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经济
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经 济
主 任 徐德福
副主任 刘绍武 马 庆 李云颖 张维君
地 址 南山路25号
电 话 2355573
【国有企业改革概况】 全市国企改革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在全市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新格局。 1997年末列省考核的市国有工业企业200户,到2001年有73户退出了国有。目前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7户,已进行改制企业106户,改制面达到83.5%。其中:股份制53户,占已完成改革国有控股企业户数的50%;破产9户,占8.4%; 兼并7户,占6.6%;出售9户,占8.5%;股份合作12户,占有11.3%;关停1户,占0.99%,租赁15户,占14.1%。特别是在市直国有企业改革上,鸡西市通过进一步落实市五大班子领导包改责任制;确定重点改革推进企业;推广北方制钢、赛龙水泥、青啤(兴凯湖)公司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集中力量,整体推进,一企一策,各个击破,使国有企业退出纯国有面达到90%以上。 原省属三煤矿“两活一停”推进速度较快,鸡东、立新煤矿完成了分立重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工下岗分流等项改革工作,分别成立了福安煤炭和延东煤炭有限公司,建立了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启动了改造工程,投入了正常生产运行, 同时省政府给予的启动、安置资金7 090万元已陆续到位,确保了社会稳定。现三矿亏损下降,产值、增加值大幅度上升。香港矿产资源公司整体控股经营柳毛石墨矿,企业趋于稳定;天龙球墨有限公司等全员扩股,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碳素公司与吉林松江碳素厂股份合作成功;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收购了鸡西锅炉厂;黑冠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实行了个人买断;东北王酒业有限公司完成了职工买断,实行民有民营;赛龙水泥公司已将原改革方案重新修改,按我市东北王酒业公司改制经验进行职工出资购买净资产;天源煤炭、金龙管材、庚辰电机有限公司等一批大户企业相继完成了改制任务。实践证明,改革救活国企是我们的成功经验,鸡西市相继出现租赁经营救活大企业,解决大难题的北钢模式;全员股份经营的东北王模式;挂靠大名牌、大企业的青啤(兴凯湖)公司和鸡西吉龙模式;民营企业买断经营的太湖锅炉模式;个人独资买断的黑冠特耐模式;分立重组股份改造的赛龙、天龙、智龙、金龙模式,这些大户企业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的主体力量。
鸡东县、密山市、虎林市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力度大,成效也较为显著。鸡东县20户国有企业已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实施股份制企业8户,实施破产的企业8户,实施兼并的企业2户,整体出售的企业1户,融资租赁1户。 永安煤化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整体租赁给省电力燃料经销公司,鸡东制药厂整体出售给民营企业北京天一种苗公司。
密山市国有企业87户,有30户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35%,其中出售13户,破产8户,兼并5户,租赁2户,组建合资企业2户,预计今年将有26户国有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原密山市水泥厂资产由全体职工集体购买组建成新的密山市莲花水泥有限公司; 通过对5户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共活化资产上千万元; 8户破产企业经过重组,年创利税近百万元;星光纱厂分块租给江苏维维集团、金源油脂料公司和哈尔滨天联纺织品公司成为百万以上的利税大户。
虎林国有企业19户,已全部改制,其中股份制7户,股份合作制2户,租赁3户,出售4户,破产3户。
【兼并破产工作实施顺利】 1997年国家实施兼并破产减员增效政策以来,全市共有33户企业实施了政策性兼并和破产,共核销呆坏帐准备金36 904.39万元,破掉债务16 999.21万元。其中破产企业12户,核销20 537.2万元;兼并企业7户,核销6 726万元;实施减员增效企业14户,核销9 460万元,减亏3 171万元,共分流下岗职工19 054人; 实施债转股企业1户,债权转股权18 676万元。2001年实施政策性破产2户,其中黑龙江兴利丝织集团由国家经贸委批准,2001年4月30日正式实施破产,2001年7月23日法院正式立案,2001年11月26日破产终结,共核销10 215万元。目前,正积极寻求合作伙伴进行股份经营或租赁经营。鸡西市鸿翔煤矿属军队移交企业,企业负债586万元, 其中银行贷款510万元(含军队融资中心借款310万元),2001年10月经省高院正式批准实施破产,共核销200万元。鸡西市锅炉厂企业资产总额386万元,负债总额2 309万元,负债率为598%,银行贷款本息合计1 889万元,现有职工443人。 2001年12月17日,依法立案进入破产程序,12月30日正式公告。破产后,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以300万元价格从省华融资产经营公司收购抵押债权,实行民有民营。企业79名退休人员已进入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64名挂名留档人员依法解除关系,新建企业江苏太湖锅炉(鸡西)公司安置120名职工上岗,其余180名职工依法进入失业保险社会化管理,领取2年的失业金。鸡西电抗器制造有限公司,资产总额1 674万元,负债总额4 118万元,负债率246%, 现有职工355人,银行贷款本息合计1 760万元。鸡西智龙集团用市区的分析仪器厂的厂区偿还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取得最大的债权人的同意。 2001年10月26日依法进入破产程序,2001年12月30日公告,今年8月16日破产终止。企业破产后由鸡西智龙电子集团公司整体接收组建鸡西智龙电抗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初见成效】 按照省政府关于原省直三矿(立新、鸡东、碱场)实施“两活一停”的改革解困思路,在省政府的指导下,比照鸡西矿务局破产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的有关政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我市对立新等三矿和鸡西柳毛石墨矿企业办社会职能单位进行了剥离,全面工作于今年初完成。 目前政府已接收学校4所,医院4所,派出所3个,街道办事处3个,居委会4个。 通过采取公开考试和上岗资格审查等方式,共接收企业办社会人员495人,其中三矿372人,柳毛矿123人。目前,上述企业办社会职能单位分离后已基本步入正常的运转轨道。
【企业集团发展初具规模】 鸡西市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加快集团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市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举全市之力,本着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原则,立足现有企业、产品和资源优势,按照资产重组低成本扩张发展一批,加大投入重点改造一批,扶优扶强壮大一批的思路,着力培植发展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形成重拳出击,以强带弱,以大带小战略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新格局。相继组建了黑龙江美城集团、鸡西天源煤炭集团、鸡西北方制钢集团、东北王酒业集团、青岛啤酒(兴凯湖)集团、黑龙江民爆器材集团、鸡西智龙电器集团、鸡西矿业集团、密山市龙信制革集团和鸡西跨世龙集团。企业集团组建体现了体制重组,资产优势互补,效益共同驱动的特点,此外,北药、水泥、石墨集团已确立了大户龙头核心企业。其中,北方制钢集团公司2001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88.3%;工业总产值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101.3%; 销售收入完成3.8亿元,完成利税0.9亿元,同比增长14.2倍;实现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5.9倍。 鸡西天源煤炭集团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 038万元,工业增加值7 03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0 725万元,实现利税2 269万元。青岛啤酒(兴凯湖)集团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 823万元,工业增加值237万元,销售收入4 896万元,实现利税1 172万元。 全市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回避和解决的问题与矛盾。一是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机制转换不到位。二是大小型企业公司制改造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三是企业包袱重,办社会职能多,改革成本大,阻碍了企业改革转制。四是国企改制后,特别是企业实施破产重组,由于安置职工难,产生了大量不稳定因素。五是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组建集团有数量,但规模不足。六是由于企业在改制上存在观念上的差距,以人为本的意识不强和历史形成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造成国有资本退出受阻。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于进一步加以克服和解决。
【加速体制转换】 以体制转换为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产权不清、机制不活问题,力争国有企业全部退出,构筑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所有多元化新格局。把工作重点放在没有进行改革和不彻底的企业上,因企而宜,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为确保全部退出国有目标如期实现,一方面加大了改革领导力度,实行市级领导推进国企包改责任制,明确任务,强化推进。另一方面,为改制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了宽松环境,保持社会稳定。第三是抓住难点,重点抓住鸡西水泥厂、赛龙水泥制造公司合并改革,柳毛石墨矿产资源公司股份经营,碳素公司的合资合作经营,原省直三煤矿的“两活一停”改革关键,力争在大户上有新突破。
【抓好企业破产工作】 一是搞好政策破产的结转收尾工作。二是搞好鸡西钢铁公司、鸡西煤炭公司的政策性破产申报和前期准备工作。其中,鸡西钢铁公司总资产62 866万元,总负债124 079万元,拟核销银行呆坏帐准备金44 933万元,现有职工5 694人。鸡西煤炭公司资产总额37 674万元,负债总额54 476万元,拟核销银行呆坏帐准备金30 852.1万元,其中贷款本金25 037.9万元,现有职工4 284人。 三是搞好鸡西锅炉厂、鸡西电抗器厂依法破产善后处理工作,妥善安置职工,实施企业有效资产重组。
【大力发展企业集团】 一是谋划构建新四大企业集团。即:以柳毛矿产资源公司为龙头的柳毛石墨矿产资源集团;以金龙管材制造公司为龙头的钢管制造集团;以乌苏里药业为龙头的北药开发集团;以赛龙水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泥集团。二是继续完善发展六大企业集团。即年产60万吨铁钢材及制品的北方制钢集团;年产300万吨的鸡西煤业集团; 年产15万吨的青岛啤酒(兴凯湖)集团;年产150万吨的鸡西天源煤炭集团; 利税破千万的东北王酒业集团和具有技术、装备优势的黑龙江美城集团。
【全面加强企业管理】 一是组织企业做好入世后的应对工作。加大培训力度,使企业尽快学好规则、运用好规则。转变职能,搞好经济协调、市场监管和提供服务,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二是推进企业管理规范化,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继续搞好学海尔活动,抓好资金、财务、成本、营销和质量管理。三是继续推进创新增效工程,纳入日常管理,推广典型经验,促进全市管理工作再创成就。优化舆论环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改革氛围,引导企业干部职工主动改革,积极自救。优化政策环境,解决部门掣肘,破除地方封锁。优化经营环境,进一步清理政府审批和收费项目,制止“三乱”。继续大力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为企业改革减轻负担。 (王庆富 褚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