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区
鸡冠区
鸡冠区
区委书记 王广跃
区委副书记 冯立宏 李廷海 朱宝志
顾 悦
区人大主任 吕 波
区人大副主任 雷雨芹 薛桂华 王锡义
黄殿龙
区 长 冯立宏
副区长 杨庆玉 朱效力 贾召富 王凤义
张雪竹 伺风义
区政协主席 韩桂兰
区政协副主席 王抒音 杨柳先 王宏伟
张硕明
区纪检委书记 顾 悦
【概况】 鸡冠区位于鸡冠山西麓,穆棱河南岸,东与鸡东县鸡东镇相邻,南与西分别与恒山区红旗、柳毛乡相接,西北与滴道区滴道河乡为邻,东北依穆棱河与城子河区相望。区域面积144.2平方公里,人口 35万。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红星、西郊两乡和红军路、东风、向阳、南山、西山、西鸡西、立新等七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各类企业300余户(包括市下放的30余户地方工业和个体私营业户), 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开采加工为主体、机械加工、化工原料、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门类齐全、多元发展的经济格局。
鸡冠区的商贸服务业繁荣活跃,是鸡西市重要的贸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全区较大规模的7个商场经过实行股份制民营,商品摆布、营销更加灵活多样;有140个商服企业实行民有民营,使鸡冠冠区商服网点增加到1.2万多个; 各类中、小型批发市场增加到43个,仅批发一条街市场营销批发点就增加到29个。南园街早市、红军路菜市场,已成为区域内市民购买蔬菜,副食品的最佳选购场所。
鸡冠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区域内主要街边、背街巷边以及乡道全面进行了维修、改造;街旁的人行道,又新建了一些整洁一新的新式道板;自来水网遍布城乡;市区内集中供热和煤气管网基本普及到千家万户;住宅开发和小区建设又有了新发展;宏伟整洁,健身器材齐备的文化休闲广场正成为市民晨练、休闲的最好去处。
2004年,鸡冠区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全区社会总产值完成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0%;工业产值完成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增加值完成1.8亿元,比上年增长7%;农业产值完成 1.27亿元,比上年增长 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3 336元,同比增长10.5%;城镇人均纯收入达到6 688元。
【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2004年,区政府充分发挥城郊农业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一是全面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农业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将96万元直补资金全部发放到两乡农民手中,实现全省首发、首结目标,有力促进了全区农业的大发展。二是畜牧业发展迅猛。全年共发放畜牧业贷款 1 000万元,扶持养殖大户350户,新建奶牛、养羊小区2个,奶牛存栏达960头,肉牛存栏达9 000头,均比上年翻了一番。三是绿色食品开发取得新进展。2004年,西郊乡蔬菜基地和红星乡玉米基地,通过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基地面积共达16 000亩。对俄出口蔬菜1 000万公斤,对韩出口青玉米500万棒,农业出口创汇 2 200万元。红星乡的“金叶”牌大煎瓶,“金玉”牌小杂粮和“金红”牌123 小苹果已申请绿色品牌,西郊乡无公害蔬菜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实施农业设施示范场,全区绿色食品产量、产值均比上年增长 15%,产业化发展格局更加清晰。四是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区属两乡共向国内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4 600人。实现劳务收入2 700万元。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和上项日工作成效显著。区政府抓住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机遇,新建、续建项目18个。其中,工业项目10个,农业项目 4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项目4个。10个大项目中已投入生产的12个,占项目总数的66.7%。其中,广联机床有限公司的数控机床项目总投资2 000万元,己试生产,预计达效后可实现税金200万元;新北方食品有限公司新上项目已累计中投资1 600万元,目前速冻食品和冷饮食品已投入试生产。与此同时,不断扩大对外联系渠道,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先后组团到沈阳、大连、北京、东莞、香港、俄罗斯等地进行招商考察。2004年,鸡冠区共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8亿元,为年计划的104%。
【企业改革】 企业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原有改制企业53户,2004年共吸引域内外民营企业投资4 000余万元参与企业改制,现已有28户企业完成改制任务,占总数的53%。在企业改制工作中,区政府一方面对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筹资300万元回购了4户企业金融债权;筹资388万元,为11户企业集中处理了不良贷款,卸掉了金融债务9 350万元;有15户工业企业实行了产权整体出售改制, 拍卖收入2 067万元,区财政设立了企业改制专户,实行专款专用。鸡冠区企业改制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国有产权制度改革鸡东现场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2004年10月,区政府完成了市第二批下放到鸡冠区34户企业的人员清理、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等接收工作,年底已有 25户企业5 500名职工完成了转制并轨工作,有2 200名下岗困难职工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线,为930名职工交纳和补缴了养老保险,为1 500 名职工偿还了陈欠工资;有4 000多名职工得到了重新安置,占下放企业职工的30%,保证了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长势强劲。区政府全面启动鸡冠区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基地,已有4户企业进人基地发展,其中台湾藏宝圣国际有限公司以3 600万元的价格收购邮政分捡中心,将投入6 000万元进行金针菇生产;珍宝岛药业有限公司以1 450万元的价格收购兆峰陶瓷厂,已投入500万元进行了厂区建设,预计2005年 10月可投入生产,重点开发北药产品。全区个体私营业户达到12 00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 620户, 为年计划的108%,新发展私营企业32户,为年计划的107%,新发展私营科技企业11户,个体工商税收实现1.01亿元,占全区财政工商税收的84%,比上年增长19.1%。鸡冠区连续5年荣获“市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称号。
【财政】 财政收入稳中有升。2004年,区政府紧紧围绕保工资、保稳定、求发展这条主线,克服了税源萎缩,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等诸多困难,实现了预算平衡。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2亿元,比上年增收1 689万元, 同比增长16%。 政府采购预算支出 958万元, 实际支出808万元,节约资金150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5.7%。2004年.调资和补发工资近600万元,保证了全区工资的按时发放和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加大跑省进京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500万元,加快了全区经济建设步伐。
【各项事业】 以社区建设为重点,社会各业实现整体推进。社区工作注重“六项”职能建设,38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楼道文化”和社区“爱心超市”工程活动, 200名社区治安员竞聘上岗,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初步形成,鸡冠区荣获“省级先进社区先进区”荣誉称号。民政工作以城市低保为重点,月发放低保金 133.3万元,社会发放率达到100%。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全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1万人,全区安置就业3 500人,比上年增长8%,获得了“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煤矿安全工作集中开展了“八个专项整治”,重点对“一通三防”进行监察,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巩固。教育工作加大了基本建设力度,投入资金360万元,新建了24中、27中教学楼;对鸡西小学广场进行了改造,为 18中学购置了电化教学设备,有力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鸡冠区荣获“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文化体育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集中举办了“庆三节”秧歌汇演, 彩灯展览等系列文化活动, 成功地举办了鸡冠地区体育运动会,极大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全区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 计生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9%,出生率控制在5‰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区”、 “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社会治安工作以维护政治安定和治安稳定为主线,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1 460起,查处治安案件3 100起,破获各类经济案件19起,挽回经济损失250万元,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的稳定。按照《鸡西市乡镇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全区两乡的机构改革于去年12月底全部完成了人员分流和定编定岗工作。此外,司法、人事、物价、环保、医疗卫生、信访和环卫等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2004年是鸡冠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为了加快鸡冠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步伐,区政府认真总结了2004年工作经验和教训,决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力实施大户拉动战略,壮大民营企业规模,抓好园区经济建设,不断扩大税源,力争区级财政收入增长 16%,坚决实现鸡冠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