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道区
滴道区
滴道区
区委书记 金思荣(2004年9月免职)
李树海(2004年9月任职)
副书记 赵忠孝 朱晶莹 孙学成 许连发
郑柏华
区 长 赵忠孝
副区长 朱晶莹 邵长凤 李继铭 张德金
张 巍
人大主任 孙和平
副主任 王振明 陈凯民 张 萍
政协主席 薄启云
副主席 唐振有 王培香 丁淑梅 左贤斌 【概况】 滴道区距市区10公里,总面积614平方公里,辖区内总人口12.3万。其中农业人口3.4万,耕地面积74 000亩;城镇人口8.9万人。辖区内有两个乡(滴道河乡、兰岭乡),19个行政村,116个自然屯,4个街道办事处,19个社区。辖区内有丰富的煤炭、硅线石。石墨等矿产资源,其中区域内原煤储量达2.4亿吨。 多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了原煤、主焦精煤、工业硅、石墨、保温管材、塑料型材、纸板、木地板等100余种地方工业产品。 区域内有滴道盛和公司、矸石电厂、滴道洗煤厂、金龙镙旋管厂、 天龙球墨铸管厂等省市直企业, 有三个直属公司, 六家选煤厂(东明公司、万隆洗煤厂、沃德选煤厂、林源煤炭公司、利丰选煤厂和滴道河选煤厂)。农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 形成了“西牛东菜”产业格局。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以201国道为依托的旅游餐饮开发带。区内交通便利, 林密铁路、鹤大公路、方虎公路横贯东西, 201国道贯穿南北。区内通讯发达,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区。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 553万元,同比增长 14.9%;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1 424万元,同比增长17.9%;财政总收入达到3 638.8万元,同比增长 42.8%,净增1 090万元,创历史新高。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4年,滴道区加快了农业调整步伐。增加了以绿色蔬菜为重点的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面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落实订单 3 500亩,粮经饲比例调整到5:4:1。扩大了以黄牛、奶牛为主的畜牧业饲养规模,黄牛饲养量达到 3.5万头,奶牛达到600头,养猪4.5万头, 养羊1.2万只,养鸡30万只。 种养业产值比例调整到5:5;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18 600万元,同比增长40%,是建区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按照巩固基础产业,大力发展替代产业的方向,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煤矿安全治理整顿,全区矿井总数达到53对,其中45对通过省级验收,矿井安全装备投入大幅度提高,原煤年生产能力稳定在70万吨以上;巩固壮大煤炭发运和洗选加工产业,全区煤炭发运站台发展到 26个,洗选加工企业发展到6户;加快发展工业硅、管材、 防爆电器等非煤产业,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非煤企业发展到 31户,替代产业比重进一步加大。
【三产及外向型经济】 2004年,滴道区以对俄贸易为重点,完善了宏滴果菜营销公司的经营机制,全年对俄出口果菜5 000吨,贸易额达500万元;以中转贸易为重点,扩大工业硅出口量,全年出口工业硅6 000吨,创汇613万美元;以劳动力转移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全年输出劳动力4 555人,创收达3 458.5万元;以为百姓服务,树城市品牌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了区域内商服网点及各类市场,有力地拉动了全区经济发展。
【各项改革全面展开】 2004年,滴道区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对泰达铸造厂等5户企业进行了整企出售,成功地完成了13户企业的资产低价回购和726名职工的并轨工作,国企改制成功面达到30%以上,国有资产盘活率达到85%以上;深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一免两补”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农民人均直接受益 210元;积极开展两乡机构改革,精简机关编制28人;学校“一费制”全面实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成功接收了滴道矿企业办社会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发[2000]11号文件,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2000]33号文件以及国家财政部财企[2004]58号文件精神,2004年9月6日,滴道矿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地方管理工作正式交接。共接收人员423人,机构76个,矿区居民住户22 946户,居民91 785人。此外,滴道矿多经公司的4个小煤矿一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民营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 引进到位资金 8 010万元,新上利丰选煤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盘活启动了区矿选煤厂、灯泡厂等企业,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区民营企业发展到135家,其中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 72家,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11家,财政贡献率达到95%以上。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全年筹集资金 1 600万元,实施了矿区水网改造、中心路路面维修、镇内公厕翻建、镇内“四堆八乱”整治、检察院综合楼建设等11项工程,是历年来投资最多、质量最好、力度最大、群众最满意的一年;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域内外开发商品楼45 000平方米,实现税金 300余万元;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力度,一期治理工程如期完成,二期治理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04年,滴道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112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 986元;实现了财政供养人员全额开支。2004年,滴道区以实现“两个确保”为目标,加大职工养老统筹力度,全年为 546名企业职工办理了养老统筹,在岗职工养老统筹率达86%;全力推进低保扩面工作,已有1 350名城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全年发放低保金933万元,低保覆盖面达19%。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04年,滴道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中考、高考升学率居市郊区前列;加大文化场所监管力度,净化了全区文化市场;加强医疗卫生市场整顿力度,医疗条件及医疗水平显著提高;计生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指标;继续开展“四五”普法工作, 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 有力推进了依法行政进程;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处理各种信访案件202批(次),办结率达到93%;加大以煤炭行业为重点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一年来,未发生3人以上重特大瓦斯事故; 地面安全及消防、森防、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事故发生率低于往年;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5.3%,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秦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