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邮政局

市邮政局

市邮政局



  【概况】 鸡西市邮政局下辖鸡东、密山、虎林3个市(县)邮政局和7个区局。全区拥有邮政服务局所158个(其中自办143个,委办15个),邮路27条,邮运车辆11辆,书报刊零售亭37个,信报箱53 540个,生产用房83 847平方米,固定资产27 818万元。截止2004年末,全区全部从业人员1 656人。其中,在岗职工844人,劳务工812人。
  2004年,鸡西市邮政局,将该年确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年”。全局上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求真务实,经营工作脉络清晰、重点工作不断深入,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企业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2004年,鸡西市邮政局先后被国际认证联盟论坛授予“管理优秀奖”;被全国用户委员会授予“优质服务月先进单位”;被省综治委授予“省级安全单位”;被鸡西市政府授予“第十八届劳模大会先进单位”和“财政贡献奖星级纳税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4年,全区业务收入及收支差额双双超额完成省局计划,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14 754万元,居全省第 6位,同比增长6.46%,居全省第5位,完成年计划的100.16%,居全省第4位。收支差额完成3 051万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效491万元,居全省第 3位,超计划727万元,居全省第2位。
  【企业管理】 市邮政局企业管理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目标迈进。在服务工作上,全力推进服务整治工作,努力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并着眼于建立依法经营的长效机制,在全局形成了“重整治、重服务”的良好氛围。在质量管理上,IS0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并通过了年度的监督审核,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安全防范上,先后投入 100多万元对全区安全防范设施进行了改进与加强,降低了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几率。在审计监督上,完善各项监督约束机制, 全年共审计零星工程106项,审减金额159万元。 在职工培训上,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培训职工983人(次)。加强法制教育,举办了8期不同形式的法律培训班,提高了广大职工的自律意识和依法经营意识。
  【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对全局41个科级管理岗位实行公开招聘、竞聘,除进行严格的笔试、面试及民主测评外,还组织职工代表进行评议,作为聘用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竞聘有8名科级管理人员改任了非领导职务,调整、提拔、岗位交流比例达到29.5%,增强了干部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同时市局还开展了自分营以来最大一次的班组(所)长竞争上岗活动,对全局19个单位的91个班组(所)长岗位,实行了公开竞聘,使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基层管理人员脱颖而出,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在用工制度改革上,严格用工渠道,与符合要求的劳务公司建立劳务关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素质的人员,同时对劳务人员的日工资及福利标准进行适当上调,并为全局 75%的劳务工办理了劳动保险。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出台了新的分配方案,建立了以岗位职责、劳动技能和劳动贡献为依据的基本工资制度,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部分配机制,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极大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基础建设加大投入】 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强化基础建设。2004年市邮政局自筹资金 800多万元,改善了生产、办公条件和安全防范设施;向上级争取资金 1 000余万元,购置了邮政转运楼;对原转运楼和办公楼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和回迁,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全区34个储蓄网点实现了柜员制,改善网点生产条件和服务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全区的邮政通信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设备老化的问题。基础建设工作的不断加强,提高了鸡西邮政企业的综合实力,为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在全面清查、弄清底数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生产、办公场地,优化网点布局,通过出租、出售、合作等形式整合企业资源,盘活企业资产。2004年全区有三处闲置资产高于净值出售,并同台商达成出售邮件处理中心的意向性协议;精简车辆 6辆,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对农村亏损局所采取承包经营、委代办经营、减员增效以及改革投递营业作业组织方式等措施,使全区亏损的局所全部实现了扭亏。
  【强化市县一体化管理】 坚持全区联动的工作思路,做到团结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落实同力,不断强化市县一体化管理工作,使市县的工作得到了同步发展。所属的 3个市(县)局2004年全部超额完成收入及差额计划,在全省市(县)局的排名都实现了位置前移的目标,虎林列全省第1位,密山前移至第4位,鸡东前移至第16位,全区业务收入增幅6.87个百分点。
  【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先后开展了女职工形象展示、青年职工知识竞赛、为企业发展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和服务等各项活动,既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领导班子成员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良好风气。在资金和干部使用、工程建设等重大问题上,实行民主集中和集体决策制,带动了局风和工作作风的改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非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坚持发展党员向生产一线倾斜的政策。2004年,鸡西市局和虎林局分别被省局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按照省局的部署与要求,在学习考察、明晰思路的基础上,全区迅速运作,统一实施,专业化经营改革于2004年第四季度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通过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和专业组织,建立由决策层和执行层组成的经营管理体系,增强了专业及平台的自主经营和管理的能力,也形成了整体营销合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