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确保司法为民工作落到实处

确保司法为民工作落到实处


  
  【确保司法为民工作落到实处】2002至2003年,全市法院从抓转变工作作风人手,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大力开展便民利民活动,群众对法院满意率明显提高,树立了良好的法院形象。
  全省“两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法院领导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法院的一项重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法院良好的形象。一是从抓班子表率作用人手,落实“两风”建设。中院邢国威院长在“非典”疫情高峰期带领政治处、办公室、研究室同志深入到全市各基层法院实地调研法院工作和“两风”建设情况。所到法院通过召开座谈会、找干警谈话、接访当事人等形式,了解法院工作情况、收集“两风”建设情况,倾听法院内外部对法院工作和“两风”建设情况的反映,为全市法院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了榜样。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两风”建设。在“两风”建设期间,中院各部门以庭科室为单位,组织召开座谈会,查摆个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查摆在公正司法、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2003年,中院先后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代表发出征求意见函 300份,并邀请服务对象召开座谈会,征求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中院制定了《法院干警八条禁令》,为了保证这 8条禁令落到实处,中院不定期抽查干警的纪律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干警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坚持从严治警,落实“两风”建设。全市法院结合“两风”建设活动,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整肃队伍形象,全年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86件,处理干警23人。其中辞退2人,记过2人,警告3人,引咎辞职1人,诫勉(警示)谈话15人。同时,全市法院结合查处案件,狠刹吃喝、公车私用、用公款游玩等不正之风。
  自2003年6月下旬至8月末,按照最高院和省院的部署,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公正与效率”司法大检查工作。一是抓好启动工作。两级法院均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小组,下设案件检查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干警动员大会10次,中层干部大会23次,全体党员大会12次,通过广泛发动,干警们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此次活动的认识。二是抓好教育整顿。两级法院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2003年,向辖区企事业、人大代表和当事人发出征求意见函2 100份,通过市电台“行风热线”栏目全面收集对法院和法官意见,结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在干警中广泛开展了服务宗旨教育、勤政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出台了《法院干警八条禁令》、《院长庭长办案制度》、《信访接待首问责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司法作风明显好转。三是抓好案件查处。两级法院重点对2002年以来被上级法院发改、本院审监部门改判等三个方面的九类案件进行了自检自查,共检查案件28 474件,纠正处理案件421件。
  坚持对广大干警开展爱民教育,落实便民措施,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充分发挥审判工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职能,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市低保对象和贫困地区农民认真执行减、免、缓政策,2003年,共为 524件案件的当事人减、免、缓诉讼费207.19万元,确保困难群众获得司法保障。为进一步将司法为民工作落到实处,各基层法院分别制定了便民服务措施,设立了“便民速裁法庭”,中院制定出台了《便民利民二十条服务措施》,在立案大厅实行立案审查、交费“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诉讼,并增设了执行工作便民服务热线电话;中院邢国威院长还带领民庭、办公室、司法处的同志深入到全市22个法庭面对面检查指导基层便民措施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基层窗口单位服务群众的功能,推动了全市法院司法为民工作的深入开展。
  通过抓作风建设和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广大群众对法院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全市法院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明显提高,2003年,全市法院共有80个集体和 258名个人受到国家最高院、省高院、市委和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