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2002—2003年,市委组织部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19个相关单位和部门组成的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了我市人才工作领导力量。出台了《鸡西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新机制。二是制定和完善了我市有关人才问题的意见和政策规定。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在科研创业保障与相关政策、有关待遇、有关奖励、人才培养开发等方面重新制定完善了我市相关政策。同时,把知识分子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抓知识分子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自觉性。三是认真抓好市级领导联系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制度的落实。对市级领导联系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对象进行了重新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市级领导及所联系的拔尖人才的责任和要求,并制发了联系卡,以此督促联系活动的开展。四是开展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专题调研,筹备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会同市人事局筹备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并承担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鸡西市2003—2010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鸡西市引进人才,稳定人才队伍的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和材料的起草工作及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工作。
  突出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大了《2001—2010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落实力度,分战线、分层次、多渠道认真组织实施。一是抓紧培养我市急需的高、精、尖人才。组织市直有关单位推荐工业、农业、旅游等行业亟需培养提高的优秀人才,筛选出了 8名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分别送到湖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燕山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国内高等院校(所)进行为期半年至二年的学习深造。全市共选送到高校及科研院所进修学习的各类人员近300人,经费投入累计近100万元。二是为有效调剂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做好准备。对全市(不含中省直单位)具有学士以上学位人员情况、具有大专以上畜牧兽医专业人员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较高学历层次及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情况,并分别印制了人员名册,为今后对用非所长人才进行合理调整。
  活化形式,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一是开展了“风彩杯”岗位建功立业活动。2003年初,对第二届“风彩杯”岗位建功立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30名拔尖人才进行了表彰,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开展第三届“风彩杯”岗位建功立业竞赛活动的通知》,各单位积极组织拔尖人才开展活动。两年来全市拔尖人才共撰写论文 240多篇,通过市级以上科研成果鉴定60余项,每名拔尖人才都结对子帮带了青年科技人才1—3人。二是开展为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献计献策活动。我们充分发挥拔尖人才协会的作用,与市名人协会共同联合组织开展了“为我市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献计献策”活动。拔尖人才撰写各类建言献策材料56份,提出我市在旅游城市开发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增强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近百条,并形成专刊送至有关领导和部门。三是深化人才对接服务活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大了为对接双方服务、协调的力度。被聘专家积极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服务信息。2003年底,全市有近 30家企事业单位采取“柔性引进”方式引进人才和实施人才共享182人次,共有 130余人次被聘为兼职教授和技术顾问。另外,我们会同科技局、人事局、团市委共同开展了全市第二届青年科技进步奖评选活动。精心组织,促进省派科技副职多做贡献。制定下发了《关于在省派科技副职中开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六个一”活动方案》,提出了科技副职为“本地制定一个科技兴县(市)区的好规划、引进一条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信息、为所在县(市)区上一个立县(市)区的好项目、扶持一户困难企业、培训一批科技骨干、引进域外资金 100万元”的活动内容。据统计,全市科技副职共争取国家、省及外地企业投资项目76个,引进资金1.1亿元,为鸡西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