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推进干部制度改革】2003年,市委组织部坚持扩大民主,积极推进干部选任制度的改革。以市委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五用五不用”原则为指针,先后修改完善了《干部差额考察办法》、《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办法》、《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干部差额提名办法》、《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办法》、《讨论任免干部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等 7项干部制度改革方面的暂行办法,统编成《鸡西市干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鸡办发 [2003]112号文件下发《暂行规定》在干部的提名、考察、任用、监督、管理等各方面都做了全新的重大改革,标志着鸡西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迈出了新步伐。依据《暂行规定》,在考察干部工作中普遍实行了民主推荐和民意测验,拟提职干部民主推荐票达不到50%,民意测验不称职票超过30%的,原则上不予考察。2003年开始实行的市委讨论干部无记名票决制,进一步扩大了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得到了社会认可。
  坚持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结合鸡西市干部工作实际,制发了《关于完善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意见》,对 230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对在公示期间群众有反映的13名干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 2003年6月初,以中组部、省委组织部检查《条例》贯彻情况为契机,加强干部选任工作中19个方面基础材料的整理,并加大对违反《条例》的查处力度,对22个单位选拔任用科级干部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完善,查处纠正个别党委违反选拔任用干部程序的问题。建立并扩大干部监督信息综合网络,交流32名正科级以上干部违法违纪信息,并进一步扩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围,对30名行政一把手实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全市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不断推进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宏观管理。根据《鸡西市市直工业小企业放改活实施方案》(鸡政发[2003]14号)的要求,参与 4次政府协调会,对下放的43户小企业干部管理权限进行明确和理顺,对涉及到有副处级干部的企业,按照《鸡西市地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 (暂行) 办法》的有关规定, 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放改活小企业干部管理权限的通知》(鸡组通[2003]97号) ,理顺和明确管理权限。适应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新形势,制定《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党组织设置和党员、干部管理的意见》,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在干部管理方面、从就业、待遇、调转、离退休等几个方面为企业领导干部制定一系列安置政策,尽可能地保证他们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待遇不降,生活有保障。在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管理方面,明确提出党组织机构不撤、党员管理不松、党员作用不减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