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实现了“一年受灾,一年恢复性增长”的目标。粮豆薯总产量实现 6.92亿斤,比2002年增长7.8%;农村经营总收入实现14.6亿元,比2002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 803元,比2002年增长26.8%。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优质粮食作物、高效经济作物和专用饲草饲料作物为主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基本形成,饲草饲料作物比2002年有了突破性增加,粮、经、饲种植比例为 70:25:5。以“牛经济”为重点的养殖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全市新建存栏百头以上标准化饲养奶牛小区5个,新建饲养量500头以上标准化肉牛育肥小区6个。全市奶牛、肉牛、羊、猪和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6 260头、11万头、22万只、36万头和392万只,比 2002年分别增长49.9%、26%、122%、6%和4%。食用菌、林果业、蚕业等农村各业都有较大发展。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开发绿色和无公害食品。全市绿色和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增至51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31.3% 。农科教结合取得新成果。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科普之冬”、“科技下乡”和“科技博览”活动。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350 期,发放科技资料3.5万份,播放科教片 224场次,培训农民和农村干部8万多人次。组织开展了支农储蓄活动,全市支农储蓄额达2 500多万元,投入农业贷款 1.4亿元,比2002年增加1倍。组织协调域内外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7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订单40万亩,带动农户 1.4万户。面对严重春旱,抽调近千名市、乡两级机关干部组成16个抗旱工作队,分成 154个抗旱工作组,深入全市巧4个行政村督办抗旱工作。全市共投入抗旱资金1 870万元,新打抗旱补水井1 866眼,毁种补种农作物 58万亩,基本实现确保水田适时插秧、确保绿色食品正常生产、确保经济作物正常生长的“三个确保”目标。植树造林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环城林大通道段(9.8公里) 原规划两侧各12米宽林带,改为向东侧规划100米宽经济林带,面积1 500亩,青年水库防护林在原林带基础上向上退耕,大面积造林。全市推行了村级“费用包干”制度,对农村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进行了专项治理。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原则,不断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把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协调包扶单位加快了资金的投入和牛羊购进的速度,从而为贫困户近早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下一步的扶贫开发工作铺平了道路。市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与市直75个单位包乡到村、包村到户,与贫困户结对子,鼓励支持贫困户以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