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






  何井友 鸡西矿业集团杏花矿东一采区生产副区长。
  何井友发扬“四前”精神,在工作中创出了显著成就。一是技术创新学在前。他大胆提出采用沿空留巷新技术,节约材料、人工费用30多万元。二是危险时刻冲在前。2004年,在一次机组回撤安装工作中,他将悬空欲落的大石块支起,顺利完成任务。
  何井友负责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东一采区连续多年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全区原煤产量超计划完成,为全矿经济形势的好转做出重大贡献。2004年,何井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德君 鸡西市鼎信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
  他担任项目经理施工的第一个工程,鸡西市老年公寓工程,就被评为市优质工程。他所承担的10余次工程,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3 年,鸡西市投资1.6亿元,鸡西市环路工程和东山桥及小区准备工作开始,他组织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勘察设计、协调动迁单位进行前期动迁。东山桥、西园路、冷家路、文化路、培新路、东山街外加东山小区 4万米住宅同期开工,施工任务艰巨,考虑到百姓实际需要,这几项工程必须当年竣工,每天他都到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上工程全部优质高效完工。其中东山桥已申报省龙江杯工程,所有工程都获得了市领导和全体市民的好评。2004年,王德君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德山 密山市交通局局长,他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他针对密山市的实际情况,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千方百计改善制约密山经济发展落后的交通状况。任交通局长的10 年,是密山公路建设史上新建、改建公路里程最多的 10年,也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迈得最快的10年,他强化运输市场管理,不断开拓运输市场,新增营运里程4 089公里,新辟营运线路 31条,新建4处停车场,首开市郊客运线路,使1 000余名下岗职工重新端起再就业饭碗。李德山坚持分工不分心,做到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实现了文明单位、“满堂红”。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省第九届“劳动模范”、省交通系统“劳动模范标兵”、“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鸡西市“特级劳动模范”、“改革创新一等功”、“十佳杰出职工”、“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密山市第二、三、四届“十佳公仆”。2004年,李德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崔守红 鸡东县飞天纺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挡车工。
  挡车工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常年三班倒,吃不好睡不好,机台轰鸣,不少档车工因工作辛苦而要求改行,但崔守红确爱上档车工这一行。她认真学习档车技术,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勤学苦练,三个月就掌握了档车技术。出满勤、干满点,月产量都在2 000米以上,质量都在99%以上,她在总结档车经验的同时,根据自己挡车的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 1 515织机的先进操作方法,并推广全厂,每台织机台班多织 1米,增收十几元,同时又减少机、物、料的消耗,每台织机可节省 11元钱,近十几年来,全厂200台织机通过崔守红先进操作法,共为工厂增收节支近百万元。2004年,崔守红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刘善行 鸡西市庚辰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先后开发了子午风机和防爆电机等 6个品种18种规格产品,其中有二项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省科技成果奖,一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且有三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二项获得名牌产品。给企业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电机、风机及相关产业的科技发展。他的科技成果还有:YBTa隔爆型子午加速通风机,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YBLD离心机用隔爆型电动机,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 YBTa71隔爆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YBK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 YTF系列三相异步复式电动机,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省科技成果奖(2003年),省优秀新产品奖(2002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 YCD抽油机用低速电动机,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省级科学技术成果奖(2003年),获省优秀新产品奖(2003年)。
  刘善行先后有6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次荣获省市优秀论文一等奖,有三项产品获国家专利证书。2004年,刘善行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邢东辉 现任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济师。
  鸡西煤机公司有近70年历史的老企业,到上个世纪90 年代,这个企业亏损额累计达1 400多万元。2000年,组织上让邢东辉主抓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上任后,他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2003年,三年累计开发出六个系列14种新产品,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100%;其次,强化企业管理,制定经营方略。第一,他主持制定了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第二,从降低组织管理成本入手,削减了臃肿的管理机构,机关处室31个减到14个,机关干部由268人减到84人;第三,狠抓基础管理,被省列为信息化基地,质量管理通过了IS09001—2000国家质量认证,被省命名为花园式工厂。他主持制定的“坐稳东北,推进中原,开发西北”的营销策略使企业市场占有率由过去的20%上升到2003年的35%。最后,狠抓企业内部改革,调整了分配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实行干部聘用制度、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2001年实现销售额10.840 万元,比1999年增长22%。2002年实现销售额15.118万元,比2001年增长48.6%。2003年实现销售额20.480万元,是2001年的近 200%,2001年减亏为盈,2002年首次盈利500万元,2003年实现利润 1 400万元。职工收入由2001年人均收入7 000元上升到2003年人均收入1.1万元。
  邢东辉先后被授予鸡西市劳动模范,优秀企业管理者荣誉称号,并被选为鸡西市人大代表。2004 年,邢东辉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王忠奎 现任鸡西北方制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王忠奎带领的鸡西北方制钢有限公司是沈阳东方钢铁公司租凭鸡西市钢铁公司主体固定资产组建的企业,现有职工 3 900人,企业通过IS09001: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产铁35万吨、钢坯和带钢30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71 306万元,工业增加值19 334万元,销售收入60 0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4%、27.1%和55.2%,实现利税10 001万元,上缴税金5 379万元,获得全省民营企业科技进步“巨星”奖。几年来,依靠科技进步,通过不断地改造和挖潜,改造投入 3亿元,企业规模达到6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是租赁前的5倍。4年北钢公司累计上缴税金13 645万元,成为鸡西地方工业纳税第一大户,2002年纳税额在全省民营企业排名第五,2000~2003年,北钢公司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平均递增39.3%,每年拉动鸡西地方经济增长 13个百分点以上,企业每年在鸡西地区投入2.4 亿流动资金,有力地拉动了区域内煤炭、电业、运输、矿产开发、工矿配件等行业的发展,活跃了区域内的消费市场,为鸡西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企业安置了 3 372名职工就业,并吸收1 500多人就业,对鸡西市稳定做出了贡献。
  按照省、市政府要求,鸡西北钢公司制定了200万吨钢的发展规划,2003年进行了5项技改建设,新建6座白灰窑及变电设施于8月7日投入使用,总投资3 000万元新建45万吨能力的28平方米环烧机,投产1个月即实现达产达效,投资1 650万元新建一座蓄热式加热炉,使带钢产量由30万吨增加到60万吨。
  2004年 9月,王忠奎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九届劳动模范。荣获鸡西市第十七届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李亚声 现任鸡西市房产局局长。2003年,在李亚声领导下,房产管理中心规费收入达1 502万元,公积金归集3 000万元,旧小区改造投入1 600万元,分别为年计划的135%、231%和133%。2003年房产交易优惠展销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产权产籍管理各项指标再创新高;公积金管理得到了切实加强;房改廉租住房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加大旧小区改造力度,完成了四街旧小区改造任务,物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发展;依法治业稳步推进,房产业全面健康发展。全市物业、产权、动迁、房改、公积金、开放等管理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跨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李亚声相继获得了市级优秀青年企业家、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市重点工程建设特等功、市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公仆、市优秀企业家标兵、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策划实业家等荣誉称号。2004年,李亚声获得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崔波 鸡西矿业集团杏花煤矿西二采区133采煤队队长。
  崔波为人憨厚诚恳,工作踏实认真。他带领的 133采煤队,以敢打硬仗,善于创新技术的团队精神著名,每一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崔波善于管理,精打细算。133采煤队4次搬家,各种零部件、坑木、连接板都达到 90%的回收率,为杏花矿节约资金30余万元。凭着实干、敬业、务实的精神,崔波带出了一支能战斗的采煤队。
  2004年,崔波评为黑龙江省第九届劳动模范。



  朱卫东 现任鸡西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专案一大队大队长。
  2002年以来,专案一大队在支队全年责任目标考评中连续3年名列第一名。3年来,他和全队同志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00余起,打击处理各种刑事犯罪分子160余人,抓获各类逃犯20余人,缴获各类枪支20余支,缴获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50余万元,尤其是打掉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关明旭、张晓东黑社会犯罪集团,鸡西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领导交办的 “92.8.31”赵勤海杀人案、“95.10.30”郝猛杀人案、“2004.5.27”大连办事处百万货物被盗案、“2004.7.27”周金辉系列蒙面持枪抢劫、盗窃案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大要案件,为打击犯罪,维护鸡西社会治安稳定,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2004年,朱卫东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九届劳动模范。



  辛乐贤 现任鸡东乐贤焦化有限公司总工程师。2001年 8月,租赁经营濒临倒闭的鸡东工业最大的企业永安焦化厂。2003年12月,辛乐贤正式收购破产企业永安焦化厂。
  2002年12月,他投资7 000万元,新建30万吨焦炉和120万吨重介选煤厂一座,形成年产焦炭50万吨、焦油7.5万吨、炭黑3 000吨的生产能力。“华飞”牌焦炭、“科霞”牌炭黑均被评为省优质产品。2001年 8月至2004年 6月末,公司累计实现现产值65 52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3 516 万元,上缴税金8 025万元,连续两年鸡东县排名第一,鸡西市排名第二。
  几年来,辛乐贤坚持“来源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办企业精神,据不完全统计,乐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县文教、卫生、交通、边防建设等诸多方面捐资已超过 300万元,2004年,辛乐贤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九届劳动模范。



  薛永彬 现任黑龙江省退伍军人鸡西精神病医院院长。
  薛永彬任院长9年,他以一个退伍军人的品格和作风,对医院全面实施 “军事化”管理,民政部董华中局长来院视察时说:“这个特种医院管理到如此程度全国不多”;省委副秘书长曹志彬来院检查时说:“这个精神病医院能管理的井井有条实属不易,这个院长一定是军人出身”;省民政厅厅长沈玉成称赞说:“该院的管理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创业的典范”。
  1、注重行风建设,力塑医院品牌形象。他结合医院实际,先后推出了医德医风“八个一”、“六要”、“五公开”、“八不准”、“五必须”系列加强行风建设的规定,并在医院醒目的位置悬挂“来办事不满意者请到院长室”的承诺,自觉接受监督。并在鸡西卫生系统第一个向社会发出了“文明服务,低价收费,合理用药不用假药和过期药”的承诺,有效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医院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先后收到感谢信50多封,锦旗15面。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医院医疗管理。 为规范行业行为,医院先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91项533条,率先在全省民政系统医疗单位开展了模拟家庭护理模式,对患者实行 24小时全方位监护。薛永彬还先后筹措资金30万元购置了脑电仪、 B超仪、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大大提高了医院医疗水平,使床位利用率达95%以上,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5%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同步增长。
  3、改变医院落后面貌。为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薛永彬多次跑省进京,先后争取资金850余万元,新建了现代化的 2 72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改造了原医院主楼,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基建工程资金共节省近10多万元。为了补充医院经费不足,改善医患伙食,让大家吃上绿色食品,薛永彬带领大家开发第三产业,现已建成了 4 0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现已存栏珍禽2 600余只,家禽3 000余只,种猪、育肥猪20头,仔猪20头,肉兔百余只,年均创收5万多元。
  4、九年的除夕夜薛永彬都是伴着医患人员一起度过的。 医院基础建设的几百万元资金的使用,薛永彬坚持做到集体讨论、专款专用。还将医院财务、医疗费用、药品价格、患者伙食费用等定期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4年 9月,薛永彬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九届劳动模范。



  毕明珠 现任密山市太平乡青松村党支部书记。
  毕明珠率先在该村实行了“增、联、创”活动。全村59名党员,有帮带能力的32名同志,实行了“一带十”活动,使全村666户农户全部由党员进行了帮带,该村原贫困户全部脱贫。
  过去青松村比较贫穷落后,社会风气不好,赌博、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鉴于这种情况,毕书记上任后多方征求意见,多次召开党员大会进行研究,成立了各种活动小组,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村里投资上了有线电视,综合活动室等。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他带领支部和全体党员走家进户,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支持村办企业和私有企业,特别是在组建青山股份制联合体中,可拉动全村经济增长 350多万元。毕明珠身兼青海贸易货栈致富指导员,使该货栈吸纳剩余劳力 100余名。目前,全村形成了养种加商贸一体化的产业格局。人均收入已达到 3 300元。积极组织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使农民增产增收,共发展果树800多亩,发展棚室1 000多平方米,种植香西瓜200多亩,现人均饲绵山羊1只,户均黄牛 1头。2004年,毕明珠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九届劳动模范。



  马春和 鸡冠区红星乡红星村农民技术员。
  马春和的果树栽培筛选技术远近闻名,他经营的果品产量、质量逐年提高,经济收入也逐年上升,是红星乡名副其实的果村种植示范户。马春和致富不忘乡亲们,对乡亲们遇到的技术难题,有求必应,积极热心、无偿地提供咨询服务。他还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向果农传授栽培管理技术,推广优良品种,为红星乡的果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马春和荣获黑龙江省第九届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