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银行业监管

银行业监管



  【银行业监管】2003年,鸡西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以“抓降减亏”为主要目标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经过努力,全市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占比和绝对额都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不良贷款情况
  按四级分类划分。到2003年 12月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0 200万元,比年初减少15 636万元,不良贷款占比39.82%,比年初下降6.46个百分点。
  按五级分类划分。到2003年12月末,农业发展银行和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92 778万元,比年初减少32 755万元;不良贷款占比41.32%,比年初下降3.69个百分点。
  (二)表内外应收利息和盈亏情况
  1、应收利息。2003年末,全市国有银行表内外应收利息余额为289 252万元,比年初增加1 920万元,增长0.6%。
  2、盈亏情况。2003年末,全市国有银行亏损33 449万元,同比增亏7 913万元。
  (三)“抓降”、“减亏”措施
  2003年鸡西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双降”工作中主要采取“逐户分析”、“分类排队”、“一企一策”、“依法诉讼”等清收措施,深挖清收盘活的潜力,责任到位,任务到人,“抓降”、“减亏”措施得力,成效明显。
  1、 审慎、合规发放新的贷款。加强对新发放贷款的监督和检查,防止新的信贷资产风险发生,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2、 建立并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外向型风险管理体系。辖内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已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加大了对信贷质量和操作流程监督检查的力度。并在不断改进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非现场监管比重,不断提高现场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 大力开展不良资产清收工作。采取紧逼盯人、转制承债、依法诉讼、还款免息、协议协商、领导包大户等多种清收手段,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鸡西市一建公司长期拖欠市工商银行贷款400万元,已形成呆滞贷款,多次催收未果,起诉后及时查封了该企业开发的3户商品门市房和5户住宅,清回拖欠款400万元。密山市交通局为方虎公路密山段改建工程在建设银行贷款3 600万元,逾期贷款已达3 000万元。建设银行市县两级领导同密山市政府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磋商,经过不懈的努力,由密山市交通局以中国银行的贷款偿还方虎公路密山段改建工程贷款3 600万元。农业银行全辖各基层行领导成员每人包收1户两呆贷款企业,共有28名领导干部包收30户不良贷款,计划清收1 600万元,到2003年12月末,累计清收不良贷款1 608万元,完成包户清收计划的100.48%。
  4、 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2003年,市中国银行对符合核销条件的不良贷款及时申报,经上级行批准,共核销呆账2 137万元,坏帐2 134万元。
  5、 充分利用拍卖会等多种形式,加快以物抵债资产的处置工作。市工商银行举行了三次大型拍卖会,集中处置已收回的抵贷资产,拍卖成交额达190 万元。市中国银行为清收康灵制药厂抵债设备的变现问题,多次与上市企业浙江康恩贝药业公司协商并达成协议,变卖设备收回资金407万元。
  6、 加强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明确信贷风险管理责任,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注重将“抓降”工作与落实风险管理制度相结合。市工商银行在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将清收中心和资产风险管理部合二为一,集中管理,制定和实施了《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查小组工作规则》、《五级分类管理实施细则》、《贷款管理重大事项分析报告制度》等20多项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在清收工作中,狠抓不良贷款大户企业的清收工作,建立了《重点企业清收工作督办制度》,进行适时督办、落实措施、检查结果,并结合分、支行两级行长包大户工作,以点带面,全力推进了清收工作;市建设银行推行了信贷审批人会议制度,设置专门从事信贷业务审批工作并有审批表决权的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形成了一整套信贷审批及其内控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信贷审批系统管理,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杜绝信贷审批工作中的违规现象,保证了新增信贷资产质量。
  7、切实加强了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工作。
  8、进一步加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