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煤炭工业局

市煤炭工业局



  局 长 位洪生
  副局长 闵长富 王 滨 姚东玺
  地 址 西山路19号
  电 话 2396357
  【概况】 1998年9月,鸡西市煤炭工业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与市煤炭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开始代表市政府独立行使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原名为鸡西市煤炭管理局。2001年由于政治体制改革重新调整了职能,更名为鸡西市煤炭工业局,同时挂鸡西市人民政府地煤调运办的牌子。
  市煤炭局以“执法树形象,整顿求质量,行业抓管理,谱写新篇章”为宗旨,围绕调整煤炭产业结构这根主线,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地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整顿煤炭经营市场、关井压产、煤矿安全专项治理和煤炭规费征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固定资产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 成为全市煤炭行业执法主体。
  【实施关井压产,规范煤炭生产秩序】 2000-2001年,全市先后关闭取缔非法和布局不合理小煤矿1 423处,使全市矿井总数由1998年的1 935处减少到512处, 对剩余矿井贯彻实施科学规范管理煤矿的力度,真正使煤矿基点建设到煤矿发展过程中指导、监控、管理、措施到位,转变了过去那种粗、简、无序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整套煤矿资源建设、发展建设、技术管理档案和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的管理、指导、监督的工作方案,形成了科学完善的数据库,为煤矿行业管理、煤矿标准化建设和煤矿发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5月,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市煤炭工业局开展大规模的煤矿安全停产专项整顿工作。经过整顿全市小煤矿累计投入整改资金1.2亿元,新上设备3 200余台件, 整改安全隐患3 150多条,使全市小煤矿五大系统基本趋于合理, 安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已经有335处小煤矿经省验收合格,有99处矿井正在积极整改等待省、市验收。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带动培训、教育、检查、监测、检修、人员管理等工作,促进煤矿安全工作的稳步好转。市煤炭工业局不断加大煤矿安全分类指导的力度,强化安全培训,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四级培训工作,累计培训煤矿技术人员和矿工4 000多人,同时深入矿井进行设备监测、检修,累计监测、维修矿山仪器设备2 400多台件。
  以上几项工作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全市小煤矿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逐步形成了良性的安全生产动态。全市煤矿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78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
  【抓煤炭市场整顿规范煤炭经营秩序】 从1999年开始,按照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市煤炭局对全市煤炭经营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共取缔关闭非法和不具备经营资格的煤炭经营企业342户,全市煤炭经营企业由1998年前的549户减少到2001年的207户。 全市煤炭铁路外运站台基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做到了一个站台一场地,每个站台都设立了统一规格的标识牌,建立了固定的办公室和货位。市煤炭工业局还在全省率先推行了煤炭经营许可制度和准运制度,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煤炭运销新秩序。同时,大力征收煤炭规费,先后出台了《鸡西市乡镇煤矿维简费管理办法》、《鸡西市煤炭经营及规费征收管理办法》、《鸡西市公路运销煤炭规费征收办法》,建立了56个煤炭货场管理站,有效遏制了全市煤炭规费的流失。
  【抓文明创建提高队伍素质】 2001年,市煤炭工业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全面推行新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公开考聘,择优上岗。中层干部考核、年终述职等制度,建立了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顽强的职工队伍。同时在全局广泛开展了文明科室、文明工作者评比“双评”、“形象年”和扶贫献爱心等活动,使全局干部职工工作纪律、工作作风都有了新的改观,全局各科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市煤炭局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单位、(目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初审已经合格)、省关井压产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十佳”单位、市创业型领导班子、依法治市先进单位、全市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双十佳”标兵单位、市直机关先进党组织(连续四年)、“三五”普法依法治市先进集体、工会工作标兵单位、省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新世纪鸡西人形象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省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吴雪峰 徐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