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优质教育的根本保证。结合机构改革精神,两年来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在教师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员增效,转变作风。在全市全面进行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对各校试行了“四定”、“四制”。“四定”即定规模、定编制、定岗位、定职责;“四制”即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以此健全管理机制,提升人员素质。二是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强化了教研、进修、电教三结合的培训模式,完善了市、县(区)、乡(校)培训网络。三是加速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以观念转变和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在教育理论建设上,围绕基础教育不同阶段的任务和特点,进行了不同层面几个循环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相继聘请了国家和省级10余位专家讲学,实地指导素质教育工作,派出近千人次到先进地区学校挂职学习或参加高层次培训,为超前思考和谋划教改实验、实际指导和操作教改实践,特别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较为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教师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培训上,引导教师向信息时代的复合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方向过渡,按照教育同经济、世界接轨的要求整合自身素质。四是突出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全市基础教育发展走向,整体规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出台了《鸡西市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以课改为核心,坚持适度超前,调整了继续教育内容、要求,重点放在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培养上。完善了校本培训机制,明确了校长责任,使学校既是教师工作的学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五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重树教师良好形象。规定了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热爱工作,忠贞不渝;爱护学生,诲人不倦;全面负责,教书育人;谦虚谨慎,诚实正直;精通业务,严谨治学;改革求新,一丝不苟;为人师表,身教重范;尊重同行,团结协作;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审美修养,审美鉴赏。实施了师德、师风“双评”制度,即每学期末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师德情况进行评估,再由学校将评估意见反馈给教师本人。对师德有问题的学校实行一标否决,对师德有问题的教师实行下岗。六是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建立现代的、科学的教师管理和专业发展机制。七是必须以科研为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和教师在科研实践中所得到的体验,对生成新的教育更有意义。围绕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这一主题,我市目前已完成了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27项。我们较早地采用了校长论坛、教师论坛的形式,来提升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为改革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