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搞好德育工作。“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是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在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两年来,把着力点放在两个层面。
  一是德育工作机制实效性,确立新的德育观念,构建新的目标体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出台了《鸡西市中小学德育整体改革方案》、《鸡西市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等宏观指导性文件。在推进原则上,要求以人为本,体现学生主体性,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切行为都要从学生实际出生。在目标的把握上,要求体现针对性,不仅限于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思想政治素质,还包括真善美的追求与人生观、价值观及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在德育内容上,要求体现“小、近、实、序”四个字,“小”即必须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近”,即必须贴近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实际;“实”,即必须具体,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序”,即必须有科学的序列,有层次性。在推进机制上,建立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和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完善了学校教导处、年级组、团委(少先队)为主体的三级管理网络,推行了德育工作定期议事制度,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格局。
  二是突出德育工实践性,以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为着眼点,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推动学生行为内化,确实实现德育目标。我们在全市统一推行德育常规活动,逐渐形成了学校指导、学生自己组织的制度。工作中要求主题从学生中来,主意由学生出,活动由学生自己策划,让学生唱主角。在所属各小学里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星级少年评比已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和检验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一个有效形式。在各中学全面实施了学生干部竞选制度和值周班长、班任助理、校长助理制度,创设新型师生关系,使德育能够走进学生心灵,使学校的意志得到学生的认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会关爱,学会战胜挫折,学会娱乐、锻炼、社交,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功。
  同时重视创设德育情境,诱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出了“三园式”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即把学校建在“教书育人的校园,清洁美丽的花园,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乐园”。要求学校引导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绿色环保意识,根据自己的美学设想来绿化、美化校园,做到了各具特色,各具风貌。大力开展校风、班风建设,着力形成理解、信任、关爱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环境氛围。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辟了校园文化宣传站、记者站,营造崇高的校园精神。出台了《学校周围环境建设规定》,开辟和重建了青少年文化活动场馆,重视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