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总工会

群众团体

市总工会

市总工会



  【概况】 2004年,市总工会为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功立业,认真实施“三大工程”活动(新世纪主人翁行动工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职工素质工程),为把省总工会实施“三大工程”活动的部署落到实处,市总工会制定下发了活动方案,并结合全市实际确定了开展“五个一” (学一门新技术、提一条新建议、改革一项新工艺、破一项新记录、创一项新成果)竞赛活动,召开500多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对活动做了精心安排,并向全市职工发出了倡议,市委副书记韩义德到会讲话, 使活动开局声势大,影响好,发展顺利。3月份,全会组织了五个检查推进组,深入到46户重点企业单位进行检查指导。5月 27日召开了大唐鸡西发电有限公司“三大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了 6个单位的经验,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副市长崔德文到会讲话,这项活动又重新进行了安排部署,促使此项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在实施“三大工程”中,不断充实活动内容,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市总工会结合实际,开展 “振兴基地,建设家乡,提高素质,争做贡献主题宣传年”活动,具体开展6项活动:举办一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报告会,召开一次各界人士“振兴基地、争做贡献”座谈会,组织一次庆“五一”、颂家乡歌咏大会,开展一次全市职工庆“七一”、颂家乡电视演讲比赛,举办一次全市职工安康杯乒乓球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三大工程”有声有色、热火朝天的深入发展。鸡西矿业集团建设工程公司五工区 6队职工,在去年创出小恒山下料斜井月进尺206 米的全国最新水平,在山东梁宝寺煤矿项目施工中创出立井月单进 202米的全国最高记录的基础上,今年4月又在滴道矿五采区施工时,创出全岩下山220米的全国行业最新纪录,这三项纪录均被收入《中国企业新纪录》中;密山市公路管理站职工自己发明创造,研制出一台除雪机,造价 1.5万元(国外进口一台需几十万元),这台机器性能先进,价格低廉,填补了黑龙江省空白,引起省委宋法棠书记高度重视,派省科委和省总工会联合考察论证,打算批量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各级工会共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练兵比武活动1 872次,参加职工达523 700多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21 463条,实现经济技术创新成果1 052项,实现革新工艺523项,创造发明先进的工作法、操作法、管理法95项;生产破纪录创水平317次,其中破省级纪录25次,破国家级记录13次,累计创经济效益18 750万元。
  同时,市总工会还按照省总招商引资工作的部署,在全市职工中开展了“大招商多引资”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共完成招商引资额16 300万元。其中,市总工会引进的哈尔滨“三连升”鞋业,在鸡投资500万元,超额完成市委下达的200万元的引资任务,同时安排下岗职工100多人。 【职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004年,市总工会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为了进一步调动职工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做贡献,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市总工会在全市职工中开展了“振兴基地、建设家乡、提高素质,争做贡献主题宣传年”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使广大职工正确对待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美好家园做贡献。在全市职工中举办了振兴老工业基地专题报告会。聘请讲师团教授做了专题报告,并在职工中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大讨论。结合上级有关精神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层层开展讨论,不但要振奋精神,还要务实求真,通过大讨论,凝聚力量,焕发精神,增强斗志,展示财富,真正发挥全市工人阶级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主力军作用。除此,还在职工中开展向许振超和李斌同志学习活动。各基层工会组织采取召开座谈会、报告会、演讲等形式,把许振超和李斌同志先进事迹宣传到职工中,引导全市职工以他们为榜样,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在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中,及时总结经验,培养典型,用典型引路。上半年,经过严格考核,层层筛选,总结推荐市农机总站参加全国总工会开展的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评比表彰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全国总工会等 9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大力普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知识,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鸡西发电厂、鸡西煤机厂等单位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与组织职工开展岗位培训、练兵比武、劳动竞赛、读书自学等活动相结合,并组织职工参加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知识竞赛活动。同时注意培养典型,上半年,鸡西发电厂被推荐为省总工会组织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先进集体,卢伟被推荐为先进个人。
  充分利用有利时机重点开展模范人物宣传。“五一”前夕,市总对全市模范人物、先进集体进行了集中宣传。在省工人报出专版五期,重点宣传今年当选“五一”奖状、奖章获得者。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劳模风采录》,在《鸡西日报》开辟专栏《主人翁赞》,在文艺栏目中推出“五一”特别节目《全市职工庆“五一”颂家乡歌咏大会》实况录相。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前夕,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振奋精神,举办了全市职工庆“五一”颂家乡歌咏大会。经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有11个单位参加了演出。这次歌咏大会整场演出质量、水平、层次较高,难度大,深受观众的欢迎。在这次活动的影响下,市卫生局等单位也举办了文艺演出、大合唱等不同形式的文艺活动。职工文体活动是振奋精神、强身健体、奋发向上的运动。上半年,共参与指导了市房产局、鸡西电业局、鸡西发电厂等单位职工篮球、乒乓球及各类运动会。
  【工会组织建设】 2004年,市总工会按照全总和省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思路,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大力推进新建企业和乡镇、社区工会和行业工会组建工作,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建立了主席包片、部长包点的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联系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全会抓建会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工会组建工作的发展。到目前,基层工会委员会已达1 675个,发展会员252 15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净增 290个和17 000人。二是积极动员和组织农民工加人工会组织。农民工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是各级工会组织当前面临的一项新的战略任务。因此,市总今年在抓建会的同时,抓了农民工人会工作,下发了《关于组织农民工等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的意见》,采取不同方式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现在全市有农民工21 000人,入会率达9 500人,入会率45%。三是巩固建会成果,跟进工会工作。新建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非公企业,针对这一情况,市总对这些新建工会提出阶段性要求,首先要把适应企业实情、深受业主欢迎、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双爱双评”开展起来,然后不断深化和规范。抓好民主管理、积极维权等工作,从而保证新建工会生命力和活力,收到了好的效果。滴道区造纸厂(私营企业)定期召开职工大会,向工人通报企业生产状况,征求职工合理化建议。今年该厂采取了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改革了一项生产工艺,节约40万元。老板尝到了甜头,表示一定要增强民主意识,依靠职工办好自己的企业。城子河社区工会积极发挥作用。如晨光社区所辖“三五一厂”路段桥梁破坏严重,曾造成上下班工人摔伤事件。社区工会根据职工反映的情况,组织社区员工20多人,修复损坏的桥,平整路段,又在道路两边修剪了形状各异的树雕。环境美了,道路通畅了,保证了人身安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赞誉。中央电视台在《央视论坛》节目做了专题报道,社区工会干部还在电视上露了面、讲了话,使广大社区工会干部受到很大振动和鼓舞。
  【扶贫解困送温暖】 2004年,市总工会深入开展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和送温暖活动,积极为困难职工办实事,第二轮城市“一帮一”工程启动快、态势好。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第二轮“一帮一”工作。省委、省政府动员大会后,鸡西市立即召开了总结动员大会,全面启动第二轮“一帮一”工程。目前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市“一帮一”办公室重点采取了“四帮扶、四结合、四为主”的工作思路 (即思想帮扶,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以提高困难职工自强自立意识为主;资金帮扶,“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提高造血功能为主,项目帮扶,帮钱帮物与选上项目相结合,以扶贫项目开发为主;科技帮扶,治穷与治愚相结合,以提高职工择业技能和科技水平为主), 有的放矢地加大项目帮扶力度。截止2004年11月止,全市确定项目100% ,实施启动67.5%,脱贫率26.7%。开发项目3 377个(种植234个、养殖832 个、商服1 084个、加工310个、运输312个、其它项目605个),安置就业4 338人(集体项目1 061个,个体项目2 182人,其它渠道1 095人),助学130 名。
  1、建立送温暖工作常效机制,全力实施“援助行动工程”。一是搭建就业平台。 2004年市总工会建立了麻山下岗职工菌种繁育基地、大同林场平贝种植基地和鸡西三联升鞋城就业基地三大就业平台。目前菌种繁育基地已生产菌种 1 000余公斤,出商品菌 5 000公斤,纯收入3.8万元,平贝已种植4.5亩,三个项目共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330多人。 二是在市总工会去年帮扶中心建立后,今年三县(市)、二区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鸡冠区帮扶中心加强与社区工会联络,建立起与企业工会和社区工会互动的救助体系,在鸡冠区内困难职工相对集中的四街小区工会成立了“爱心超市”,把捐赠的 1 231件衣物等生活用品清洗、熨烫、消毒、估价后,挂上标签摆放到“爱心超市”,需要救助的困难职工可以在鸡冠区工会和社区工会开据救助凭证,到“爱心超市”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一年来,市、县(市)区两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共筹措救助资金 60万元,募捐衣物等生活用品18 702件,已经接待困难职工求职1 869人(次),举办岗位技能培训班 197次,共培训下岗职工2 456人,介绍上岗1 076人,发放救助款59 070元,发放衣物1 263件,发放粮油7 120斤。已经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救助网络。三是实施典型引路。为了推广下岗职工创业经验,激发更多的下岗职工自我创业意识,走上创业道路,上半年市总工会选树了周广礼、黄忠久等“鸡西市十大创业模范”,通过《鸡西日报》、鸡西电视台等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 并录制光盘, 组织职工观看,为激发职工自强自立、自谋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四是坚持“两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2004年“两节”期间市总工会购买近200吨面、20吨猪肉及时发放到困难职工家中,使近万名职工得到了救济。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积极建立多层次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为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挥作用。2004年,市总在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基础上,着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按照省总工会“夯实基础,摸索经验,稳固推进,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在去年30户试点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又确定和扩大了100户试点企业。主要做法是:1、在工会基础好、经营者开明、生产经营稳定、经济效益比较好的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强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结合国企改革、改制,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向改制企业拓展,力求改一家就签订一份工资集体合同。3、结合行业管理,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向行业化拓展。 分别在同行业企业多、生产经营状况大致相同,但职工收入却参差不齐的行业,大力推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目前,这项工作发展势头很好,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签定工资集体协商合同148份, 覆盖13 086名职工。鸡西市总工会的经验在全国工会集体合同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和全省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书面交流。王泽志主席称赞:鸡西的法律工作是全省娇娇者,在全省站排头,在全国都有名。省总法律部金部长高度评价此项工作,她说鸡西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已经冲出龙江,走向全国。
  【民主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 1、积极参与国企改革,加大源头参与力度。一是市总参加了鸡西市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办公室,实现了高层次的参与;二是把国家、省市有关企业改制、民主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汇编成文件,提前下发到那些即将改制的企业,指导他们的改制工作,实现了超前参与;三是主动深入到改制企业逐户讲解宣传改制政策,指导改制企业开好职工代表大会,避免在职代会程序上的违规现象的发生,实现现场参与。如煤炭公司在改制中,公司行政原来不想通过职代会审议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市总派人多次到该公司宣传国资委和全总12号文件有关规定,使公司取消了原来的错误想法,使改制方案经职代会审议,安置方案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保证了改制顺利进行,公司满意,职工满意。另外,市总工会热情做好改制企业的信访接待工作,向职工耐心解答国家有关政策,还把有关材料复印给职工,职工十分满意,消除了很多疑虑。今年没有因政策解答方面的偏差出现职工上访现象,受到了省总民管部的表扬。 2、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市总工会在规模成型、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中建立了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以及恳谈会、联席会制度等。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达20%。3、全市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制度全部建立起来。建立面均达到i00%,其中职代会制度执行比较好的达90%左右,厂务公开规范率达85%左右。
  【工会经费收缴工作】 狠抓工会经费收缴,确保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经费收缴方面。市总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加大力度,采取机关干部分户包干的办法,深入基层收缴经费,并积极宣传“一法一例”, 在职工人数减少,工资总额下降,费源锐减的情况下, 工会经费收入保持相对稳定,与上年相比略有增长。除此以外,女职工工作、劳动保护工作、审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