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鸡西赛龙水泥制造公司

鸡西赛龙水泥制造公司

鸡西赛龙水泥制造公司



  【概况】 2004年,鸡西赛龙水泥制造公司完成水泥产量28.48万吨(含卖出熟料 1.9万吨),完成计划的103.56%,同比增长27.84%;完成销量 30.65万吨(其中熟料2.9万吨),完成计划的111.45%,同比增长36.29%;销售收入完成7 520万元,完成计划的120.13%,同比增长23.4%;实现利润549万元(含退税),同比增长 50.82%。实现增值税 792万元,退 580万元,同比增长41.94%;在岗员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4 060元,同比增长4 560元。
  【强化企业管理】 2004年是赛龙公司实现民有民营正式运行的第一年。公司在完善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管理方面下功夫,管理人员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年初,全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同时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了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力责任、义务,并在实际工作中狠抓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规范管理方面,根据各部门岗位分工规范了相应的责任及保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既能做到有章可循,又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提高;在工作作风方面,凡涉外部门把用户视为上帝,客户的需要就是自己的任务,让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有再大的困难在内部都能协调解决,赢得了客户的好评。对内一切为生产服务,想生产之所需。急生产之所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行了例会制度。增强了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当天问题当天解决,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各级管理人员都有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员工们都能自觉遵守厂规厂法,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严格按照体系文件狠抓贯彻落实,2004年,获得了“省免检”产品和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而且顺利地通过了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的监督审核和申报的产品认证工作,强化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调整销售策略】 2004年,公司根据水泥市场分析,制定了销售管理办法,通过对专、兼职销售员实行政策倾斜开辟水泥销售新市场和更多的零散用户,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半年,由于公路限载、铁路车皮紧张以及鸡密南线资金不到位、开工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水泥销售一度困难,并导致了水泥库满甚至将停产的严重后果。公司及时采取水泥除价促销、立足周边市场、加强运输协调等多种有效措施,下半年水泥需求量大幅增加,销售策略的改变带来了市场形势的转变,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生机。在全体销售人员的努力下,在七台河、绥芬河、东宁等地开辟新市场(三地增加销量3.4万吨),为完成全年 27.5万吨的销售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年共销售水泥和熟料30.65万吨,超计划11.45%,创历史最好水平。
  【加强安全环保工作】 2004年,公司通过强化生产指挥系统,加强生产管理、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率来达到提质、降耗、增产增效的目的。公司内部消化了各种原、燃材料涨价因素500万元,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创造了历史新高。2004年,水泥单位制造成本148.14元/吨,比上年降低16.41元/吨;熟料单位制造成本140.69元/吨,比上年降低 30.63元/吨;熟料耗标煤167.6kg/T,比上年降低12.2kg/T;水泥综合耗电103kwh/T,比上年提高 6.2kwh/T;资本利润率23.5%,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在岗员工人数614人,比上年703人减少了89人,实物劳效480吨,比上年316吨增加164吨,提高了50%。仅降低成本这一项,就节资 450万元。在强化生产管理的同时,通过加强安全环保工作,大大降低了各种人身、机械事故的发生率,厂容厂貌也较以前有了较大改观。
  【依靠员工办好企业】 2004年,公司制订了全员培训规划,将按照各部门、岗位职责及工种不同分类、分期、分批进行岗位培训,并制定了培训考核和待岗学习制度。2004年,完成了电、钳、烧火和化验等工种的培训,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企业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模范履行工作职责,带头更新观念,求真务实、廉政勤政。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育广大员工树立新观念,自觉遵守厂规厂纪,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自觉维护企业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各级工会组织都能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各项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企务公开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同时,公司各单位、各级管理部门都能积极主动地关心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用真情感化员工,员工同样用实际行动回报了企业。在公司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时,他们给予了很大的宽容和理解,默默地与企业共同承担各种风险和考验,企业上下形成了凝聚力,公司摆脱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又一次胜利。
                                     (江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