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规划局

市规划局

市规划局



  【概况】 市规划局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黑龙江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加强对规划事业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加强对市域各县(市)城市规划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综合指导作用;加强城市勘察测绘和城建档案的管理,为城市规划的实施提供保障,促进全市城市勘测和城建档案事业的协调发展。另外,在2004年增加职能,负责除鸡冠区外其它5区和矿业集团及其它独立矿区的城市规划工作。
  2004年,市规划局干部、员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市十次党代会及全市城建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城市规划为重点,坚持解放思想、科学设计、超前规划、与时俱进,使鸡西的城市规划开创了新局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危房棚户区改造】 2004年,全市计划完成50万平方米的危棚区改造,实际落实59.7万平方米。
  一是鸡冠区计划完成25万平方米的危棚区改造,实际落实29.8万平方米。其中,仲兴小区可建设20万平方米,一期开发建设10万平方米,已由鼎信城投公司牵头实行城市土地政府储备,动迁工作已接近尾声;南岗小区由哈尔滨松辽建筑公司和中房公司建设的 4.3万平方米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由二建公司开发兴建的园丁小区 5.5万平方米建设任务主体工程已完成,由6家开发公司对南岗小区实施1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现正在组织实施动迁。
  二是完成依托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危棚区改造25万平方米,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前期工作已经完成,该项实际落实29.9万平方米。其中,梨树区改造建设11.4万平方米、恒山区改造建设11.8万平方米、麻山区改造建设18 768万平方米、二道河子矿改造建设29 179万平方米、张新矿改造建设8 456万平方米、杏花矿改造建设7 122万平方米;东海矿改造建设 4 729万平方米,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自2003年开始的鸡西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是事关鸡西城市到2020年发展蓝图的大事,将切实起到指导鸡西城市发展的重大作用。为此,市规划局今年在纲要和总体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上,经过积极的运作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在 5月份使鸡西市城市总体规划原则上通过了省城市规划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7月份,委托哈工大规划设计研究院修改完善,随后已按法定程序上报建设部审查,待批后即可付诸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4年,市规划局认真做好鸡冠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省建设厅工作安排和市政府的委托,编制了鸡冠区389公顷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这项任务是规划编制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硬性指标,列入省政府责任书中。为此,市规划局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大、资金无着落等困难,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积极开展调查、论证、设计,已完成全部工作,并向省建设厅和市政府做了汇报。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是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二期规划设计等修建性详细规划 23.95公顷。市规划局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地区分散、地形地势复杂等困难,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地完成了恒山新区、二道河子新区、张新新区、滴道新区、梨树新区、麻山新区、杏花新区、东海新区等8个新区23.95公顷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从根本上解决鸡西地区采煤沉陷治理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是完成旧城改造等修建性详细规划92.3公顷。其一,完成仲兴小区、南岗一组团、新风17号、18号等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将旧城改造向城市的边缘地带拓展,加快棚户区改造速度,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其二,完成了培英中学、鸡西大学学生公寓、钢铁公司扩建、消防指挥中心等规划设计,科学地调整、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不断地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鸡西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持久的动力。全年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42项,共计92.37公顷。
  【楼房穿衣戴帽改造】 2004年,市规划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城建 8项重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科学规划、超前规划,以城市旧城区改造实施“穿衣戴帽”工程为重点,努力塑造城市建设新形象。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本着多出精品工程、多方案对比的原则,优中选优,广泛征求建设单位意见,使双方在方案上达成共识。在实施步骤方面,深入调研,有针对性走访,先后多次对发电厂、电业局、铁路地区、鸡西大学等30余家单位进行走访协调。其中,20余家单位确定进行建筑外饰改造,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改造楼房83栋。其中,临街39栋,面临主要街路建筑25栋。
  在市委、市政府提出进行“穿衣戴帽”工程的大气候影响下,市规划局经过2002~2004年共 3年的不懈努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牵头组织、协调,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安排,完成了鸡冠区域内 300多栋楼房的“穿衣戴帽”工程改造,极大改善了鸡西市的城市环境,城市景观面貌焕然一新。
  【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 一是全面树立执法意识。为了有效地落实执行城市规划确定的内容,保证审批正确率,市规划局严格执行审批例会及会签制度,确保了审批程序合法及决策的准确。今年受理永久性建设审批项目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0项,用地面积209 170平方米;临时性建设审批项目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7项,用地面积1 633.25平方米;个人自用住宅建设审批项目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2项,用地面积3 940.16平方米。
  二是全面树立精品意识。首先,在规划设计上,坚持规划设计多方案对比,优中选优,确保规划设计个个是精品。其次,在工程审批环节,坚持以“严”为基本原则,严格审批建筑造型、色彩、体量等各项指标,严格履行规划工程设计方案审定程序,使规划工程审批更加规范有序,出现了更多的精品工程。今年共受理大型建筑项目30项,已发放线通知单22项。总建筑面积196 140平方米。另外8项正在办理之中;大型临时工程2项,大型维修项目7项;小型自用房屋,新建24项,翻建50项,维修38项,总建筑面积5 900平方米。改变使用性质9项,补办规划许可证5项,签发建设工程许可证副本33项,其中维修工程6项。另外,提出设计方案修改30条,签发建筑(市政)设计方案规划审查修改意见书4项。
  三是全面树立服务意识。首先,在测绘工作中搞好服务。由于全市重点工程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所测绘的现状图,就不可能作出详细规划设计。因此,测绘队伍随时准备为重点工程提供地形图。今年,共为规划设计和建设单位测绘 1:500比例尺地形图35项、放验线18项、GPS控制点21个。上述3项工作折合65.443标准平方公里,为鸡西城市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服务。其次,在勘测管理工作中搞好服务。勘测管理是一项既专业又重要的工作。市规划局在勘测管理上履行勘测管理职能,规范测绘市场秩序。全年完成了黑龙江省志、测绘志鸡西部分编制、市区地图市场检查、全市15家持证单位的年检、 2处国家等级测量觇标的倒塌处理、20座国家等级测量标志的普查,为全市各建设项目提供准确的测绘资料等各项工作。另外,投资30万元从省测绘局取回1:1万比例尺的航测地形图106幅。该图能够更加详尽、准确地为鸡西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从而较好地发挥了勘测的职能和服务作用。再次,在城建档案管理上搞好服务,发挥窗口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及时准确地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面提供服务,市规划局严格按照建设部《城建档案管理规范和著录规范》的要求,严把新人馆档案的质量管理关,并及时拟定了《鸡西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初稿。全年,共完成城建档案的标准化整理500余卷,接收工程竣工档案 14项,微机录入各类新形成的审批档案、竣工档案目录2 000余个,提供档案利用服务100余卷(次)。另外,在市政工程审批上,共审批市区 7条街路改造工程、南星街至北环路的市有线电视光缆、发电厂至仲兴小区热力管线工程及文化路电信光缆工程等各类市政工程 16项(包括地下光缆、供热管线、通讯基塔、厕所、垃圾地坑等);配套工程5项(包括管线、热力点、锅炉房等);完成了2个组团的外网探查,编绘了竣工综合图;现状探测项目 2项,总长5 300延米;现场制止乱挖乱建等违章行为,进行了5项在建管线工程的现状补图,从而确保了市政工程的有序建设。
  【加大规划执法力度】 一是搞好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局。今年市政府开展了“依法行政许可年”活动。为此,市规划局积极配合行动,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规划局行政执法责任制”,细化通用目标和专用目标,较好地规范了市规划局的行政执法工作。另外,在行政许可清理方面,配合市政府法制办,在《行政许可法》正式颁布(7月1日)前,经过严格清理,实际设定行政许可项目由原来的9项,变为现在的3 项,即“一书两证”,其余6项变为临时性行政许可及备案和日常工作管理环节。二是制定规范性文件,实现执法有理有节。《黑龙江省建设项目城市规划行政审批暂行规程》已于2003年10月 1日起正式施行,为了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地贯彻执行,今年5月份,市规划局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鸡西市实施<黑龙江省建设项目城市规划行政审批暂行规程>细则,将已起草的《鸡西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讨论稿)、《鸡西市城市道路工程管线管理办法》 (讨论稿)及《鸡西市城市雕塑管理办法》(讨论稿)等3部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综合到此《细则》中,使规程更细化、更具可操作性,已上报市政府法制办并列入2004年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计划。三是加强规划监察,开展批后跟踪管理。为了进一步强化规划监察工作,市规划局对批后的建设工程实施了全程监督、跟踪管理。从68项工程的施工放线到51项工程的竣工验收,在程序上严格把关,在跟踪管理环节,对大中型项目,现场严格按照批准的定位图、施工图、效果图实行“三图对称”式筛网检查。对满足条件的工程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对不能满足放线条件的工程坚决不予放线。保证了执法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城市规划公示制】 为了进一步贯彻省建设厅《关于学习推广山东“阳光规划”经验、推进全省城市规划政务公开和社会监督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推行政务公开实施公示承诺的工作要求,市规划局结合依法治市办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城市规划实施“阳光规划”工程 “六公示一监督”制度及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并再次在《鸡西日报》上刊登,全方位向社会各界公示规划事项,主动接受建设单位和群众监督。建设项目批前、批后等内容也在局办公楼前公示板、一楼正厅及网上逐项公示。从今年“阳光规划”工程的实际运行看,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监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切实增强了规划行政许可的透明度。
  【城市规划统一管理】 此项工作为市规划局下半年新增设的工作职能。为了进一步实现全市域城市规划的有序、统一管理,彻底结束市辖区和独立矿区各自为政,规划混乱的局面,在市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6月 16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会议,组建了区矿办,并于今年 7月正式开展工作,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鸡西市城市总体规划能够真正在鸡西地域范围内全面顺利的实施。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加强城市规划集中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市规划局把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图集和文本以及有关城市规划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汇编成册,送到各区和各矿,向当地领导宣传规划、讲解规划,加深他们对城市规划意义、作用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规划意识。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规范审批程序。针对以往各区、矿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审批程序不规范,不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等问题,市规划局起草了《鸡西市规划局区矿建设项目城市规划行政审批暂行规定》,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理顺。在审批建设项目上严格执行城市规划要求,同时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2004年,共受理建设项目16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4项,总用地面积96 000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3项,总建筑面积 19 807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正本1项,总建筑面积510平方米。其中采煤沉陷区治理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 6.7万平方米,是市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受灾群众的关心,涉及千家万户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市规划局在审批时本着“严格把关、高效服务”的工作原则,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规划审批,并且全部实行“阳光规划”,在施工现场进行公示,得到了建设单位的好评。
                                     (刘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