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2002年,市气象局为加强全市人影工作的管理,协助各县降雨办及时调整了人控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安全管理”为重点,加大执法和检查力度,在春检和秋封炮时,市气象局对各县(市)的人影工作进行了两次联合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并限期整改;不断完善炮站的标准化建设,为各炮站配备了手机和汉字传呼机,对个别布局不合理的炮位和责任心不强的炮长进行了调整,为炮长和炮手解决了补贴和福利待遇问题,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基层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了作业质量和效果。针对入春以来旱情比较严重的现象,市气象局要求各县(市)降雨办,一定要抓住有利的作业时机,进行增雨作业。5—6月份全市共开展增雨作业 6炮次,耗弹472发,受益面积达82.8万亩,经济效益643.4万元,大部分地区缓解了旱情。由于7月、8月我市低温多雨,人控工作重点由增雨转移到防雹方面,全年防雹作业17炮次,耗弹931发,受益面积71.3万亩,经济效益710万元,防护区域和影响区域内基本无灾,为地方的防灾减灾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3年,市政府成立了鸡西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改变了过去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管理上的缺陷,形成省、地(市)、县(市)上下对口管理的格局,加强了对各县(市)人工增雨防雹工作的检查和指导。4月14—15日、5月18—19日,市气象局举办了两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共60余人,培训结束后还进行了考试,通过组织作业人员培训学习,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技能和相关的法律意识。从春检开始直至秋封炮这半年中,市人影办 5次到各炮点进行检查,从作业装备、作业点的环境、炮手证、弹药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作业记录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责令立即处理;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限期整改。通过检查和指导,使大家提高了对人工增雨防雹工作的认识,保证了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顺利地完成。人春以来,鸡西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旱灾,15月份的降水只有历史同期的 1/3,自然降水严重不足,给鸡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市政府在全市抗旱现场会采纳了市气象局的建议,当场决定市政府、县(市)政府投资60万元购买车载增雨火箭4部(鸡西、鸡东、密山、虎林各一部)用于人工增雨工作。6月 7日接到省降雨办明文电传后,市气象局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全市所有高炮、火箭进人临战状态。6月7日、6月13日、6月16日,全市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增雨联合作业。通过三次联合作业,全市普遍降水,最大降水为 26.4mm(三次合计),作业乡镇平均降水8.Omm,鸡西市持续两个月的旱情得到明显缓解。2003年,全市共进行增雨防雹作业39炮次,火箭作业13架次,共用炮弹1 885发、火箭弹33枚,经济效益达1 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