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管理
信贷管理
【信贷管理】2002年至2003年,信贷工作“紧紧围绕实现全行封闭扭亏目标这个中心,全力营销优质高效的贷款,竭力改善信贷资产质量,大力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努力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信贷业务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总、省行信贷管理任务安排和我行实际情况,以完善信贷审查审批机制,调整信贷结构,全力清收转化不良贷款,努力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为中心,制定了信贷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实施办法。在全体信贷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截止2003年 12月末,全行新增流动资金贷款1 660万元;新增项目贷款7 600万元;分别完成利息收入10 136万元、11 503万元,完成收息计划的97%和102%;1999年新增贷款不良率为49.84%;2 000年新增贷款不良率为1.76%,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2001年以来的新增贷不良率为0;清收转化流动资金不良贷款14 268 万元。其中,清收转化1999年以来新增不良贷款123 万元;A一级以下客户流动资金贷款退出移位3 927万元。在积极营销优质高效贷款上,服务鸡西地区经济发展搞好营销工作,全年营销贷款 9 260万元。其中,项目贷款7 6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1 660万元。
1、 优化信贷投向。2002至2003年,工商银行鸡西市分行根据总、省行的贷款投放指导的要求,将流动资金贷款投放的重点放在垄断性行业、基础产业、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AA一级以上优秀企业等。因此,从年初开始,市行就组织全体营销人员,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先后向鸡西市第一中学等教育、医疗和中小、民营企业投放流动资金贷款1 660万元。
2、力争早投放、早见效。为了突出新增贷款的效益,全行一季度投放新增贷款6 700万元,较同期增加19 76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投放1 000万元;项目贷款投放5 700万元。
3、 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市行加快了办事节奏,完善了贷款手续,增加了审贷会频率。做到资料齐全、数字准确、格式统一、程序规范。特别是在申报资料质量上得到了提高,贷款申报、审批坚持做到要价齐全,项目完整,内容真实,理由充足,保证了向全市各类企业优质贷款的顺利审批。
4、收息率逐年提高。截止2003年12月末,全行共计实收利息11 503万元,较同期增加3 326万元。收息率30.23%,较同期增加8.41个百分点。完成收息计划的102%。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协调收息。在收息工作中,市行一把手亲自挂帅收息。成立了由主管行长全面参与,信贷部门负责人分工负责,各部门、各专业协调配合的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纵横协调的收息工作体系。制定了收息工作方案,将收息计划落实分解到户,形成了全力抓落实的收息工作机制。二是实行行长包户收息。市行和支行领导按照《行领导包欠息大户责任制》,两级行领导包欠息大户62户,并将实收利息做为考核各级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当年二级分行领导包户收息2 735;支行领导包户收息598万元。如鸡西矿务局,在市行行长的努力工作基础上,2003年收息2 600万元,较同期多收了1 300万元。三是抓票据贴现等工作收息。两年来,全行针对有些大客户承兑汇票较多的情况,积极开展票据贴现、销费贷款营销工作,增加全行息源。当年增加利息收入1 203万元,较同期增收980万元。四是区别分类收息。为加大收息工作,市行区分企业的还息能力、还款意愿、欠息原因等方面的差别,因地制宜,因企施策,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清收措施,多策并举,应收尽收。使鸡西市煤机厂、鸡西市北方热电厂等企业分别比同期多收利息169万元和37万元。
5、 清收新增不良贷款见成效。自2002年初起,全行针对新增不良贷款占比较高的情况,分别制定和下达了清收转化新增不良贷款的计划,对内分解到人,对外落实到户,按月考核通报。2002年全年实收利息 8 179万元,超额完成省计划,在全省排名第二位;全力压缩不良贷款,最大限度的使不良贷款控制在省行核批的计划之内,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2.1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现金清收3 497万元;处置以物抵贷资产401万元,抵贷资产管理有所提高,在总行稽核局基础工作管理检查中受到好评;内部无息资产下降 462万元,“三清”工作多次受到省行表扬。2003年,全行进一步加大清收力度,全年实现收息 11 504万元,同比多收3 329万元,增幅41%;全年清收转化不良资产 10 281万元,完成计划55%;现金清收4 438万元,完成计划30%。其中,转化1999年新增不良贷款278万元。现金清收l999年以来新增不良贷款375.61万元。2002年至2003年,先后依法诉讼45户,标的额31 666万元。实际发生涉诉32户,标的29 149万元,占全省依法清收案件的85%以上。当年胜诉20件,标的10 091万元;胜诉执行2件,标的270万元,已执行资产 115万元。依法起诉清收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对有一定还款意愿,暂时经营困难的客户采取协议清收办法,收回新增不良贷款20.4万元;通过执行第三人和扣收担保清收,收回新增不良贷款300万元;扣收担保偿还新增不良贷款现金0.5万元。
6、信用评级质量提高。到2003年末,全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共有416户法人客户参加评级。其中,A一级(含未评级)以上企业33户,较上年增加 8户。占比7.93%,较上年提高了1.79个百分点;BBB级以下企业383户,较上年减少15户。占比92.07%,较上年下降 0.87个百分点。A一级以上客户贷款额度92 339万元,较上年增加56 606万元。占比21.7%,较同期提高11.43个百分点。至2003年末分行授权授信企业416户,贷款余额430 078万元。其中,集团分公司三户,分别是青岛啤酒集团两户,省属电力一户。按信用等级分:A级(含未评级)以上 33户贷款余额92 439万元;按审批权限和融资情况分:省行审批的增加融资的客户16户,贷款余额11 529万元。拟申请的最高综合授信融资额为23 000万元;其余均为市行审批。
(仲伟峰、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