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
市妇联
市妇联
【概况】 2004年,市妇联围绕省、市委提出的主辅换位、加快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引导农村广大妇女实施“畜牧兴家”计划,不断深化“双学双比”活动。实施“畜牧兴家”计划。开展了“十大养牛女状元”、“百家养殖女大户”竞赛活动,全市共创建妇女养殖示范基地 285个,涌现出全国十大养殖女状元郝淑贤,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养牛大户明瑞平、全省“百家养殖大户”刘芳等种养殖女典型。目前,全市共培养选树了市级养牛女状元10个,养殖女大户50个,县(区)级养牛女状元60个,养殖女大户120个。
培育“妇”字号精品园区。各级妇联组织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方向,根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培育“妇”字号精品园区,目前,培育“妇”字号绿色特色精品园区10个,“妇”字号绿色特色示范基地50个,妇女示范大户 500个以上,涌现出省级“双学双比”女能手4人。
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各级妇联组织以“科普之冬”活动为契机,以“情系农家女,致富千万家”为主题,开展科普大集、送科技下乡、义务咨询、现场指导活动。 2月中旬,市妇联会同市农委、市畜牧局、市科协、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深入滴道区兰岭乡,组织开展了“三下乡”服务活动,聘请了市畜牧专家、农业专家就农民急需的科学养牛等知识进行了专题讲座,并深入到农户家中进行现场咨询和指导,共向村民散发宣传单 8 000余份.科技书籍近2 000册,为村民提供义诊近百人(次),义务理发20余人(次)。据统计,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协调有关部门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631期,培训妇女达 821 240人(次),其中培训妇女养殖技术骨干500人以上。开展科技咨询服务 1 978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0多项,送科技下乡、举办科普大集67次,发放资料31 260余份。
继续做好巾帼扶贫工作。各级妇联组织以“五帮五架桥”活动为载体,拓宽“巾帼手拉手、致富奔小康”活动领域。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协调市农行和市农村金融体改办继续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养牛中期贷款、小额信贷工作, 共为4 073名妇女协调解决小额贷款2054.5万元。同时市妇联还得到省妇联扶贫资金12万元,发放到20余户妇女手中,用于发展养殖业。加大结对帮扶力度。组织发动各级女领导干部、女企业家、妇女干部、妇女示范户等与贫困妇女开展手拉手扶贫结对子活动,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在技术、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带动贫困妇女共同致富。目前,全市共结帮扶对子1 100多对,送致富信息 1 000余条,帮助协调扶贫资金500余万元,已有80%的贫困妇女实现脱贫。
【城市妇女工作】 以“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以实施“创业兴家”计划为重点,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
积极构筑集项目推介、技能培训、资金扶持于一体的妇女再就业服务体系。政策服务。市妇联与市劳动、财政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了《鸡西市促进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意见》,为促进妇女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项目服务。市妇联紧扣创业和市场需求的主题,创造性地开展了利用项目推介,促进妇女创业活动。自 9月份开始,市妇联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创业项目,所征集推广的28个项目,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易操作、市场发展前景好、适合女性创业等特点,制作了鸡西市适合女性创业项目推介手册。11月25日举办了全市适合女性创业项目推介会。全国妇联特派专业讲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适合女性创业项目进行现场讲解、演示和推介,使所推介的项目达到了生动直观的宣传效果。会议当天,市妇联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了项目对接、岗位洽谈、小额援助担保贷款咨询现场,免费发放了 500余本适合女性创业项目手册和5 000余份宣传单,有179名妇女与项目责任单位或用工单位达成意向性协议和用工协议,帮助25名妇女现场办理小额贷款申请,为 340名妇女提供创业咨询服务。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国妇联、 省妇联、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经验已在全国推广。培训就业服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构建集培训、指导、援助、安置于一体的下岗女工再就业服务体系,成立了再就业服务基地及家政服务中心,全市建立各类“妇”字号培训基地10个。市妇联的再就业服务基地和家政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就业率。全市妇联组织共培训下岗失业妇女2 000余人(次),介绍安置1 000余人(次)。资金服务。为帮助下岗女工实现自主创业,市妇联协调市财政局,争取到下岗女工再就业援助担保贷款300万元。目前,已为 43名符合条件的下岗女工落实到位贷款76.5万元,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正在办理之中。这些妇女领取贷款后主要从事养殖、服装加工和小饭桌等行业,基本能自食其立,脱贫致富。同时,市妇联还协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争取到再就业培训费10万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为下岗女工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和服务。法律服务。市妇联权益部为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提供法律服务,全年共草拟贷款协议、借款协议、担保协议、劳务合同等各类协议、合同30余份,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100人(次),有效地避免了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纠纷。
以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为重点,推动在岗妇女巾帼创新业。以“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在城镇妇女中开展了“十行百佳”创建活动,在窗口行业、服务部门开展了以“强素质、树形象、创佳绩”为主要内容的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城镇妇女岗位建功、岗位成才,树立了一批妇女群体及个体典型。全市涌现出了省级以上巾帼建功标兵、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14个,其中全国“三八”红旗手 2人,省十大杰出妇女1人,省巾帼建功标兵4人,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个,省巾帼文明示范岗6个。
【妇女典型宣传】 做到“三个宣传”,即开办较为固定的专版或专栏做经常性宣传、利用重大节日和活动做集中性宣传、对妇联重点工作做及时性宣传。在《鸡西日报》、《鸡西晚报》、《鸡西广播电视报》和鸡西电视台、鸡西交通台等媒体上定期或不定期开辟了《法律信箱》、《巾帼风采》、《女杰风采》、《女性成才》、《再就业明星》、《美德在家庭》等专栏专版,共6个,发表文章200余篇,宣传报道妇女典型人物1 000 余人(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举办了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4周年“致富奔小康、巾帼展风采”图片展。共展出图板61块,展出图片1 000余张,展示了优秀妇女典型700余个。全年在《中国妇女报》、《黑龙江日报》、《龙江妇女》等省级以上报刊和电视台发稿16篇。其中,《妇联教咱养大鹅》、《地里刨金家中存银》两篇文章的发表引起中央电视台农村天地的关注,扩大了鸡西市妇联的影响力。市妇联将协调电脑网络公司,制作《鸡西妇联网》,使鸡西市妇女宣传工作通过信息化平台,走上高速、便捷的快车道。
【实施两个《规划》】 2004年,市妇联加强管理, 制定下发了鸡妇儿工委字[2004]1号文件、实施新规划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妇儿办2004年工作要点,制定了考核项目及办法,对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召开会议。4 月初,召开了市政府妇儿工委三届一次全委(扩大) 会议,对实施《规划》工作等进行了部署。 为了对新《规划》实施工作搞好监测统计,召开了监测统计会,编制了《2003年鸡西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统计报告》。制定规则。制定下发了《鸡西市妇儿工委工作规则》,明确了委员会性质、组成、基本职能(职责)、工作方法及各项制度。并根据各组性质和职责,组建了 3个工作组,印发了成员名单。集中宣传。开展了《纲要》、《规划》宣传月活动。组织了一次大范围的学习活动。委员会28个成员单位以《纲要》和两个《规划》为内容,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开展了《纲要》、《规划》知识答题活动,印发了三千余份的百题答卷。“六一”期间,悬挂《两纲》和两个《规划》宣传标语20条,在《鸡西日报》刊发了一期近2万字的宣传专版。
【优化育人环境】 围绕全市开展的10项利民行动、办好33件实事活动的总体部署,2004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了“走近159,爱心献春蕾”活动。3月中旬,市妇联牵头与市直工委联合开展了“走近159,爱心献春蕾”捐资助学大会,市直机关64个党组织的1 000多名党员干部与贫困儿童结成资助对子。来自四区58所中小学校的207名春蕾特困生共得到5.1万元的资助。巩固春蕾助学成果,中秋节前夕,市妇联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组织开展了“走进1 59春蕾助学回访周”活动,市五大班子领导及各资助人走访了春蕾女童。11月份,市妇联又举办了“爱心献春蕾捐资助学”大会,捐赠会上有 127名濒临辍学的中、小学春蕾特困生分别得到学费和波斯登羽绒服的资助,省妇联副主席陈远飞、市委副书记马志勇出席了会议。春节前夕,市妇联又为贫困生送去了200件羽绒服。各县(市)区妇联也认真开展了助学活动,“走进159,爱心献春蕾”活动,共使鸡西市869 名中小学春蕾特困生得到救助,资助金额达20.34 万元,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女童的心中。 以“突出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 下发了《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创造性地开展了“心系‘少、边、穷’专家名医送医下乡为儿童义诊活动”、“让环保走出校园”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爷爷奶奶分享节日快乐”敬老志愿者服务联欢活动、“千名春蕾话爱心”致资助者“一封信”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弘扬了传统美德,增强了儿童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做好维权工作】 在“联”字上做文章, 完善了司法保护网。 与市公安局联手成立了“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和家庭暴力人体伤害鉴定中心,在全市基层派出所建立了110家庭暴力投诉站,在试点社区建立了家庭暴力投诉点,全市形成“上有中心、下有站点”的反家庭暴力的维权网络,打造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绿色通道”;在“实”字上想办法,完善咨询投诉网。完善了四级信访工作制度,开展了“打造阳光信访窗口”活动。指导县区妇联与专业法律志愿者联手建立妇女维权工作站,在试点社区和农村建立维权工作岗,变群众上访为妇联维权工作者下访,提高了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效率。共接待妇女来信来访来电 246件,办结率达100%,立案12 件。办结率为100%,代理代书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