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九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着眼省情、市情开放思考,科学定位,宏观谋划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要措施。 筹备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出台了我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人事制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等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召开了全市教育行政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认真分析了在加快推进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各项任务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制约性矛盾,提升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就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规范化教学建设步伐、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障和推进全市教育协调发展等重点问题做了深入部署。为在新一年全面启动教育各项创新工程,实现各项事业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核心,加快推进区域性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拟定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对我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实施推进步骤、具体操作要求做出了科学规划。启动了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落实并积极推进了具体实验任务。二是抓非实验区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启动和现行教材的衔接工作。引导全市各类中小学校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现行教育教学改革。组织了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校长和骨干教师等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加快提升学校把握新课程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三是就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建设等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做了专项研究和推进。摸索形成了以特长教育为龙头、普职并行、初高中衔接的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实效性的校本课程体系。拟定了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方案,在高中和部分初中积极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实践,为课堂教学改革树立了导向。全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小学“四率”均超出省定标准,初中升高中 5 200人,比去年提高 8个百分点,2002年,普通高校我市报考人数为6 403人,有5 124名考生被省内外各级各类普通高校录取,较去年提升11个百分点。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为课改奠定坚实的教师基础。广泛开展了“讲师德、强素质、树形象”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推行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相继选派 300佘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家和省级新课程培训。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启动了新课程标准的通识性培训。五是进一步强化办学管理,营造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集中加大了对乱补课、乱收费和小学升初中阶段考试择优招生等违纪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共查处了42所中小学,清理违规收费16.6万元。
  加速规范化学校建设步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全省示范性高中建设创建要求和示范性初中、小学新的评估规定,广泛开展了示范性学校创建活动。拟定了《全市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建设年实施方案》,落实了各校三年的创建目标。2002年,市一中正式挂牌进入全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行列。同时,组织指导初中和小学全面开展了省、市级示范性学校创建和评估工作,迎接了全省初中和小学示范性学校评估小组对我市的评审。首批参评的十八中学、十九中学和和平小学、师范附小、东风小学、鸡西小学全都通过省级验收,成为我省首批示范性实践和小学,创建数量和质量排在了全省前列。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有效地规范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提升了理念,突显了特色,强化了管理,锻炼了队伍。较大幅度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综合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继续巩固扫盲成果,计划扫除剩余文盲60人,实际扫盲85人,超25人;青壮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7.5万人,超计划7.5万人;加强乡镇民校建设,保持省级民校2所,市级学校5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