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煤矿安监局鸡西办事处

省煤矿安监局鸡西办事处

省煤矿安监局鸡西办事处



  【概况】 2004年,在国家局和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鸡西办事处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理念,按照省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落实“十二字”方针和强化“一通三防”监察为主线,以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根本,以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手段,以杜绝和减少重特大煤矿事故为目标,严格依法行政,强化“十五个”薄弱环节的现场监察,全面落实安全目标责任,严肃查处煤矿事故,跟踪重大隐患整改,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内部考核,树立了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良好形象,使辖区煤矿安全形势出现了趋于好转的良好走势。
  2004年,辖区煤矿共发生37起事故,死亡87 人,其中重特大事故3起,死亡51人;瓦斯事故2起、死亡47人;其它事故35起, 死亡40人。与2003年相比(14起70人),虽然事故总数增加23起,死亡人数增加17人,但重特大事故和瓦斯事故明显下降,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重特大事故比2003年(6起61人)起数下降 3起,死亡人数减少10人;瓦斯事故比去年(7起63人)起数下降5起,死亡人数减少16人。2004年的3起重特大事故是“2·23”一次死亡37人事故,“4·10”非法井事故死亡10人和东宁县小煤矿窒息事故抢险过程中发生的2次死亡共4人的事故。自“4·10”事故以后,鸡西辖区的安全期已达8个多月。
  2004年,办事处共计派出监察员4 239人(次),监察矿井1 272处(次),其中入井检查3 014人(次),发现各类隐患3 399条,其中重大隐患650 条,制作各类执法文书2 940份,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送达建议书38份,责令现场整改隐患2 032条,责令限期整改隐患1 367条,责令停产整顿矿井(工作面)234处(次),先后对96处矿井进行了上锁封停。全年共罚款260.85万元。
  【统筹规划强化监察】 2004年, 3月底省局调整了鸡西办事处领导班子后,新班子就如何认真吸取“2·23”、“4·10”事故教训,如何强化监察,依法行政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实现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并根据辖区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主要措施:
  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在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刻理解国家局提出的“十二字”方针及省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一通三防”上、减少和杜绝瓦斯事故上、完善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上、建立长效机制上和严格执法监察上,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为开创全年安全监察工作的新局面打下了思想基础。
  规划全年,突出重点。为了扭转首季和二季初辖区安全形势的被动局面,多次召开班子会、科室会和全体会,对一年工作提出的总体方案、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规划,使监察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在省局和办事处确定的全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将目标任务和责任详细分解,落实到每个监察室和每个人,层层抓落实,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提供了保证。
  强化手段,消除隐患。自“4·10”事故后,办事处为5个监察室购置了 100条链锁,在日常监察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立即停产整顿,对存在重大隐患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隐患未消除的,采取大矿贴封条、小矿上锁的强制措施。并做到了6个“凡是”:
  凡是1个作业小班瓦斯超限次数超过2次的工作面,办事处主任签发瓦斯报警处理命令单,责令立即停产整顿。办事处先后对国有重点煤矿工作面24 处(次)、地方煤矿8处(次)签发了瓦斯报警处理命令单,责令立即停产整顿。 其中对瓦斯经常超限报警的国有重点二道河子矿179采煤面下达4次停产令,该面是二道河子矿主力工作面,在办事处督促下1次停产长达 7天进行处理瓦斯超限问题;对滴道立井唯一的一个采煤工作面128下达3次,要求其立即停产采取针对性措施后方可生产,并强制该工作面圆班循环作业不允许超过2刀。
  凡是1周内停3次主扇的矿井,办事处主任签发风机监控报警处理命令单,责令停产整顿。对23 处(次)矿井下达了命令单责令停产整顿,并进行了处罚。
  凡是超通风能力生产的小矿、国有重点煤矿工作面,立即停产整顿。对国有重点煤矿 2处工作面贴了封条,对地方煤矿5处(次)矿井进行了上锁。
  凡是无通风系统或系统不合理、不可靠的,存在无风、循环风、微风的矿井或工作面,立即停产整顿。对国有重点煤矿工作面3处,地方煤矿29处矿井责令停产整顿,并上锁和贴封条。
  凡是监控系统探头不灵敏、值班人员不到位、不闭合管理的矿井,立即停产整顿。对国有重点煤矿2处工作面,地方煤矿10处矿井责令停产整顿。
  凡是重点矿井工作面无尾排、不抽放的,立即停产整顿。办事处对国有重点煤矿 5处工作面责令停产整顿,特别是平岗矿1210采煤工作面在办事处责令下停产长达 1个多月,施工瓦斯尾排巷道和上抽排设施治理瓦斯,工程完工后恢复生产,该工作面实现正常生产。
  【突出重点遏制重特大事故】 1、强化了国有煤矿的 “一通三防”监察力度。国有重点煤矿的“一通三防”工作是监察的重中之重,也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首要目标。对国有煤矿的监察,采取分片负责的监察方式。原来国有煤矿的监察由 2个监察室负责,工作量大、人员少、监察频率低、监察效果差。 5月份以后,将辖区的国有煤矿平均划分到每个监察室,这就加强了国有煤矿的监察频率,监察效果明显提高。如通过监察对同 “4·10”事故性质一样的非法矿井正阳矿九采区六井王树学井、九采区八井南立风井、李宪国井、王学井、鸡东县良种场六井屈明伟井给予关闭取缔,防止了同类事故的发生;开展了国有煤矿“一通三防”的系统审查。通过审查,发现了102条隐患, 办事处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建议书形式进行了公开通报,并由各分管监察室负责跟踪监察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通过针对性的监察,国有煤矿“一通三防”基础工作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落实“十二字”方针和“十五项”薄弱环节方面,做到了监察到位、执法到位、跟踪整改到位;采取定期集中监察的方式。国有煤矿作业地点多,系统复杂,为了全面解剖矿井存在的安全问题,办事处采取了定期集中监察国有煤矿的方式,全面解剖,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由分管监察室针对性跟踪监察隐患整改落实情况,随时掌握辖区国有煤矿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如对张新矿的203,城子河矿145,二道河子矿179,平岗矿1210、1202,滴道立井128,杏花矿133、503,东海矿 195等重点工作面随时和长期跟踪监察及问效,直到隐患彻底消除。今年以来,办事处开展大规模集中监察11次,共计监察国有煤矿187处(次),发现隐患359条, 其中重大隐患123 条,下达执法文书403份,停产整顿矿井(工作面)92 处,送达建议书12份,收缴罚款20.3万元。2004 年,国有重点煤矿大井和地方国有煤矿杜绝了瓦斯事故和消灭了重特大事故。
  2、加大了乡镇煤矿“一通三防”的监察力度。 乡镇煤矿数量多、分布广,“一通三防”监察任务重,采取的办法是搞好重点监察,以点带面。一是重点监察辖区的高瓦斯(高管)和发生过瓦斯事故的乡镇煤矿。这些矿井辖区共有67处,每月由处领导带领各分管监察室重点监控和监察,及时查处矿井存在的 “一通三防”重大隐患;二是重点监察辖区矿井安全评估为B级以下的乡镇煤矿。辖区这些矿井在“一通三防”方面和安全基本条件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办事处定期监察这些矿井停产整顿和隐患整改情况。2004年共监察重点监控的乡镇煤矿314处(次),查处隐患1 126条,其中重大隐患 217条,下达执法文书 364份,停产整顿矿井103处(次),收缴罚款87.5万元,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送达建议书10份。全年,这些重点监控矿井除因 “2·23”事故矿井已关闭外,其余矿井均消灭了瓦斯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创乡镇煤矿重特大事故和瓦斯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的历史最低水平 (鸡西辖区乡镇煤矿1989—1999年平均每年发生3人以上事故9起、死亡72人,瓦斯事故8起、死亡65人;2000—2003年平均每年发生3人以上事故7起、死亡64人,瓦斯事故6起、死亡50人)。
  【实施科技监察】 1、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辖区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系统。 为加快辖区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的联网,实现全省煤矿安全信息化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办事处对辖区 247处移动信号能覆盖到的矿井安装了主扇运行监控仪; 对辖区应当安装瓦斯监测监控报警系统的478处矿井进行了督办安装,目前已安装完393处,占82.22%。其中鸡西市应安392 处,已安341处;牡丹江市应安46处,已安36处;鸡西矿业集团16处大井已安装,只有24处五统一井未安。实现了辖区所有安装主扇运行监控仪矿井和包含所有国有重点煤矿在内的22处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矿井同省级联网;鸡西辖区所属的各县(市)、区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监控中心,并实现县、市二级联网。
  2、加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报警情况的查处力度,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办事处加强了调度室管理工作,责成一名副主任主抓调度工作,设一名调度主任具体负责,每天早会通报风机监控和瓦斯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加强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维护和维修,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大了辖区矿井风机停运报警和瓦斯超限报警情况的查处力度,对擅自停开主扇和瓦斯经常超限的矿井严肃处罚。特别是对一周停 3次以上主扇的供电不可靠矿井和瓦斯经常超限甚至 1天报警多次且无有效治理措施的矿井,坚决责令停产整顿。2004年,办事处共维修了72处主扇监控仪和瓦斯监测监控设施, 共处罚擅自停主扇矿井165处,收缴罚款20.5万元。制止瓦斯超限违章作业现象392(次),责令瓦斯经常超限的工作面停产整顿136处(次),大大提高了监察效能。今年辖区安装主扇运行监控系统和瓦斯监测报警系统的矿井,均消灭了重特大事故和瓦斯事故,为实现辖区煤矿安全形势的好转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全评估专项监察】 2004年,办事处围绕煤矿安全评估、评价和评审等工作开展了专项验收监察,将验收工作与监察结合起来,在验收中对存在隐患的矿井下达执法文书进行行政处罚和罚款,严格把好矿井安全资格关,使辖区矿井安全基础及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
  1、开展了安全评估升级的专项验收监察。最初,鸡西市 15处申请升级的矿井,通过验收和监察,只有 1处达到升级标准,其余矿井由于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均被依法责令停产整顿,迫使辖区矿井按标准认真整改,通过一年来的积极推进,辖区484处矿井中达到8级以上矿井由原来的200处已达到323处,占矿井总数的66.7%。
  2、开展了煤矿安全评价推进工作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的现场验收监察。 为加快辖区煤矿安全评价工作进程,办事处每周与评价公司开一次碰头会,掌握辖区煤矿安全评价进展情况。目前,已有6个评价公司在鸡西辖区开展工作,同时办事处召开牡丹江市、 鸡西市及各县区主管煤矿的市(县)、区长会议4次,专题研究煤矿安全评价有关工作, 召开辖区煤矿办矿负责人大会3次,专题宣传安全评价工作,召开评价公司与煤矿负责人碰头会4次,进一步促进了辖区煤矿安全评价工作。2004年,辖区已有273处矿井参加评价,已对227处矿井提出评价报告,已有105处矿井(乡镇煤矿101处,国有重点煤矿(4处)通过办事处和省局共同进行的现场验收,基本具备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资格。
  3、开展了待验收矿井的验收监察。根据省政府要求, 办事处还配合省政府煤矿验收组对鸡西辖区待验矿井进行了验收,截止目前,鸡西辖区135处待验矿井已有46处矿井通过了验收。
  【奋战百天落实蹲点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矿安全工作,省局决定奋战 100天强化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同时,省政府决定在煤矿数量多、事故多发、安全形势严峻的鸡西地区进行安全蹲点,并由王峰局长亲自坐阵指挥,提出了 8条指示和有关工作方案。对此,鸡西办事处制定了以国有煤矿及高沼气矿井为监察重点,狠抓煤矿“一通三防”,坚决遏制瓦斯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具体工作措施。此后,王峰局长多次到鸡西检查指导工作,李兴亚副局长长期蹲住在鸡西。省局领导 2次参加鸡西地区千人煤矿安全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王峰局长还先后主持召开鸡西市、县、区长和矿业集团各矿、厂、处参加的汇报会,对蹲点的意义、目的、重点和工作做了总体的安排部署, 特别紧紧围绕矿井“一通三防”、 瓦斯监测监控、推进质量达标、强化安全培训、打击非法生产、强化专项整治、搞好安全评价、落实安全责任等 8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期间王峰局长又连续14次打电话督促办事处认真落实有关工作,强调重点治理瓦斯、不安全坚决不能生产,坚决消灭瓦斯事故。北京煤矿安全座谈会后,为吸取大平煤矿、平顶山市、陕西陈家山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办事处先后对辖区高突矿井、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等开展了大规模集中专项监察,同时配合省政府煤矿安全检查组对辖区煤矿开展了安全大检查等活动,共监察矿井36处,检查采掘工作面 87处,发现隐患103条,其中“一通三防”重大隐患25条,责令停产整顿矿井 4处,责令停产整顿工作面10处,收缴罚款7.3万元。自9月 20日奋战100天以来,办事处全体人员假期一天不休,出勤一个不少,监察一直不停;做到了监察力度比平时大,下井数量比平时多,罚款额度比平时高。采取了日常监察、夜间抽查、跟踪问效等多种方式,严厉处罚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奋战百天期间办事处共派出监察员35人(次),入井监察847人(次),监察矿井392处,其中对16处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煤矿的51处重点矿井进行了多次监察,发现隐患864条,其中重大隐患126条。责令停产整顿矿井(工作面)26处,上锁矿井39 处,罚款79万元。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送达建议书6份。加大了辖区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力度,进一步促进了辖区煤矿安全生产的好转,后 100天的死亡人数控制在省局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
  【全面提高煤矿职工素质】 一是加大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三级培训考核工作力度。2004年,办事处严格监督和考核辖区三级培训机构工作, 层层落实责任, 使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了二级培训调学和三级培训工作任务。两个三级培训机构全年共举办特种作业人员三级培训班51期,培训特种作业人员7 424人,经办事处考核发证6 583人,培训合格率达到89%。 同时三级培训机构也正在逐步壮大,东海矿、杏花矿、牡丹江地区的穆棱市等三级培训机构已经通过省局的审查验收,正在积极开展培训业务。
  二是加大了辖区煤矿工人岗前四级培训工作力度。办事处积极推荐和推广鸡西矿业集团四级培训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好的作法,全国、全省煤矿安全培训现场会在鸡西召开后,辖区煤矿四级安全培训工作全面展开,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三是加大了煤矿班前五级培训工作力度。办事处按省局的工作要求,督促各煤矿按时按量定购电视机、影碟机、配套教育光盘,以及省局制作下发的十五项薄弱环节教育光盘,开展煤矿工人入井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将各种款项全部催缴上来及时汇到省局。办事处也将煤矿五级培训工作纳入到日常监察范围,进一步强化了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教育。
  【查处事故追究责任】 2004年,办事处查处辖区煤矿事故34起、协助省局及国家局查处重特大事故3起。目前除2起特大事故外,其它事故已全部结案,树立了煤矿监察机构的权威,增强了办矿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人员的安全意识。
  一是查清煤矿事故原因,落实安全责任。办事处进一步加强24小时值班工作,接到事故举报后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开展调查工作,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分清了事故责任,落实了防范措施。特别是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落实情况,办事处定期进行跟踪调查,2004年,办事处共处理有关事故责任人126人,其中立案调查5人,行政撤职37人,行政记大过26人,行政记过28人,行政警告35人,处理县处级干部12人,科级干部20人,其他人员94人。经过调查核实,目前这些责任人的处理都已落实到位。
  二是完善了事故的举报奖励制度,及时查处隐瞒事故。办事处成立以来,辖区煤矿隐瞒事故现象时有发生,查处十分困难。 5月份以后,进一步完善了事故举报奖励制度,再次将举报电话向辖区每个矿井公开,和将举报奖励制度在电视及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并及时兑现奖励。通过严肃查处隐瞒事故,加重处罚有关责任者,使辖区煤矿瞒报事故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今年以来,办事处共查处隐瞒事故9起,处理有关责任者34人,收缴罚款24万元。
  【把好矿井建设关】 2004年,鸡西辖区部分矿井为提高矿井标准和生产能力,共有52处矿井申请进行技术改造和改扩建工程。对此,办事处认真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进行审查和审批。在安全专项的审查中严格把关,严肃对待,对矿井系统改造存在设计不合理,设施不可靠、不达标等问题予以纠正,从而提高矿井技术改造的安全基础和基本条件。同时,坚决取缔借联合改造之名非法挂靠一证多井的现象,并通过现场监察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和非法施工。如对立新矿六井东、西5个采区,没有合法手续挂靠六井进行非法生产和施工建井的行为,先后2次下达执法文书和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通报,坚决制止非法生产和施工。
  【树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形象】 鸡西办事处新班子组成后,为进一步加强日常办公管理秩序,提高战斗力,着重加强了如下三个方面工作:
  修改和完善了办事处日常管理制度。重新完善和制定了包括办事处调度监控管理办法、风机运行监测系统管理办法、办事处监察员及工勤人员考核办法、办事处车辆管理办法等在内的“八项管理办法”,同时建立了早、晚会议制度,每天及时安排和汇报当天工作,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制度约束,更加规范了办事处日常工作秩序。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了开支,保证了办事处监察工作的正常运转。
  规范和细化了执法监察规定。鸡西办事处借鉴兄弟办事处的经验和作法,制定了《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适用手册》,对矿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比照有关法律法规条款,提出和明确了具体的处罚依据和适用范围,通过带领全体监察人员进行系统的学习和领会,从根本上规范了“自由裁量权”的执法行为,使办事处监察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
  坚持和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是办事处队伍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安全监察机构的整体形象。鸡西办事处采取了设定廉政警戒线、签定廉政承诺书,坚持廉政谈话制度等措施,严格约束监察员自身行为,特别是在签定的廉政承诺书上明确了在煤矿的各类专项验收中有关纪律要求,并通过廉政谈话或谈心,防微杜渐,使办事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受到了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各有关部门的普遍称赞,进一步树立了安全监察机构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