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公务员
优秀公务员
优秀公务员
车莲香现任恒山区委书记。
2001年任市妇联主席期间,帮助24户贫困妇女解决扶贫资金15万元,发展地摆木耳,增加收入24万元,其中户均收入4 000多元。 2002年,争得扶贫资金22万元,帮助69户贫困妇女发展滑菇及养殖业,年收入达90余万元,纯收人60余万元;为全市 6 164户贫困妇女和女大户贷款1 466.6万元;在全市创建以妇女为主的市、县、乡三级特色基地277个;积极协调市生产资料公司为7个县(市)区100多户农村妇女无偿提供美国Ml生物肥10余吨,进行对比试验并取得显著效果。两年来她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深受群众的拥戴。 2002年10月份任恒山区委书记后,对全区的工作进行了认真谋划,探索了一条“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项目、财源和环境建设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突出“五个建设”的符合恒山实际的经济及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之路,经过近半年的运作,成效显著。
2003年,她带领恒山党政一班人走出去,广泛进行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现已落实了5个新上项目和3个技改项目。2003年她在恒山区十四届八次全会上提出的重点要抓好商品住宅楼开发、小恒山地区供水系统改造、区内“两沟”上游拦沙坝建设、北一路和发展街及向阳街和永远街翻建、中心街北延、小恒山中心路南延、艳东和安乐小学校舍翻建、小恒山 2号楼和大恒山富强楼供热内网改造等11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抓好区内集中供热管网改造、龙潭湖一期开发 2项城市改造工程等13项“民心工程”,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一名领导的公仆情怀。
车莲香先后获得市级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双学双比”活动优秀科技服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分管工作先后获得市优秀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省科普之冬活动金桥奖、“双学双比”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李秀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她在全局建立起上下贯通的学习机制,运行有序的制约机制和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提高了队伍素质,促进了依法行政。为改善办公检测环境,投资180万元装修了1 200平方米质检大楼,增加设计量检测楼面积1 000平方米。投资 150万元先后购置15辆执法和检验检定用车,并购置30余台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投资 100万元购置了检定检验设备,增加了新的检测项目。同时集中全力抓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效地打击了假冒为伪劣,维护了国家和消费者利益。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被省质监局和市政府授予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先进集体。“三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先进集体,财务工作先进集体、计量工作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支农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包扶后进村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2003年,李秀娟被省妇联授予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李景海 曾任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驻北京办事处主任。作为领导他给自己和同志们定下的指导思想是“力足一个基础,发挥两个优势,搞好三个开发,抓住四个重点,实现五个突破,达到六个满意”。强化“三个意识”。
2001年市领导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仅有的一点资金让他筹建办事处新址,他整天忙碌于工地上,终于在预定的时间内把“北京人的朋友,鸡西人的家”建成了。他每天工作都在17个小时以上,没有休息日。他经常亲自驾车接送客人,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时,经常是连轴转,1999年至2000年“法轮功”邪教组织来京滋事和扰乱首都的安定团结时,节假日都不休息,配合首都公安局和我市“法轮功”驻京工作组。经他手抓到和遣送的“法轮功”邪教组织成员无一漏网。多次得到省、市委及“6·10”办公室的表扬。办事处2000年在全市300名中专毕业生中公开招考录用10名服务员,只要是不够录用条件的谁说情都不行。保证了这批人员在外语、计算机、仪表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他得了肾结石和亚甲性淋巴咽炎,就是几次住院仍安排和过问办事处的工作,生怕出现任何的工作漏洞,怕损害鸡西和办事处的形象。
有一位服务员的父亲突然病故,由于办事处资金紧张没有钱给她买票,李景海个人出钱给她买了机票让她家回家料理后事,他每个月在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和物资助两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孤儿。办事处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北京20多家著名的大医院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开展“一条龙”的就医服务体系,让您体会到星级服务的感觉。办事处招待所开业不久,服务员打扫房间时发现一条白金手链,李景海亲自开车去车站追赶客人。在接待所有鸡西市进京办事和看病的人员中,从没有接到对驻京办工作和服务不满意的投拆。重大的决策完全是领导班子开会定,帮助鸡西市得到了许多投资项目。
他利用IT业来改善原有靠邮递、报纸、文摘等原始的信息采集方法,用计算机与政府网络联接,建立信息通道,提供快速、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四年来,发布有价值《北京信息》所采纳的就有300 多条,在北京协助市人事局聘请市长经济顾问23人。他连续三年为我市医疗集团引进北京专家 183人。为我市各县(区)等有关单位引进农业专家若干人来实施质量效益园工程。同时,在北京为我市引进国内外新蔬菜品种十多种,填补了国内和我市的空白,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挂靠连”的方式与有关单位联合,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单纯依赖财政过日子的局面,快速使资产由零发展到 1 800多万元。几年来,他为鸡西市各单位引进资金近十亿元。
李景海先后荣获市第三届“十佳公仆”、省优秀企业家、省劳动模范、市对外宣传功臣、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市特等劳动模范、省技术改造先进工作者、推动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多次被省政府记功嘉奖和被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王丽梅市人事局副局长。
她在这个位置上工作多年,分管职称、工资、福利、办公室等科室。多年来,她深入基层,不论节假日、休息日,只要工作需要,她就和主管科室同志研究工作或深入基层了解情况。针对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现状,她提出了对专业技术人员不求全责备,重点看他们的生产、科研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奖励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先评价,为企业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已成为学科技术带头人,单位部门的技术骨干。针对个体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及社会各类中介组织中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她提出“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思路,和工商联、科协、卫生局多次深入全市非国有单位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非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晋级问题。在职称审批工作中,她坚持集体研究,局长办公会讨论的三级审批制度。工资、福利工作坚持微机管理、堵赛漏洞。在涉及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她坚持张榜公布、报纸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2000年,她和职称科的同志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做出在全市事业单位率先推进职称评聘分开的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鸡西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解决了长期困扰专业技术人员晋级受指标限制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2001年春,她带领主管科室的同志到大连学习考察,研究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用人制度改革等人事制度改革中最前沿的问题,制定出了我市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几年来,鸡西人事局先后受到国家和省市多次表彰和奖励。2002的,王丽梅被省人事厅授予“全省人事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依英希城子河区地税局局长。
他提出了“零距离服务”、“星级服务”的口号,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在办税大厅设置电子显示屏、靠椅、医药箱、税收政策查询系统等公告、便民设施,开辟了再就业税收绿色通道,建立了地税网页,向全区纳税人发放了“征纳连心卡”和“廉政监督卡”。在全局提出“六条禁令”和“举报重奖”办法,并向社会公布。他个人 3年先后拒礼5万余元,上交单位财物折合 4万余元。全局税收收入连年超收。平均增幅15%以上。3年累计清理漏征漏管户 500余户,调整个体税收定额80余户,查补偷逃税款300余万元。同时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28户企业政策性减免税费 180万元,为45户下岗再就业户办理免税手续。在历次全省业务考试中保持前五名,并多次在国家和省市媒体上发表理论文章。
他本人先后被授予“十大杰出青年”、“全市依法行政先进个人标兵”、“全省地税系统‘二次创业’优秀个人”等称号。他所带领的团队也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全市杰出文明号”、“全省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等荣誉。
张艳辉市交通局驾管办主任,主抓全市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工作。她本人先后获得鸡西市委“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鸡西市交通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00、2001年连续两年获得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及省交通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她所在的鸡西市交通局驾管办获得市交通系统2000、2002年度“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驾管工作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 2003年,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上发表了鸡西驾培市场管理的2篇典型经验材料。
全市共有7所驾校2所驾训班,张艳辉同志结合鸡西市实际,制定“以龙头带动全面发展”的驾培行业整体方向,以驾培单位“资质审核”为基础,坚持“从严把关、从严要求、宁缺忽滥”的原则,形成了鸡西辖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体系。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行业管理方面,采取了年度考核与定期测评相结合方法,建立严密有效的管理体系,创新了“微机层级化、奖罚制度化、外部监督化”的领导机制,有效规范驾驶员培训市场的经营秩序,保证驾驶员培训质量,切实提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目前已考核初学驾驶员14 000余人,营运驾驶员24 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