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对外贸易局
市对外贸易局
市对外贸易局
书 记 徐正才
局 长 邵良福
副书记 付建华
副局长 崔凤兰 赵述民
地 址 永昌路64号
电 话 2660278
【概况】 鸡西市外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依托口岸,通过实施“大开放、大经贸”战略,取得了可喜成绩。 从2000年到2001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 474万美元,年均增长17.3%; 累计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8 089万美元,年均增长18.6%;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77万美元,年均增长24.6%;累计两口岸过货48.5万吨,年均增长58%。 2000年,密山口岸过货15.2万吨,居全省第五位,虎林口岸过货14.5万吨,居全省第六位,在全省口岸工作会议上,鸡西市两口岸被省政府授予先进口岸。
【积极申办对外经营权】 2000-2001年, 鸡西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快赋予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机遇,积极为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申办进出口经营权,壮大外经贸主体。先后为39户企业申办了大贸经营权和边贸小额经营权; 为5户企业申办了大米专营权;为2户企业申办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 到目前,全市已有92户企业有边贸小额经营权,62户企业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使鸡西市外经贸主体不断壮大。
【转变机关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市外经贸局始终把为基层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当做外经贸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了外商服务“首问负责制”对外商提出的问题积极进行协调或处理,帮助解决各类纠纷和投拆,从不推诿、搪塞。二是进一步简化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的手续,对符合外商投资产业导向的项目,一般在三个工作日内办完审批手续,核发完批准证书。三是建立和实行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外经贸企业联系制度。对投资额较大的外资项目和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对出口潜力较大的自营生产企业,边贸小额企业实行包户服务,建立企业联系档案,定期进行走访和联系。
【充分利用口岸扩大对俄经贸合作】 鸡西市充分利用口岸,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出台的一些支持对俄经贸的发展政策,努力在种植养殖、木材加工、森林采伐、边境旅游等方面与俄罗斯扩大经济技术合作。全市对内建立了粮食、果菜、肉类等一批出口基地,以绿色大米、蔬菜、水果等为主要产品的出口量不断扩大;对外建立了多处批发市场,每年输出对俄劳务人员在500人以上,为鸡西市产品打入俄市场发挥了前沿阵地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密山口岸旅游贸易得到快速发展,2001年入境人数达21.2万人次,是1998年的9.3倍,旅贸额实现3 440万美元,占全市边贸总额的78%,大大活跃了密山口岸,为全市外经贸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加大招商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鸡西市认真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不断加大利用外资步伐。先后审批了20多户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密山大德农产品公司、柳毛石墨资源有限公司等都已成为本地支柱企业。外资投向逐步趋于合理,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正在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1年,外资企业上缴税金1 690万元,利润3 57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3 965人,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改善环境为外经贸发展创造条件】 鸡西市不断改善外经贸发展环境,两口岸建设不断加快,密山口岸重新修建了联检大厅,建立了中俄商品交易市场,坚持实行“绿卡”制度,使外来投资者,在事业上得到了支持,在权益上受到保护。同时,还实行结对子工程,外经贸工作人员与外来过货大户和本地公司结成对子,保护这些大户引进来,留得下,发展快。虎林口岸修建了1 640米口岸过境公路,大力实施了“发挥绿色食品优势,扩大绿色食品出口战略”,使绿色大米出口年年增加。两口岸城市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经贸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外经贸发展。外经贸的一些配套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中国银行等机构为外经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宋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