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和民营
商贸和民营
【商贸和民营】按照“国有退出,民有民营”的思路,目前正在进行国企改制工作。全区共有商贸企业13 户,其中国有企业10户,集体企业3户。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企业包袱沉重,职工长期放假、下岗。今年年末前预计完成改制的企业有 4户,其中国有企业3户,集体企业1户。其余9户计划在2005年5月末完成改制工作。商贸企业改制主要采取股份制、破产和出售三种方式退出国有,重组新生企业,促进全区商贸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2年,成立了民营经济领导办公室, 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管理和服务力度,出台了《恒山区民营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2002年末,全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4 790户,民营企业78户。民营经济税收已占全区税收的80%。
2003年全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48户,民营企业 110户。纳税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大户已达 2户,30万元以上的达到32户,制定了《恒山区关于扶持纳税大户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对外来企业和新上项目在登记注册、认证审批、税费征收、土地征用和社会融资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进一步落实了五大班子领导和部门包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责任制,深入开展了“正行风、促发展,服务经济建设”活动,对重点项目指派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对纳税大户和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坚决治理“三乱”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社会和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由纪检部门牵头,设立客商投诉中心和投诉热线电话,对全区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给招商引资造成损失的违法违纪行为做到“四个一律”:即一律快查快结,一律从重处理,一律追究责任、一律公开曝光。通过大力优化环境,使我区“洼地效应”日益显现。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感召下,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有利时机,佳和煤炭公司高起点的 “363”工程(即新建年产30万吨的煤矿、60万吨洗煤厂和30万吨的焦化厂,简称“363”工程) ,是鸡西市招商引资重点工程项目,已经被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黑计能源[2003] 635号文件批准立项,黑计能源[2003] 1296号文件批准可研。项目总投资1.85亿元,达产达效后可实现销售收人4.2亿元,利税1.48亿元。其中利润8 229万元,税金6 561万元。该项目现已被省列为振兴老工业基地重点项目。 2003年在30万吨矿井、60万吨选煤厂两个项目当中,已投入6 400万元,目前项目投资已完成 9 000万元。同时,吸引了佳程洗煤厂、诚富洗煤厂等多家企业来我区安家落户,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民营企业上缴税金已占全区税收的 90%以上,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市政府授予“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