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贷款业务
存款贷款业务
【存款贷款业务】2003年,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存款总量稳步增长,资金实力有所增强。200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94.1亿元,比年初增长15.8%,同比增长72%。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75.6亿元,比年初增长14.3%,同比增长62.2%;企业存款余额19.2亿元,比年初增长23.2%,同比增长178.4%;财政存款余额1.3亿元,比年初增长14%,同比增长763.9%;农业存款余额3.8亿元,比年初增长22.5%,同比增长63.3%。
各项贷款稳中有增,信贷结构进一步调整。各项贷款余额为 182亿元,比年初增长3.7%,同比增长45.9%。自2003年6月末出现了鸡西市有史以来首次信贷存差15 829万元之后,年末信贷存差达到了120 887万元,资产负债结构得以根本改善。
加大贷款管理力度,合理组织贷款营销。全市金融机构在上级行的正确领导下,在入行鸡西市中心支行的积极引导下,紧紧围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贷款管理:1.加强“窗口”指导,积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按季召开全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及时通报、分析和总结全市存贷款变化、企业信用等级及消费信贷开展情况,加强金融机构问横向沟通和协作。2.积极利用新闻媒体、上街宣传等形式,加强向社会的宣传、解释和咨询服务工作力度,2003年,仅在《鸡西日报》上刊登答记者问就有 6次以上,在地方电台、电视台也都有相关的专题报道,上街进行业务宣传、咨询服务 4次。3.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维护银行资产安全。通过组织召开全市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分析和总结全市金融债权管理情况,有序推行“三个一批”的做法,加大维权力度,即:对信用好、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的好典型,利用新闻媒体宣传一批,并在银行贷款、贴现、结算等方面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对信用较差、偿还银行贷款不及时的企业,在金融系统内通报一批;对不讲信用、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性质严重、造成极坏影响的企业,金融机构联合采取“三不”措施 (不批设账户、不办理结算、不予以贷款)制裁一批。4. 积极引导开展票据业务,加强企业资金融通。2003年末,全市贴现余额67 940万元,累计发生155 692万元,比2002年末增加50 186 万元,有效地帮助企业疏通了融资渠道。5.创新贷款营销形式,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迅猛。农行鸡西分行成立了金融超市,引入保险机构、公证机构,把个人信贷业务办成一站式服务,减少审批环节,简化操作手续,不到一年时间发放个人消费贷款近6 000 万元。
信贷资金投放合理,贷款结构不断优化。1.加大支农力度,全力支持备春耕生产。2003年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4 100万元,同比增中11 100万元,年末已全部收回;支持发放农业种养加工业贷款12 500万元,支持农户26 078户,同比增加15 763户;支持发放小额信用贷款6 177万元,同比增加3 357万元,增长55.4%;支持发放农户联保贷款17 040万元,有65 863户农民得到了资金支持。深入开展了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和创建信用村镇工作,共评定信用户31 000户、信用村镇71个。2.集中资金,合理投放信贷资金。信贷资金将重点投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农业、中小企业、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