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统计局

市统计局

市统计局



  局 长 刘敬安
  副局长 高 芬 尹翠萍 兰壬虎
  地 址 红旗路18号
  电 话 2356294
  【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4月27日,召开全市人口普查动员大会,会议由市政府王志民秘书长主持,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苏德同志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统计局、公安局、计生委、宣传部的主要领导,也分别做了讲话,各县(市)、区政府与苏德副市长签了人口普查责任状。同时完成了收集、核实、上报县(市)区级和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代码及行政区划地图工作。建立健全市人口普查办岗位责任状和各项规章制度。共制定了《普查办工作人员保密人员守则》、《普查办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普查办工作人员保密制度》等规则,完善了人口普查各项基础工作。全市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并于6月21日-23日开始对试点单位的普查员及指导员进行培训。全市已举办各级业务培训班170期,参加培训人数达8 200人,累计培训天数500余天。从10月20-29日,人口普查进入入户摸底阶段,普查员深入调查小区进行绘制户主姓名底册工作,通过入户摸底,基本摸清调查小区的基本情况,为正式入户摸底奠定了基础。
  为保证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登记时间,十一月一日鸡西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成了四组登记巡视组,分别由市政府领导丁乃今市长、市政协领导刘景民副主席、市纪检委刘月芹副书记,矿务局李春祥副书记带队,使普查入户登记工作顺利得以进展,保证了登记的质量。按照国务院和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普查登记结束后,进行了登记质量复查补漏工作。为了保证全市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市普查办组成三个组,在市政府秘书长、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志民,市统计局局长刘敬安、副局长高芬同志的带领下,反复深入县、区、乡镇街道及调查小区进行督促、检查、指导。仅10-11月份,市办共深入基层达600人次,没有休过一个假日(全办2个月共加班215天),市局2台车、企调队1台车,共计3台车全部调给普查办使用,二个月3台车合计行程近2万余公里。市普查办还组织动员全市各派出所民警与普查工作人员一道对全市主要街道临街门市房、娱乐场所、楼堂馆所、旅店等进行集中突击清查,仅鸡冠区就清查补漏1 050人。 通过清查补漏、登记质量复查,扫除了普查死角,保证了人口普查不重不漏。
  2000年11月30日1-2月4日,省人口普查办人口普查事后抽查验收组一行三人来鸡西市进行抽查验收。这次被抽中单位是鸡东县综合乡三排村第四调查小区,调查户54户,人口为185人。质量验收工作中,对抽中调查小区重新进行了入户登记、核对、汇总和对比分析,抽查的总人口、出生、死亡差错率均为零,其它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内,一次验收合格。省人口普查办事后抽查验收组对鸡西市人口普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统计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在市统计局制定精品战略指导下,紧密围绕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不断加强分析研究,不断提高统计决策水平。全局共发表统计分析89篇,比年初下达给各科的任务多6篇。其中在省《统计与咨询》杂志上发表2篇,在市级各种媒体采用43篇,其中,刘敬安撰写的《在结构调整优化中推进经济发展》在市委《信息论坛》上发表;郭金荣撰写的《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再创佳绩》和《鸡西市基本养老保险问题》在省《统计与咨询》上发表;宋涛撰写的《从鸡西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和使用,看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在《信息论坛》上发表。由于市统计局统计分析精品战略开展的有声有色,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市有线电视台曾三次来局进行专题采访,并在黄金段进行了专题报道。市委信息科专程来市统计局听取了有关统计分析工作的汇报,并就此在市委办《鸡西督查》上发表了“发展大统计、当好大参谋,市统计局积极为市委领导决策服好务”的报道。市统计局也因此获得1999年市委、市政府“政务信息优秀单位”的称号。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统计分析能力,市统计局还编辑出版了《应用统计学》和《优秀统计分析选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企调队争先创优】 国家统计局鸡西企业调查队成立一年多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省队和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赞誉。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企调队再接再厉,把调研分析做为主攻方向,继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2001年,企调队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注重调查研究,提高服务水平是企调队工作的全部内涵。企调队成立以来就把强化服务意识,突出“轻骑兵”作用,提供高质量企业调查分析,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做为主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强化服务意识。首先从全队干部思想上入手,在思想观念上提高认识,从而使全队人员在整体观念上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二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制定奖罚措施。为调动全队干部深入基层大搞调研分析的积极性,企调队制定了一套从下达任务到严格考评,实施统计调研“分析精品”的工作方案。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规定全年每人专题分析不少于4篇,重大信息不少于5篇的工作任务,对写出高质量、有反响调研的干部给予奖励,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干部年终考核不得评优,做到既有目标、也有压力、还有动力。通过运用激励机制,有力地调动全队干部搞调研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争先、个个超任务,讲实干重实绩良好风尚。三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创造良好氛围。领导亲自带头搞调研,用领导效应带动和激励全队干部大搞调研分析的工作热情。四是确定课题,指定专人,重点研究攻关。在分析选题上随时根据领导需要确定调研课题,针对当前国企改革中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确定重点调研课题,指定专人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五是带题调查,深入走访,调查调研相结合。带着题目下去走访调查是企调队进行调研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六是充分利用资料,深入调查与开发,及时反映情况。2000年,共完成专题调研分析25篇,企业经济发展动态27篇,在省级媒体发表2篇,在市委、市政府等有关信息媒体转发采用12篇。 其中,狄鑫撰写的《抓好自身建设,全面推进企调工作上台阶》在省《统计与咨询》上发表,李强撰写的《春潮涌动展辉煌》也在省《统计与咨询》上发表。由于企调队工作成绩显著, 今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企调队工作会议上,鸡西市统计局企调队做了书面经验介绍,同时被推荐参加全国统计系统先进单位的评选。随着企调队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精品战略”的实施,不仅涌现出一批精品调研分析,而且也使企调队的社会知名度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全队的整体服务水平。
  【经调队工作全面启动】 2000年4月,正式组建了省统计局鸡西社会经济调查队,并在统计局内部输送了一名副队长(副处级),经济调查队从筹备、组建到成立期间,积极开展工作,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以“机构健全、人员精干、作风扎实、边组建、边工作、边出成果”为建队宗旨,确立“打基础、练内功、树形象、创水平”为奋斗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抓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业务工作开展。组建以来,经调队坚持强化服务,搞好统计分析,把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为重要工作来抓。统计分析突出“短、平、快”,发挥了轻骑兵作用,使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已完成了农村住户一级样本(村)的调查,小麦旱灾快速调查和大秋作物实割实测工作。并完成了13篇专题分析,11篇经济信息、动态,市级媒体采用10篇。其中唐启茂撰写的《叫响绿色品牌、发展绿色农业,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得到了市委书记张文树的高度重视,并就此给予批示,张书记在批示中写到“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关健要立足优势,而鸡西市的优势在于开发绿色食品,进而实现以绿取胜,以绿扬名,建设绿色经济强市的目标。市统计局紧紧围绕绿色产业这篇大文章进行调研,其方向和做法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并在《鸡西情况》上全文转发;王学文撰写的《对鸡冠区内车票涨价后的调查》,也得到了市委秘书长杜吉明的高度重视和批示。领导的批示与媒体的采用极大地促进“经调队”的工作热情,现在全体人员正已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投入到经济调查工作中去。
  【加大法制工作力度】 2001年,市统计局紧紧围绕省局的工作重点和总体奋斗目标,以深入学习贯彻《统计法》为重点,继续宣传贯彻中央“两办通知”、国务院45号文件精神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并于12月4日利用普法宣传一条街活动,大力宣传《统计法》,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守法的自觉性。今年是统计“四五”普法的第一年,为了“四五”普法工作有一个良好开端,为切实抓好统计“四五”普法工作,市统计局制定下发了《全市统计“四五”普法初检工作方案》,并根据年报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六个专业科的积极配合下,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统计报表管理人员近380人开展了宣传贯彻《统计法》,并结合每年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案例进行深入普法教育。
  按照国家、省局的统一部署,市统计局还开展了全国性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6月14日,组织司法、纪检、监察等部门收听收看了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电视电话会议。根据会议要求,制定了《鸡西市<统计法>,和“两办通知”执行情况大检查实施方案》。还在《鸡西日报》上公布了全市《统计法》和“两办通知”执行情况大检查举报电话和通信地址。执法检查工作由市监督局、司法局、统计局业务骨干组成,分别对市直单位、三县(市)、六区所确定的50个重点单位进行了检查。检查的重点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乡镇、村办企业的总产值、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贸易零售额、职工工资等经济指标。在检查中严格执法,做到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罚的处罚,该立案的立案,真正达到了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 全市共抽检了181个单位,查出统计违法违纪行为81起,立案处罚26件。其中虚报统计资料19件,占立案的73%。 通过统计执法检查逐步解决了基层单位统计工作基础薄弱,统计数据源头不准的现状。
  【统计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加快】 为进一步加强统计系统信息网络建设,扩大网上的信息交流,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创造网络化工作环境,市统计局把网络建设作为2001年工作的中心任务。局领导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先后派计算站等有关人员去省局及外地参观学习,研究制定了网络建设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案,并配备了硬件装备。通过努力工作,已建成了全市统计系统通讯网络,实现了与全国、省、市统计部门的联网,初步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业务管理系统化,信息处理、传输网络化。在去年建成的网络基础上,又开发了信息网主页,丰富了信息网主页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了信息网络服务于统计工作的作用。
  为尽快提高全局业务人员的微机使用水平,制定下发了《鸡西市统计局关于尽快提高统计工作人员计算机使用水平的规定》和《2001年统计局计算机应用技术达标实施方案》。针对具体情况,要求凡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并逐步达到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和业务处理水平。为切实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于六月份还组织局内及县区的业务骨干20名同志参加省微机培训班,于11月份举办了全局的微机理论与操作考试,全局平均成绩达到了85分。通过学习、培训与考试,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习微机知识的积极性,也使职工的计算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