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公安边防支队

市公安边防支队

市公安边防支队



  【概况】 鸡西市公安边防支队担负着边境地区的治安管理、户籍管理、安全保卫和对敌斗争,掌握边境地区的敌情和社情,处置涉外事件,侦办“三类六种”案件,打击潜入潜出的敌人和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宣传边境政策法规,做好一线边民的作业生产管理,严格盘查进出边境管理区人员和车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边防保卫任务。2004年,鸡西边防支队在黑龙江边防总队和鸡西市委、市政府、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各项公安边防保卫任务,部队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支队党委以打造“能力型、务实型、服务型、公正型”的“四型”领导班子为核心,重点加强了大队和所站两级党委(支部)建设,部队内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一年来,边防部队有 8名同志晋升为副团职干部,77名同志参加边防总队初级职务培训班,2人荣立个人二等功,26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298名同志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有2个边防派出所被评为国家一级派出所,8个边防派出所被评为二级派出所,9个边防派出所被评为三级派出所,边防支队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三无”先进单位。
  【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 全面加强边境防控体系建设,构建所站联勤、警民联勤、军警联合、水路齐管的边境管理体系,确保边境生产秩序平稳。2004 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831场次,受教育人员42 945 人次,使一线边民受教育面达到 100%。全年各边防派出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73起,捕获人犯251 名,发现受理治安案件1 516起,抓获“法轮功”等邪教顽固分子17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维护了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特别是边防支队在打击朝鲜人非法入境和国内朝鲜族人偷渡俄、韩两国的活动中,积极发挥边防职能作用,抽调精干警力组织开展打击行动,抓获朝鲜非法入境人员15名,破获偷越国(边) 境案1起,打击了边境地区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国家声誉和形象。在开展打击北朝鲜人非法入境活动中,边防支队被黑龙江省公安厅评为先进集体。
  【党风廉政建设】 支队各级党委和纪检监督部门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纪检监督工作,以创新的精神研究纪检监督工作,以务实的作风推进纪检监督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全支队共聘请了184名特邀监督员, 重新设置了72部纪检监督举报电话和72个举报信箱,并按照“二十公”提出的“下大力气解决公安队伍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要求, 对基层单位拖欠帐问题和影响部队形象的 “冷、横、硬、推”问题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围绕部队“两风”建设开展了“四承诺”、“三树立”、“两禁止”活动,进一步在群众中树立了边防部队的良好形象,全年全部队未发生违法犯罪案件,群众来信来访数量也有所下降。
  【教育宣传文化】 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同时,支队党委紧紧围绕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二十公”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主题,重点开展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为主线的“双让”主题教育,提高了边防官兵扎根边疆、献身国防的奉献意识。加强了宣传报道工作,有力地弘扬了部队内外先进典型事例,全年共在各类新闻媒体刊发稿件511篇,其中中央级186篇,省级139篇,地市级186 篇,宣传报道工作连续六年获得全省第一名。在开展双拥共建工作,边防支队有18个单位分别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和先进集体标兵,45人被评为共建先进个人和标兵。
  【后勤保障】 2004年,边防支队后勤工作以“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广开财源、强本固基,典型引路、深化管理,服务基层、抓好落实”为指针,以“一切面向基层,一切服务基层”为工作方向,不断增强保障能力,全年向基层倾斜资金80余万元,为基层单位配发了电脑,更新了训练器材,新建了虎头边防工作站,成立了支队轮训队,改造了部分基层单位营房设施,美化了营区内外环境。制定了《支队机关采购管理实施办法》、《支队机关财务管理暂行规定》、《机关易超支经费管理使用规定》、《公用物资管理使用规定》等规章制度。为部队后勤正规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正规化管理】 边防支队以开展条令学习为契机,不断加强部队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有力推动了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中,边防官兵以严格的纪兵以严格的纪律、过硬的素质、良好的形象、 机敏果断的行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公安局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为进一步提高官兵素质,锻造过硬队伍,树立一流形象,边防支队又在全部队范围内开展了大练兵活动,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28次,对全支队官兵进行了岗位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边防官兵的综合素质,展示了边防部队新形象。在全市公安局机关大比武中,边防支队官兵参加的分列式, 射击、体育和技能等多项比赛中名列前茅, 支队被市公安局荣记集体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