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推进生态市建设

市环境保护局

推进生态市建设


  
  【推进生态市建设】2002—2003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根据市政府对生态建设总体要求,市环保局完成了以下工作。完成了《鸡西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此项工作任务量大,各地市都是请相关部门的专家学编写完成的,我局根据鸡西的实际情况和市环保局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承担了这项重大计划的编写工作。为了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市环保局指定主管业务的局长亲自负责此项工作,主管局长和编写人员无数次的深入基层采集数据,走访相关部门确定具体规划事宜,就规划完成初期走访人大常务委员三十人,有的要反复征求意见,走访委办局要员十七人,就某一个问题的落实在反复多次的搓商核定,规划内容时涉及的数据有十万余人,都在逐一的核准确定,其中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要求高度,是环保局工作职责的超常发挥。仅这一项工作为市政府节约资金十余万元。
  指导区县制定了五年近期建设规划。由于这项工作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各县区人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同,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工作能力有限,在完成这项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很多的困难,为了把鸡西市生态建设工作从宏观到微观的规格做的细致扎实,市环保局领导多次反复的深入到县区,耐心的、详尽的讲解和落实规划中的每一个细节和要求。如何编写,怎样编写,在深入基层工作中完善提高各县区的生态规划,使鸡西市从长远规划到近期规划都得到了系统的制定的完善,为全市开展生态市建设确定了奋斗的方向。指导相关部门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生态建设规划涉及市十七个部门,按着省生态建设办的要求相关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生态建设规划,为完成这项工作任务,市环保局主动与十七个委办局协调沟通,针对各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指导性意见,为鸡西市生态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明确了生态市建设工作重点。鸡西市生态建设的重点是“抓生态项目建设,恢复生态现状”。2003年初,在市政府常务会议室,副市长朱玉林主持召开了全市生态市建设目标工作会议。总结了鸡西市生态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本年生态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本着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深入推进,抓出成效的原则,制定了2003年鸡西生态市建设工作主要目标任务,细化和量化了 7个方面任务,13项工作目标,明确了各委办局的责任。由于领导重视,任务明确,各相关委办局,真抓实干,采取的措施得力,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得到较好的完成。
  生态环境得到了逐步的恢复。完成人工植树造林13.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1.1万亩,三北防护四期工程造林2.1万亩,超计划完成了年初下达的指标。
  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3年初,市政府下发了《鸡西市2003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市政府拿出五十万元用于市郊以奖代投。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万亩,启动小流域综合治理100 条,每一个县都有一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
  青龙山水源地建设前期工作充分。
  城市应急供水橡胶坝主体工程完成。橡胶坝主体工程位于穆棱河干流上,该工程计划投资2 5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 350万元,该工程的建成,既增加了城区水域面积,又美化了城市环境。
  生态城市基础建设投入大。投资4 00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 32.3万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投资1.64亿元,建设路桥工程、其中建设城市环路总长10.4公里,主要包括东山路、培新路、冷家路、文化路西延等五条路的建设;东环桥总长364米。投资1 300万元改造西部排水工程,新建了一座长120米、高6米的拦洪大坝和8道消力截流水坝,砌筑明渠9.1公里,清掏淤泥排水管线1.8公里,绿化2万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西部5个居民委会 2个村和铁路地区4 500户居民14年的水患苦恼。投资2 300万元,为老城区152座楼实施“穿衣戴帽”工程。投资1 300 万元,对城区最大的旧街区“四街小区”进行整体改造工程,使之成为现代化标准居住区。投资1 000万元,对市区六条路街进行了配套改造,对十六条主次干道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2 000万元,实施城市“三化”工程,即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增绿地40 万平方米。
  加强城市管理工作。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14%,市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84%,市区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8%,此三项指标以全部完成计划。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加快小城镇建设工程,出台了《鸡西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决定》,制定和实施了《鸡西市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密山市二人班乡、虎林市杨岗镇、鸡东县鸡林乡规划完成。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 98.9%,道路硬铺装率达10.4%,两项指标超计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