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用事业局
城市建设
市公用事业局
市公用事业局
城 市 建 设
党委书记兼局长 王家驹
副 局 长 寇柏树 郝兴玉 李 林
魏志勤
副 书 记 李文化
纪 检 书 记 孙德发
工 会 主 席 范士光
地 址 中心大街68号
电 话 2351949
【“保三节”优质服务百日竞赛】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搞好公用事业的优质服务,为全市生产生活服务历来是公用事业局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在元旦、春节、元宵节这“三大节日”期间的优质服务工作更为重要,供好热、送好气、排好水、亮好灯、行好车、布好景就成为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与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紧紧相连的重要内容,公用事业局在这些方面年年都有新举措,岁岁都有新进步。1999年12月17日市公用事业局召开了“保三节百日优质服务竞赛动员大会”,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为期100天的竞赛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广泛深入地进行了思想发动。在娱乐中心召开了有市五大班子领导参加的千人大会,进行了竞赛活动的动员。各公司、处也都分别召开干部大会、职工大会,进行动员,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了开展保“三节”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竞赛方案。从局到各公司、处都根据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三节”优质服务竞赛方案,做到了竞赛时间、内容、责任、措施四落实,并把竞赛的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股室、班组,层层担负起竞赛的责任和任务,人人为保“三节”做贡献;三是深入扎实地开展竞赛活动。局和各公司、处都成立了竞赛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单位在竞赛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竞赛方案,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竞赛活动。热力公司以保证人民群众有一个暖屋子为目标,维修管道和采暖设施,服务到户,解决实际问题,与电厂携手保热源,使第十五个供热期创历史最好水平,竞赛排名第一,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扬和市民的广泛赞誉。自来水公司以保供优质水为目标,公司上下总动员、齐参战.保证了“三大节日”期间的居民用水。 煤气公司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多方努力,内外协调,保证了“三大节日”期间的煤气供应。市政处以排水顺畅为主攻方向,检查管线,上门服务,抢修管路,使排水工作好于往年。汽车公司以安全、正点行车为目标,强化了服务工作,使“三节”期间群众乘车方便、快捷,收到了好的效果。园林处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目标,大搞冰灯游园活动,开展冰灯展和元宵节灯展,使节日期间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2000年4月29日,公用局在娱乐中心召开了保三节百日竞赛的总结表彰大会,副市长张森同志到会做了重要讲话,他对公用事业局保三节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表示了肯定,对在保三节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并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公用局党委书记、局长齐家做了保三节的总结讲话。会上对保三节期间的先进单位、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城乡绿化美化工作会议】 2000年4月20日, 全市召开了“深入开展城乡绿化建设年活动暨城乡绿化美化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张文树、市长丁乃今等市五大班子及矿务局、军分区的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市委书记张文树、市长丁乃今分别做了重要讲话。会上表彰了1999年度为城市绿化美化做出突出贡献的15名领导,罗妮娅同志获特别贡献奖。命名了矿务局总医院等十一个庭院为鸡西市第一批市级花园单位。
【义务植树音乐喷泉】 2000年4月24日,市委书记张文树、市长丁乃今等五大班子领导参加了河东立交桥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核桃楸286株、丁香900株。2000年全市共义务植树100万株,种草10万平方米,人均占地约达6平方米。
5月,市文化路人行道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共植垂榆、球榆576株,工程建设达到了省级甲级绿化街路标准。
7月,由市一建公司承建的凤凰广场旱地音乐喷泉投入使用, 这是鸡西市首次建造的音乐喷泉,它标志着鸡西市绿化广场的建设水平及功能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档次,凤凰广场的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鸡西的城市品位,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热网改造工程提前完成】 市热力公司为保证第16个供热期如期供热, 从2000年5月中旬开始,全面实施了热网改造工程,到9月15目提前完成市区热网改造任务, 共完成管网改造40项,2万延米,检修阀门4 000个,用户室内采暖设施改造完成22栋楼13万平方米以上。
【煤气公司工作有新举措】 市煤气公司在煤气供应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下,积极支持新焦炉建设和发行煤气管网,引进国债资金4 000万元,其中为北钢66-v型焦炉建设注入资金2 165万元,余下部分用于实施煤气管网改、扩建工程,当年铺设煤气中、低压管网1 988米。 煤气公司为弥补管道煤气供应不足,积极发展多种气源,提高城市气化率,集资65万元,购置了一台载重为14吨的液化气槽车,7辆微型送气车和1万只液化气钢瓶,成立了液化气经销站,为市民送气,此举有效地弥补了煤气供应的不足,基本满足了市民的生活需要。
【LPG双燃料汽车项目投产达效】1PG汽车双燃料是一项环保项目,公用事业和煤气公司经认真研究论证,认为此项目节能环保,市场前景广阔,经市政府同意,投资50万元,建设了一座1PG汽车加气站,并投入运营,改装后的汽车性能稳定,达到了改装车节能、节资、环保的目的。
【绿海广场小区管道液化气】 绿海广场小区是鸡西市第一个采用管道供应液化气的试点工程,总投资92万元,安装室内管线422户,铺设外网180米,建设气化间一座并当年竣工供气。该项目的成功为鸡西及辖区推广小区生活管道燃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市公交发展迅猛】 2000年,汽车公司根据发展需要,积极进行客票调整,为企业维持正常运营,创造了基本条件。大规模、全方位进行客流考核工作,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同时,集资192万元,购入12台高档豪华大客车并投入杏花线运营,使公交客运上了新水平。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竣工】 2000年,鸡西市实施了一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使城市品位在短期内迅速攀升,城区面貌大为改观。市政公司狠抓了动植物生态园义务修路工程建设,投入10万元,修黑矸石结构路面1万平方米,砌筑边沟400延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利民路,按市政府和公用局的要求进行修建,用20天时间完成排水管线φ400管700延米,完成干石灰路基600立方米,外运残土、淤泥500立方米,外运沟槽土方700立方米,砌筑检查井12个,沟槽撼砂回填400立方米,完成工作量50万元。市政处在确保灯明、水通、路平上下了功夫,清掏了1.8米排水大动脉,维修道路4 000平方米,清理排水管线2 200延米,维修检查井、收水井4 265座,改造大型收水井3座,新建检查井2座,清淤8 600多方立米,维修路灯2 461盏,除尘4 112盏,城市路灯亮灯率达85%以上,达到了省级标准。同时,清洗全市高低护栏5 672片,使护栏焕燃一新。 圆满地完成腾飞桥引道的施工任务,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总面积3 200平方米的引道施工任务,并于10月26日完成腾飞桥二期工程路灯安装。
【动植物生态园建设二期工程完成】 园林处加强了动植物生态园二期工程建设,11月全面完成了该园二期建设任务。完成了水库区建设,新建三级路1 640平方米,二级路900平方米,完成停车场土方、大荷花池土方1.2万立方米,主路口大门开始施工,鹅卵石路完成417米,建设工程量完成70万元。整个建设采取自行建设和义务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了鸡西市公园建设史的先河。
【城建110指挥中心】 2000年12月6日,市公用局成立城建110指挥中心,并开通全天24小时的城建110服务热线,即2380110。
成立城建110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实施市委提出的“一改两开、富民兴市”的战略任务,大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提高城市的载体功能,迅速改善公用事业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作风,促进城建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公用事业成为党和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实现公用事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宗旨。 城建110指挥中心,依据公用事业行业工作职能及为民承诺内容,对城市的给水、排水、供热、燃气、道路、桥梁、路灯、绿化、公交、市政设施等行业和部门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妥善处理和解决,切实对城市和人民负责。要在工作中及时指挥有关部门和人员赴现场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并进行督办检查;及时妥善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及时向举报和投拆群众反馈处理结果;定期向全社会及城建系统通报工作情况和改进意见;广泛向全社会征求对公用事业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整改意见。 城建110指挥中心的成立,就是要为人民排忧解难,减轻政府的压力和干扰。在接到群众打来的求助电话后,快速地赶到现场,快捷、周到、细致、圆满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群众的不满情绪和矛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了专门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工作职责,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强化调度指挥人员快速行动,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要让群众满意高兴,不能让群众怨声载道。坚决克服服务态度上的生、冷、硬,服务行业上的勒、卡、要,服务作风上的慢、差、拖,进一步树立公用事业良好的风气和职业道德风貌。
【第六届冰灯冰上游园会】 为丰富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市园林处按照“春有花、夏有草、秋有果、冬有景”的要求,变冬闲为冬忙,搞北国特色的冰灯游园会。2000年12月30日,“兴凯湖一冰雪情”第六届冰灯、冰上游园会在市动物园正式开幕。这次游园会总投资60万元,共设有六大景区,30多个功能景点,用冰量1 800立方米。是我市历届冰灯游园会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次,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
【构建城市道路新骨架】 市公用局从2001年5月20日以来, 分三期对市区主次干道进行了改造及大修。整个工程分三期进行,主要改造及大修兴国路、和平大街、永安街、团结街、鸿雁街、勤奋街、园丁街、供电街、平安街、安惠街、祥光路、电台路、胜利街、建安街、迎宾街、丰泰街北段等21条主次干道,维修了中心大街、北环路、腾飞桥、南星街、南山路、红旗路、新华街、东风路等八条街路,同时在金融街(南起兴国路北至祥光路段),以及红军路(东起广益街西至中心大街段)建设“十字型,,步行街。从而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共维修、大修、翻建、改造街路32条,总面积达55万平方米,其中铺筑车行道34万平方米,占市区车行道总面积的46%。铺设彩色人行道板及广场砖21万平方米,占市区人行道路总面积的85%。使城市承载能力和档次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和攀升。
【城市绿化工程】 2001年公用局抢抓机遇,从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入手,大力实施了城市绿化工程,效果显著。一是配合道路建设,分别在和平大街、兴国路、电台路、南星街、供电街、园林路、红军路、祥光路等街路实施了绿化工程;二是实施了北环路北出口和鸡恒路南出口的绿化工程。整个绿化工程已全面竣工,共种植云彬、垂榆等各种乔木1 800株,种植水腊、丁香等各种灌木12 566株,栽花20 000株,植绿篱390延米,种草坪40 000平方米。 从而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5.6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6.09平方米。
【建设腾飞广场】 2001年8月20日,总面积为4万余平方米的腾飞广场正式峻工,广场上建有花坛、草坪、灯饰、雕塑以及供游人休息的座椅,为鸡西新添了一大人文景观,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会、游乐、晨练、休憩于一体的场所,受到了市民的称赞。
【城市排水新干线】 2001年,为打破城市排水的“瓶颈”,同时配合道路建设,投资56万元,实施了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一是从5月初,对全市的排水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掏、维修,共清掏检查井1 059座、收水井2 966座;清掏了全长800米管径为φ125的鸡滴排水。为城市平安渡汛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新建了长420米,管径为φ1 000的腾飞桥排水,以及长480米,管径为φ1 000的兴国东路排水两条排水干线。
【实施路灯工程】 2001年,共投资600万元, 大力实施了路灯新建及改造工程,共新建各种路灯5 000余盏,是建市以来路灯建设的总和。其中:新建北环路帆船路灯64根192盏;新建南星先路灯23根46盏;新建兴国路路灯154根462盏; 新建和平大街葵花灯20根1 440盏;新建步行街奥运之星灯8组,钻石灯1组、庭院灯29组、地灯100盏。 在路灯建设上,做到了灯型求新、灯貌求美、不同街路求异、照度求亮、用电求省,使其白天是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夜晚成为“不夜城”的重要标志。
【营造暖屋子的新效果】 2001年,为确保第17个供热期温暖如春。热力公司千方百计筹集资金2 500万元,分别对热网和室内采暖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共改造供热管网80多项,20 000余延米;并对60栋楼30万平方米和室内采暖设施进行了分户关断控制改造,同时,积极开拓供热市场,充分利用滴道矸石电厂的热源优势,投资800万元,新上供热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滴道区集中供热工程。工程施工已经结束,只待开栓供热。
【煤气管网改造】 为彻底改善全市煤气供应的“窘局”,煤气公司积极协调运作,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大力实施了煤气管网改造工程。从2001年5月份以来,完成了室内配套1 200户,换表1 700块;完成园林小区调压器的安装调试工作; 铺设平安小区4号楼、永兴综合楼DM100低压管线350米;完成新风小区10号楼、13号楼的盘杠安装工程;完成双环住宅楼E区立杠安装84户;新建外网1公里;改造气源出口主管线。整个煤气管网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为正常供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建立三级动态质量管理体系】 2001年,市公用事业局在工程建设中,建立了“局—公司、处—一线施工队伍”的三级动态质量管理网络。同时,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首次采用了工程质量监理制,委托市华昌建设监理公司对各项工程进行全程质量监理。在施工中坚决按照“四制”的要求组织施工;制定并出台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处罚机制。这样就在全局建立起了集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责任追查于一体的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网络,使这项工作达到无盲点、无死角的“无缝覆盖”。从而使今年的各项工程顺利地通过了工程验收,无一项工程有质量问题,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采用先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公用局广泛并大胆使用了许多国内先进的筑路施工技术。如:在人行道板的铺设中,一改以往传统的沙基础的工艺,而采用先进的“水泥稳定沙”的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人行道板上车辗压破碎的问题,又如:市热力公司在热网改造施工中,采用了分户关断控制,解决了热费收缴难的问题,采用先进的铝塑管材,解决了以往铁管道被腐蚀的问题。这些都使2001年的工程质量大为提高。
【封住“马路拉链”】 鸡西市区地下管网复杂,涉及行业及单位很多,有电信、移动、联通、铁通、排水、供水、供热、供气等诸多管线。以往城市道路建设只注重于路面的建设,而忽略地下管线,没有统一的规划,往往导致刚刚修好的道路又被“破开”,造成了“马路拉链”的现象。今年公用局在改扩建城市道路的同时,严格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进行。一是在道路改扩建之前,公用局先对原路下的排水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维修、清掏,在该新增处进行新建;二是公用局会同市交警支队及城建监察支队,共同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道路施工期间加强破道管理的规定》,要求有地下管线的单位,在道路施工前一周内,提前做好管线的施工,道路一经修好后,五年内不允许破道。通过上述办法有效地遏制了重复破道的发生。
(滕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