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局 长 刘成才
副 局 长 李立新(2000年9月离任)
高景荣(2000年9月离任)
张士臣 阎姝臻
张雪飞(2000年9月到任)
魏玉忠(2000年9月到任)
纪检组长 董占芬(2000年9月离任)
刘胜民(2000年9月到任)
【概况】 2000年以来,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稳中求新,创中求新,多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两年来,新创国家级一流6项,省级一流59项,市级一流48项。 2000年蝉联了四年一度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成为全省地市局中唯一一家连续八年获得国家荣誉的先进单位。
【全面推进优化环境十大工程】 2000年至2001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创造性地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十大工程”。 (1)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推进以增强工商人员依法行政和热情服务为重点的“形象工程”。 (2)摆正位置,敢担风险,推进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为重点的“攻坚工程”。(3)抓住重点.挂靠责任,推进以提高私营企业规模档次为重点的“大户工程”。(4)排除干扰,积极引导,推进以个体业户提质增效为重点的“效益工程”。(5)扶贫解困,雪中送炭,推进以开展献爱心活动为重点的“温暖工程”。(6)用好政策,创造便捷,推进以解决卖粮食难为重点的“畅通工程”。 (7)拓展职能,扩大服务,推进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为重点的“彩桥工程”。 (8)规范管理,放活竞争,推进以在市场上消费者吃放心食品、购称心商品、过舒心节日为重点的“称心工程”。 (9)坚守阵地,攻克难关,推进以“明明白白消费”为重点的“阳光工程”。(10)公正执法,规范运行,推进以“六个整顿”为重点的“红盾工程”。
【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得到规范】 2000年至2001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从严规范登记注册行为,年检企业2 185户,合格率达93%, 清理规范企业1 083户,取缔396户,立案查处1 110户,吊销超期年检和“三无”企业943户,对26户锅炉不合格的浴池和2户液化气供应站给予停业整顿处理,对18户难以整改的浴池收缴了营业执照,查处无照、超范围经营的、歌舞厅67户,吊销45户,查处了不具备安全生产经营条件的公众聚集场所的营业执照,吊销了189户小煤井的营业执照, 企业登记注册工作已步入把关严格,要件齐备,档案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严厉打击各种经济违法违章行为,共查处案件2 093起,罚没款209万元,端掉黑窝点84处,查扣假冒伪劣商品36大类218个品种, 标值390多万元,查获并销毁假冒美国二铵16吨,超期变质药品180多件,超期农药140公斤,劣质儿童食品和饮料300多箱,盗版书籍15个品种4.3万册,冒牌汽车、摩托车配件138个品种3 200多件(套); 取缔了桥北汽车拆解市场,收缴报废汽车零部件9.3吨; 协查了全国最大的牛肉注水案,查扣注水肉200吨;清理了煤炭生产企业1 200多户;大力介入柜台租赁、药品经营、房屋、劳务、中介、生资、科技等市场监管,拓宽了监管领域。在整顿规范市场中,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 800人次,车辆500多台次,检查各类市场179处,收缴并销毁假冒伪劣产品标值189万元。
【加大公平交易工作力度】 2000年建立了在全省处于一流的“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在各县(市)局、分局建立投诉举报服务网络,实现了快速受理,快速分流,快速处理,快速反馈。 投诉指挥中心成立以来,接待消费者举报、投诉、咨询电话1 739件其中受理符合申诉条件的举报50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立案18起,收缴罚款3.4万元。严厉打击和监控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重点打击以高额回扣、快速致富为诱饵进行欺骗宣传,骗取群众钱财的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同时,坚持以打破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为突破,加大查处反不正当竞争和欺诈行为的力度。 查处了5起公用企业限制竞争案件,维护了经营的公平竞争;坚持以深入开展“打假维权”为实破,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鸡冠区红军路商业街建起一条长1 850米,有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业户172户的“打假维权消费者满意”一条街。与街内的172户经营者签订了“打假维权消费者满意街”商家承诺经营服务行为规范责任书。 接待多起举报投诉电话中,无一一例发生在“消费者满意街”;坚持以市场日常监管为突破,认真整治扰乱市场经营秩序行为。对上市商品重点开展了验“三期”、查“三证”、打“三无”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农资市场、成品油市场、木材、防爆器材、中介服务机构等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
【加强商标、广告、合同监管】 对商标的印制加强了管理。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章违法行为,共没收侵杈假冒商标标识63万多张,查处商标侵权案件6起,罚没款6 800多元。收缴和消除商标标识4.3万件。积极规范各类广告市场,共检查广告经营单位100多家,制止违法广告164条;对全市印刷品广告、户外广告及药品广告进行治理整顿,查处违法广告行为40起,立案6起,查扣违法印刷品广告22.8万份。 加强了合同监管,规范了动产抵押登记和拍卖市场,共检查监督各类合同2 647份,鉴证合同411份,签证金额1.6亿元,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6份,纠正违法拍卖行为2起,参与合法公开拍卖6起。 监督当事人履行合同489份,履行金额4亿元。
【强化支持服务新举措】 紧紧围绕市委总体发展思路,深化职能,强化措施,不断提高支持服务的水平。以开展高效服务、现场服务、领办服务为重点,积极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深入企业200多次,现场办公1 600多次,领办服务320多次,得到企业高度评价。以深入落实“两个对接、两个登门、两个优先、两个允许、两个特殊”等优惠政策措施为重点,引导688户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注入资金4亿多元,盘活存量资产12亿多元,安置下岗职工5万多人。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为重点,切实负起牵头部门责任,强化“参谋部、指导部、政治部、协调部和攻关部”作用,使全市个体私营经济质量和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11亿元,实现税金2.21亿元,纳税百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发展到20户,分别比上年增长5%、28.6%和66.7%。 以开展招商引资为重点,通过简化程序招商,创造条件安商,共支持县区政府和企业引进资产500万元以上的大户20多个。 以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大力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累计注册商标553件,争创全省著名商标4件;发展广告经营单位70户,经营额1 609万元; 争创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8户,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全市具体工商户发展到79 052户,从业人员166 269人;私营企业1 929户,雇工16 629人,全市注册资金百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大户243户,500万元以上的大户47户,千万元以上的21户,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缴纳税费比1997年翻了一番还多。
【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 着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商队伍,努力在强本固基措施上下功夫。 广泛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市局党组中心理论学习组连续4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单位,鸡冠分局、鸡东县局被当地党委评为学习“三个代表”先进单位,进一步加强了理论武装。深入开展了建设创业型领导班子的“六查六比”活动,市局机关党委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90%以上的县区局党组织被当地党委授予先进党组织, 提高了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大力强化“双评”活动举措,勇于拼搏,再创佳绩,市局荣获全市“双评”最佳单位,被省局授予“双评”、“三连冠”,并有8个县区局荣获“双评”“三连冠”称号,市局直属系统连续四年夺得“双评”第一名。深入开展文明市创建活动,全局有1个市场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市场,4个市场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标兵, 6个市场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加大纠风和反腐倡廉力度, 先后立案3件,给予6人以纪律处分,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进一步强化法制统领全局工作的措施,广泛开展各种形式法律知识培训,强化执法监督指导,加大执法行为规范力度,案件审核率达到100%,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三五”普法标兵单位。组织开展了向马驰、方德莲以及“红旗个人”等先进人物学习活动和“新世纪鸡西人形象”教育活动,市局机关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荣获全市机关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百面红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进一步塑造了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 (朱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