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2002年宏观调控目标

综合管理

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2002年宏观调控目标



  【2002年宏观调控目标】 按照2002年全市工作总体要求,为更好地与“十五”计划相衔接,体现以发展为主题的基本思路,经综合测算,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
  ——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
  ——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农业增加值增长5.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20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6‰以内。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加快经济发展,保持“十五”计划良好开局,不断增强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为圆满完成上述目标,制定的任务和措施是:
  以发展绿色食品和畜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是围绕国家绿色食品主要产区建设,加快绿色食品开发步伐。今年要把发展绿色水稻、杂粮、果菜、畜禽、山产品等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基地规模。全市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要达到 180万亩,绿色食品总量达到97万吨。二是大力发展牛经济,加快畜牧业半壁江山建设。依托区域内完达山乳业、龙信制革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养牛业特别是奶牛业,提高畜牧养殖的集约化水平。畜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 16%。三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集中力量扶强扶壮绿都集团、绿宝石集团、乌苏里江药业、跨世龙集团、龙信制革、兴达公司、馨禾米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发展扩大“订单农业”。四是加强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今年重点抓好人畜饮水工程、哈达水库、青年水库消险加固、三江平原综合治理和国土防护工程。
  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为重点,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在认真研究 WTO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应对人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应对方案。今年要继续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加快国有资本退出一般竞争行业步伐,积极搞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在抓大做强和放小扶小方面,重点支持煤业集团、天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北钢、青啤、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美城集团等企业做强做大。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北方制钢60万吨钢配套改造项目、东北王酒业集团配套改造项目、赛龙水泥30万吨特种水泥等技改项目达产达效;抓好以乌苏里江、完达山、珍宝岛等制药企业为重点的现代中药开发和传统中药改造。全年计划安排技术改造项目20项,开发重点新产品50项。继续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抓好企业扭亏增盈和安全生产工作。
  以大项目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积蓄经济发展后劲。采取积极措施,围绕全市项目建设“百项工程”,全力做好大项目的选项、立项和建设工作,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目标的完成。一是认真抓好大项目建设实施工作。今年重点抓好采煤塌陷区治理工程、国储库建设、201国道滴道至林口段续建工程、方虎公路密山段三期工程、永丰 32万平方米煤矸石新型建材、鸡西发电厂改扩建、鸡东矸石热电厂等在建项目。积极争取东环路改建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美城集团万吨异型材、丙纶细旦短纤维、城子河建材大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继续做好青龙山水库、旅游支线机场、密档铁路、洁净煤、煤层气开发、钢格板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开发工作力度,强化项目库建设,增加项目储备。二是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重点建设穆棱河市区段橡胶坝、河滨休闲广场一期工程;继续进行和平南大街等主次干道的辅装改造,对兴国路、红旗路等主要街路两侧老式建筑进行“穿衣戴帽”改造;继续推进路灯工程、环城林带工程,对卫星城区主干道和商业繁华街实施明亮工程。三是抓住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增加国债投资的机遇。进一步了解信息,掌握动态,做好项目汇报衔接,加大跑省进京力度,更多地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四是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大推进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制、项目资本金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的工作力度,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以发展对俄经贸合作为重点,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入研究我国人世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鸡西实际,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口岸优势,进一步扩大与俄罗斯经贸合作。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加快粮食、果菜、肉类等对俄出口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在林业、矿业、农业、经贸等领域与俄合作,提高对俄经贸的层次和水平。二是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口岸环境,积极推进互市贸易区筹备工作。三是适应人世新形势,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改革招商引资模式,围绕重大项目,有的放矢地谋划筛选招商引资项目,注重项目质量,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力争全年利用外资达到600万美元。
  以发展生态旅游业为重点,促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利用鸡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按照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加快构建以兴凯湖为龙头、景区景点扇面分布的生态旅游产业格局。今年重点抓好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兴凯湖国际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的修改完状况及组织实施工作。继续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和档次。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力度,围绕冰雪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服务、便民利民等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中介等新兴产业,扩大第三产业服务层次和空间,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以培育个体私营大户为重点,加快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继续实施民营大户发展战略,积极组建私营企业集团,全面推进个体私营经济提档升级。今年要重点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私营进行重点扶持。要依托鸡西的资源优势和存量资产,吸引外地的个体私营大户来鸡西发展壮大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拓宽生产经营领域,加快向生产加工型、外向型、科技型、集约型转变。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在上项目、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
  以加强联合协作为重点,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按照区域经济整体推进,一体发展的要求,从发展非国有经济,兴办第三产业、项目引联、行业协作等多方面人手,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帮助鸡西矿业集团等中省直企业,挖掘潜力、创新增效,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加快解困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强与农垦、森工、电力、煤机及其它中省直企业的联合协作,充分利用地方、中省直企业各自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联合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发力度,增加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化进程,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2002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43%。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适应新形势的人才群体的培养。加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和完善一批文化科普设施。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配套完善卫生设施,提高防病、
  治病能力。重点抓好中心血站收尾工程和市档案馆前期工作。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巩固计划生育成果,提高人口素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实现“四个确保”,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