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局
市畜牧局
市畜牧局
【概况】 2004年,鸡西市畜牧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肉牛、奶牛、生猪、山绵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23.1万头、22 528头、43.7万头、38.1万只、590.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3%、29.4%、-2.3%、32.3%、2.6%。肉牛、生猪、山绵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8.5万头、58.9万头、18.6万只、582.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4.9%、6.9%、49.8%、6.4%。肉类、奶类、禽蛋总产量分别是 7.8万吨、6.3万吨、4.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 长8.9%、25%、31.8%。 畜牧业产值达到13.51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1.4%,占农业总产值的28.9%。
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产业衔接,使全市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密山市引资兴建了黑龙江华香清真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全市各类专业户已发展为10 239个,专业牧场663个,专业生产小区139个,各类畜禽批发交易市场19个。
畜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坚持稳步发展猪禽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牛经济,促进了养牛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奶牛突破2万头大关。虎林市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良品种奶牛2 000头。
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幅度提高。通过实施多轮驱动、小区推动、大户带动、基地拉动战略,引导、扶持养殖户向大规模、专业化方向发展,培育养殖大户、专业小区、专业乡(村)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群体。2004年,养牛户发展到1万多户,建设养牛小区51 个,养殖专业乡18个,养殖专业村160个。
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在六区设立了畜牧局,三县(市)畜牧总站更名为畜牧局。全市有15个乡、47个村获得省畜牧局支持,补充服务设施,增强了服务功能。
【科技工作】 2004年,市畜牧局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利用科普之冬,组织专家巡回授课培训养殖户,使科技对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5%以上。年末,市兽医学会获得优秀学会称号;无公害肉牛养殖示范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市畜牧局获省科普之冬先进单位。积极参与国家养牛基地建设,在厂址选择,厂房设计,牛源引进,发展前景预测等方面开展系列化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该基地请北京安伯胚胎移植公司首次对 105头牛进行母性胚胎移植,怀胎49头。
【兽医卫生防疫检疫】 2004年,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以防治两大疫病(口蹄疫、禽流感)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其它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为了强化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了牲畜口蹄疫防治大会战,实施强免,使全市牲畜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其它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也都达到省标以上。市区、三县(市)结合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完善动物疫病监测控制中心,全市对牛、羊进行监测达220余次,共检黄牛23 926头、奶牛3 009头、羊14.2万只,对检出的阳性牛羊进行捕杀。屠宰检疫全面开展,检疫率达到100%。产地检疫逐步推开,使疫病不出产地,防止了疫病的传播。兽药管理得到加强,全年兽药抽检30批次,为科学监管兽药市场提供了依据。
【家禽繁育改良】 2004年,全市畜禽繁育改良重点抓了优良畜种推广、畜种的品种结构调整及繁育体系建设等工作。全年通过对牛实行人工受精改良 2.9万头。特别是在肉牛改良上,逐步实现了三元杂交,新引进比利时蓝、德国黄牛,在生产中充分显示了良种优势,丰富了全市的良种资源。羊继续以德国羊肉美利奴、波尔山羊、西农沙能奶山羊和吐根堡奶山羊为主进行推广。良种猪以斯格、杜洛克、皮特兰、大白、长白为主。其中在省内首次引进比利时斯格猪进行推广获得成功,通过了市科技局的评审。全市家畜人工授精站点达到196个,新增26个;有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人员209人,新增19人。
【草原饲料工作】 全市有草原99.7万亩,种植青贮饲料10万亩,年产青贮饲料40万吨。有饲料加工厂 25家,年加工饲料2.5万吨;有饲料销售店143个,年销售饲料1.5万吨,能够满足养殖业生产需要。
(张智勇 张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