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坚持把重点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实行整体推进,使全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鸡西市是全省唯一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先进组织员办公室”的市(地)级组织员办;省委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召开了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市委组织部获得“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鸡西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认真做好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工作经验,在全省干部监督和党建工作会议上发言。
结合实际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一是加强宏观调控,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发展党员宏观调控工作的意见》,结合实际,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编制下达了全市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并积极落实了发展党员定期检查、预审把关、公示和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保证了发展党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2004 年,全市发展新党员3 200名,其中生产一线的占80%,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35岁及以下的占80%,妇女占32%。全面实行了新党员集中培训制度,把新党员集中培训情况作为新党员转正的重要条件之一,共培训新党员近 4 000名。二是实行专题推进,突出抓了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在省委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精心组织、规范运作,在私营企业主的先进分子中发展了 7名党员。三是突出薄弱环节,做好在高知识群体和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中发展党员工作。把鸡西大学、煤矿机械厂等高校和大企业,作为发展党员工作联系点,采取党员领导干部“一帮一”等形式, 抓好在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 拔尖人才和高级职称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一年来,全市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 322名,在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中发展党员96名,分别占全市发展党员总数的10%和3%。
进一步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一是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规范了流动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停产关闭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党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党员、 待就业复员退伍军人(自主择业转业干部) 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企业离退休职工党员、出国出境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中的党员等特殊类型党员的管理。针对鸡西市国有企业要全部退出“纯国有”,将有更多的党员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和街道社区的实际,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行了党员组织关系回执制度,设计并启用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在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增加了“接收党员组织关系回执”和党员“月交纳党费额”两项内容,同时配套地建立了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制度,以此保证了党员及时转接组织关系。二是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学习教育、民主评议、组织处理和检查验收等四个阶段。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认真地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全市在民主评议党员过程中,共评议出不合格党员851名,其中组织处置698名,党纪处分153名。
做好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一是整瘫治散。夯实基础。对全市 631个发挥作用比较差的基层党组织分别采取教育提高、班子调整和组织撤并等措施,加大了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同时,围绕解决全市停产、关闭、破产和改制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抽调人员组成专题推进组,实行跟踪指导和推进,做到企业改制工作进行一户,党组织调整、 设置和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跟进一户, 有效地解决了部分改制企业党组织设置、党务工作者配备、党员教育管理等问题。二是搞好集中培训,培养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骨干。全省先进性教育骨干培训班结束后,集中利用三天时间,举办了全市先进性教育骨干暨组织员培训班,各县(市、区)委组织部组织员办主任,市直各党委组织员70多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三是深入调查,摸清底数。 制定了调研方案,抽调10名同志, 并在市统计局配合下。 组成5个调查组,采取问卷调查、分组座谈、解剖典型等形式,在全市抽取 1 000名机关干部党员、农民觉员、城市在岗职工党员、 大学生党员、 新的社会阶层党员和 300名城市在岗职工群众、农民群众、在校非党员夫学生作为调查的主体,对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性、对党组织的看法等方面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统一组织填写了《全市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查表》、 《特殊类型党员情况调查表》, 分别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先后召开20多个不同层次党员和群众参加的座谈会,深入了解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状况和党员群众对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强化措施,重点突破。把恒山区作为联系点,与该区抽调的30多名党员干部一道想办法、定措施,采取“三查五访两问” (即查档案、查户籍、查原单位记录,访子女、访亲友、访同事、访朋友、访打工点,问流向、问思想)的形式,逐个调查了解党员的去向、联系方式和思想状况。 五是交叉互检,边检边改。制定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准备工作检查验收方案》,将准备工作任务细化为“九查二十七看”,并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和群众走访等方式进行重点检查验收。为增强检查验收工作的实效性,组成 9个检查组,利用10多天的时间,以交叉互检的方式,对全市70个基层党组织集中进行了检查验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切实做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一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制定下发了《鸡西市党员电化教育科技示范县、乡、村创建活动方案》、《鸡西市创建党员电化教育科技示范县、乡、村工作意见》、《电教工作人员守则》、《电教经费管理制度》、《电教播放收看制度》、《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教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抽查,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半年检查一次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全市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市委组织部每年都专门召开一次部长办公会议听取和研究电教工作,帮助解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落实、设备购置等实际问题,并把电教经费列入党费预算,保证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资金来源。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更新设备,改善工作环境,先后装修了近70平方米电视演播厅和制作机房,购置了1/2、3/4型和贝它编采系统,配置了特技机、字幕机、影碟机、组合音响、录放机等电教设备。协调资金14万元,新购置了数码编采设备及照相器材,重新装修了演播厅和办公室,进一步改善了工作条件。筹集资金20多万元, 把462个村级播放点的电教设备全部更新为VCD影碟机。据统计,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党员电教资金累计达1 500多万元,虎林市委组织部、密山市委组织部、鸡东县委组织部分别投资20余万元添置了数码编条设备并装修了标准的演播室、工作间,配齐配强了编采制作人员,实现县级电教机构100%。二是活化载体,发挥作用。电教科技示范工程与科普活动相结合。根据各县(市)、区的实际和农民的需要,精选了 《伟大的实践》、《来自亿元村的报告》、 《用生命搏击贫困》、《小康什么样》、《十六大报告辅导》 等政论片的同时, 还选择了《绵羊山羊的养殖技术》、《养牛技术》、《奶牛的饲养》、《水稻三大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大棚黄瓜》等100多部农业科技培训,播放各类实用技术如多场次;电教科技示范工程与领航工程活动相结合。通过建立领航电教示范点,使科技示范户与领航户相结合,加快了致富速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借助鸡西市农业科技知识信息网这一平台,搭建了自己设计的鸡西农村党员电教信息网,网页设计了农技知识、农民致富信息、科技库等六大门类,网页开通以来,共收到农民反馈信息 100余条;电教科技示范工程与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相结合。在县(市)、区建立了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园区,在乡镇建立了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在行政村建立起党员电教科技示范户,进而完善了市、县(市) 区、乡、村电教网络,扩大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