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优抚安置
双拥优抚安置
【双拥优抚安置】2002年,市政府、军分区联合制定了军人子女教育的优惠政策,增加列支18万元用于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金标准。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的收缴兑现率达到100%。虎林市、城子河区、滴道区、梨树区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兑现了国家和省新调的抚恤补助金。开展了建军75周年双拥月主题系列活动。召开了全市双拥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举办了全市首届双拥成果展,启动了“新兵帮老兵,百名校官助功臣”活动。全市各级干部向革命功臣献爱心、办实事804件次,市五大班子、各级部门组成慰问团140余个,安排慰问款物 12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三难”问题。全市市本级及三县(市)均被授予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采取政策安置、包干安置和依法安置、有偿转移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安置率达95%以上。2003年鸡西市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标准达到 157元,高出省规定标准17元,城镇老复员军人定补达到 223.5元,也高出省规定标准,所有补助全部兑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拥活动。通过实施“军民心连心,合力筑长城”活动,全市71个单位为基层连队购置生产、生活物品合计金额23万元。通过开展“爱心献功臣”、“双三百”结对帮扶活动,为老功臣解难题、办实事 420余件,折款78万元。通过启动“百名校官助功臣”活动,共举办科普知识培训班 4期,派专业技术指导服务21人次,启动生产项目 4个,使70余名老革命功臣的脱困能力和“造血”功能明显增强。市委书记被《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杂志社评为“2003年度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位新闻人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进报、黑龙江日报等33家媒体先后刊载了鸡西市双拥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进一步提高了鸡西市双拥工作的宣传层次和知名度。积极推进安置改革。制定出台了《鸡西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暂行办法》,明确了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偿费发放标准,自谋职业应享受的10项优惠政策。共有22人公证办理了自谋职业手续,全部领取了一次性补偿金。全市市本级安置率达98%,三县(市)达到96%。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目标,鸡东县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