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2年,区政府充分发挥城郊优势,通过实施绿色食品开发战略和“千百十工程”,调整结构上特色,科技兴农求发展,进一步提高了鸡冠区农业经济效益。全区粮油作物比例已调整到2:8;先后引进各类新品种近百个,优良品种率达到90% 。建成了西郊千亩棚室群,全区棚室总数达 3 100栋。蔬菜年产5 500万公斤以上,对俄出口西红柿300万公斤以上。2002年农业产值实现6 400万元,比2001年增长4% 。通过大力发展“牛经济”使养牛业蓬勃发展,奶牛存栏达至11200头,肉牛存栏达到4 000头,均比上年翻了一番。2003年,区政府突出狠抓了玉人蒸熟米有限公司、新北方食品有限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拉动了绿色高效养殖、绿色食品加工和绿色食品出口创汇等4个生产基地的发展,建设和完善了8个特色专业村屯,形成产业化发展, 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 增强了竞争力。认真贯彻落实“牛经济”推进会议精神,不断加大了工作力度,引进了西门达尔、夏洛莱等优良品种,建成养牛专业屯5个,综合养牛小区8个,千头牛场1个,百头牛场30个,扶持养牛专业户208户,肉牛存栏由去年的4 000头增加到9 400头,奶牛存栏由去年的200头增加到695头。战胜了严重旱情灾害,农业生产取得了丰产丰收。全年蔬菜产量达6 050万公斤,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4 000吨,粮经比例调整到1.5:8.5,新建温室和大棚 200栋,引进各类新品种32个,优良品种率达到9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85%以上。新增各类质量效益园70个。全年向俄罗斯出口西红柿750万公斤。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12 56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农民人均收入达3 420元,比上年增长2.1%。鸡冠区两乡均获得了“农村和农业工作标兵”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