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科技与信息产业局

科学技术

市科技与信息产业局

市科技与信息产业局



  【概况】 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是主管全市科技工作、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下设11个职能科室:办公室、政策法规与基层指导科、综合计划与财务审计科、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科(火炬计划办公室)、农村科技科(星火计划办公室)、科技成果科 (市科技保密办公室)、信息产业指导科、电子信息产品管理科、信息化推进科(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知识产权管理科、北药开发办公室。直属单位有4个,分别是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市技术市场、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以及省的各项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方针、政策、法规;组织实施科研攻关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科技创新工程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归口管理全市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保密、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技术市场等工作;统一协调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管理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和民办科研机构;负责全市推进北药科技开发工作;管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服务信息化。
  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现有机关行政编制29名,工勤人员事业编制 3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1名。领导职数:局长1名、副局长3名,助理调研员1名,科级领导职数1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8名。事业编制(财政全额) 14名,其中市科技情报所事业编制8名,机关事业编制6名。市科学技术研究所事业编制40名,属财政差额单位,每年财政补贴 9万元。市技术市场事业编制5名,属自筹自支单位。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为依托,坚持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并举,成果推广与自主开发并重的方针,加快构建开放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圆满完成,推动全市科技与信息产业工作再登新台阶。2004年完成招商引资 1 520万元,超额完成年计划的204%;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 51%,比计划提高 2个百分点;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率达到95%以上,比计划提高5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66%,比计划提高了近19个百分点;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科技项目52项,完成年计划的260%;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9.5亿元,实现利税 2.7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30%和123%。全市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城乡通信和互联网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拥有电话主线数达到了84万个、互联网用户数达到 6.4万户;采取开发式扶贫与“送温暖”工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筹措扶贫资金 4万元,帮助包扶对象全部实现了脱贫目标,圆满完成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工作任务。
  【科技项目立项】 2004年,鸡西市累计向省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申报各类计划项目64项,被列入国家和省2004年各类计划项目 26项,共争取到位国家和省级科技经费1 520万元。其中,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无偿下拨科技项目经费620万元,国家科技开发贴息贷款900万元,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 500万元的任务。同时还组织实施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7项,安排市级三项科技经费230万元,其中用于市科技攻关项目81万元,用于市科技进步奖28万元,用于其他项目121万元。
  【科技成果及奖励】 2004年,全市完成计划内科技项目验收和计划外项目科技成果鉴定49项,全市共评出科技进步奖37项。其中,一等奖 7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3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有1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12项,处于省内先进水平的有10项。这些科技成果代表了鸡西市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先进水平,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据统计,15项工业项目年创利税6 428万元;增收节支 6 880万元;5项农业项目年创利税 350万元;17项社会发展项目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积极组织推荐申报省科技进步奖 6项,其中,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科技学院的两个项目均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地】 2004年,鸡西市充分发挥12个省级绿色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为鸡西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显著地促进作用。市水产试验站绿色渔业生产示范基地承担的省级重大区域科技项目——“兴凯湖大白鱼池塘养殖技术推广”,从兴凯湖引进大白鱼种鱼,人工繁育大白鱼,现已产孵50万尾,并进行大面积推广;绿色蔬菜栽培基地建立了万亩出口蔬菜生产基地,产品已经打入俄罗斯市场,并且远销到宁波、上海等地;波尔山羊扩繁基地已建成标准化羊舍 850平方米,达到了科学饲养、标准化管理、程序化防疫。 现已用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生产杂交一至二代羊3 000多只,该基地已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波尔山羊种群繁殖基地,其余9 个省级绿色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的科技项目也正在按计划稳步实施。
  【高新技术产业】 2004年,全市已发展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9户,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户。已被省科技厅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0项。200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和108%。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俄科技合作力度,邀请俄罗斯两名专家帮助鸡西市部分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并与俄罗斯国家石墨结构材料研究所建立起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
  【北药工业】 2004年,市科技局先后指导并支持完达山制药厂、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鸡东医圣药业有限公司等4户重点医药骨干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东方红制药厂、兴凯湖药厂也已完成技术改造,将在 2005年进行国家GMP认证。并帮助金鸡兽药厂租赁原金龙药业闲置多年的厂房,扩大生产规模。2004年全市医药工业完成产值10.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2亿元,利税2.1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4%、105%和105%。全市种植北药30个品种,共落实种植面积5 万多亩,完成年计划的120%。同时制定完成了《虎林医药科技园区建设实施规划》。
  【民营科技企业】 2004年,市科技局先后指导并扶持北方制钢公司发展成为省级“巨星”民营科技企业。珍宝岛药业、金源集团、乌苏里江药业等 3户企业发展成为省级“巨星”种子民营科技企业。2004 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190户,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5户。全市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3亿元的省级“巨星”民营科技企业大户 2户,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亿元以上的省级“巨星”种子民营科技企业 2户。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千万元的民营科技企业大户已发展到 28户。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9.5亿元,利税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145%。
  【鸡冠区科技企业示范基地】 2004年,市科技局制定了《推进鸡冠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加大基地的软环境建设,积极帮助鸡冠区民营企业示范基地发展成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基地。目前,鸡冠区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基地已被审批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基地。珍宝岛药业、藏宝盛国际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已入驻园区,总投资达1.7亿元。
  【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网络】 2004年,鸡西市充分发挥市科技情报信息中心的信息资源优势,利用已加入国家“万方数据服务中心”、“中国龙网”和“中国中医药信息网”的有利条件,研究科技情报,把握市场动态,为全市各行业无偿提供快捷高效的科技信息服务。2004年,累计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 2 000余条,刊发《科技与信息》10期、《科技快讯》20期。同时指导并支持虎林市科技局在全省率先开通了集热线电话咨询、网络信息查询、专家坐堂讲授于一体的农业110科技服务系统,共发布信息8 700多条,热线电话答疑2 000多次,专家解惑800多人次,服务车现场处理问题130余次,当年促进农民增收 1.22亿元。并为三县六区的科技部门配备了微机,重点推进了鸡西科技信息服务网站扩建工程,网站已正式开通,实现了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共享。
  【行风建设】 2004年,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被市纠风办列为“正行风、促发展”重点民主评议单位。 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先后制定下发了 《全市科技与信息产业系统开展“正行风、促发展”活动工作方案》通过《鸡西日报》、鸡西电台等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开了市科技与信息产业局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的10项承诺,并邀请各大电信企业代表参加了“正行风、促发展”工作意见征求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的行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和市纠风办的一致好评,并被省信息产业厅授予全省“正行风、促发展”先进集体。
  【精神文明建设】 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先后制定了各类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完善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方案》、《工作人员文明行为规范》等40 多项规章制度,还把《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实施方案》以及工作目标等做成宣传图板,添置了微机、打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还建立起规范的档案室,对工作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的好评。先后有10家单位前来参观学习。目前,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已顺利地通过了省精神文明办的检查验收。
  【科技活动】 2004年,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组织全市13个企业参加第十五届哈洽会科技展。入编项目册的参展项目42项。哈洽会期间,实现签约合作16项,总签约额21 400万元。还组织10户企业的12个项目参加了2004年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组织三县(市)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等50余人的代表团参加在沈阳召开的2004年东北亚高新技术及产品博览会,会上签订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合同和协议12个。
  【科技活动周】 2004年,市技局认真组织了主题为“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科技活动周活动,通过开展宣传一条街活动和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科技活动周不仅在广大公众心理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在全市上下形成了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风气,使鸡西市科技周工作真正变成了公众的自觉行动。科技活动周期间,市广播电视局、鸡西日报社记者对科技活动周情况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武跃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