光合素施用面积1.2万亩,促进绿色产品提档升级。
【绿色精品创造企业辉煌】 完达山制酒有限责任公司是绿都集团成员企业之一。固定资产700万元,现有职工250多人,主要生产白酒、山野菜等系列产品。白酒产品类型有:浓香型、美味型、滋补型三大系列46个品种;山野菜有清香型、美味型两大系列10个品种。公司年生产白酒3 500吨,加工山野菜300吨,年实现总产值1 000万元,利税80万元。公司生产的窖王、陈年老窖、绿都老窖、完达山老窖、高梁酒、粮食酒等产品已远销全国十几个省市。以浓香型老窖酒为代表的系列产品,获得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中国科技之星”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0年,公司又投入20多万元进行新产品研究开发,研制出高梁王盒酒、世纪珍品完达山、四年陈酿完达山窖王、参茸酒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珍宝岛”牌山野菜精品已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市场,年销售量达28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