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卫生局

医疗卫生

市卫生局

市卫生局



  【概况】 2004年,鸡西市卫生事业机构有市、区级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3所;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所、卫生防疫站4所,企业卫生防疫站1所;市级妇幼保健院1所,区级妇幼保健所 6所;城乡医疗机构共计502所(详见表1),其中,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所属医疗机构为21所(含乡卫生院)。该市拥有注册医师(助)、执业护士3 269人,另有乡村医生1 087人。在执业医师(助)中、高级技术职称占11.6%,中级占42.2%,在执业护士中,高级技术职称占0.8%,中级占31.7%(详见表2)。  表1         2004年鸡西市卫生医疗机构统计表



  表2        2004年鸡西市卫生医疗机构技术人员统计



  医疗机构(不含农村卫生所、个体诊所)全年完成门急诊348 394人次,出院 25 649人,病床使用率为67.33%,床位周转次数为23,治愈好转率为 96%。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为112.77元,其中,药费为34.02元;每床日平均收费为238.96元,其中药费为 108.57元,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38.93%。全年现场接诊抢救运送伤病人员4 401人次,现场抢救率为96%,安全运送率为100%。全年安全采供血3.5吨,义务献血占100%。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医疗救治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653平方米建设项目待完结。鸡西市传染病医院SARS病房2 250平方米项目于2004年8月31日竣工。鸡西市急救中心1 700平方米项目正在建设中。
  【政策、法规、改革】 依据《2003年鸡西市卫生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对三县(市)、六区卫生局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年终考核。组织未经岗前培训的各类卫生监督人员30人参加省厅举办的专业培训,组织 130名卫生行政、卫生监督人员的执法学习班。组织70人参加全省举办的《行政许可法》知识考试。鸡西市政府鸡政发 [2004]1号文规定了鸡西市卫生局行政审批事项,如社区卫生服务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行医许可证等共13项。经省卫生厅、市政府行政执法检查,认定鸡西市卫生局为行政执法达标单位。鸡西市卫生局在年内共计制发了《鸡西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鸡西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等13个应急预案,制订下发了《鸡西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04—2010)》、《鸡西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暂行管理办法》、《鸡西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修订(鸡西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审批程序)的通知》。
  鸡冠区、麻山区完成了卫生防保体制改革,分别成立了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引导企业医院转制到社区,鼓励二、三级医院伸腿到社区,开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人员到长沙、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卫生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及运行机制的经验,提出了鸡西市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继续实施第三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完成金额是全年总金额的73.5%,向患者让利723万元,启动了第四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被鸡西市委授予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先进单位。
  【疾病预防与控制】 2004年,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收到乙类传染病报告12个病种,共计3 556 例(无甲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183.15/10万, 比上年同期上升51.13%。发病病种中占前五位的是:病毒性肺炎1 397例(较上年上升63.97%),肺结核1 000例(较上年上升64.21%),细菌性痢疾 430例(较上年下降33.23%),淋病338例(较上年上升221.90%)。在病毒性肝炎中,乙型、丙型分别上升了74.83%、147.22%。计划免疫工作,巩固了以乡为单位的85%的成果,密山市代表鸡西市接受并通过了全国计划免疫评审,“五苗”接种率达100%,卡证符合率为99.5%。鸡西市滴道区滴道矿地区是伤寒病老疫区,7月12日首发伤寒病历出现,至8月12日末例病人为止计31天之内发生70例伤寒病人。由于采取的控制措施及病人的救治措施及时、正确、有效,70例病人均治愈,经过两个月的工作此疫情宣告结束。结核病防治,在2003年启动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基础上,2004年初诊病人登记368人,新发涂阳460人,完成指标数的102.5%,复诊涂阳63人,完成指标数的56.3%,重症涂阳164人,完成指标数的182.2%。
  巩固了消除碘缺乏病成果,对病区 8~10岁的1 732人检查,甲状腺肿大率为1.85%,食用碘盐合格率达99.7%。布氏杆菌病共103例,其中,鸡冠区30例、恒山区31例、城子河区17例、麻山区8例、梨树区4例。鸡冠区,荣获“全省牙病防治先进县(区)”称号。
  【卫生监督】 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已评出A级企业 6家,其中餐饮业3家、学校食堂1家、饮用水企业2家。评出 8级企业44家,其中餐饮业38家,饮用水企业6家。评出C级企业403家,其中餐饮业362家、学校食堂35家、饮用水企业 5家。根据《2004年鸡西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把经常性监督与专项监督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重点分析的实施卫生监督,对城子河肉食站私宰死因不明生猪及采购变质的原料猪肉,以及秋林超市面食店、熟食店、腾达饮品公司、卧龙山泉水厂等所发生的严重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进行立案处理。按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加强部分奶粉产品监督抽检工作的通知,共检 155个食品批发市场及销售单位,封存涉嫌产品40袋,没收6袋。对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达92%,地产食品监测合格率达93%。
  生活饮用水监督,对鸡西市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水源水采样10件,出厂水10件,二次加压水29 件,末梢122件,合格率为84%。3月18日接到鸡西矿业集团滴道煤矿生活饮用水被污染的报告,鸡西市卫生局立即组织调查。经过 7天的工作,查明了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同时向市政府呈报了《关于滴道矿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事故的调查报告》。在 7月12日滴道矿地区(此时该矿已破产)发生水传伤寒局部暴发后,鸡西市卫生局组织人员对该市的自来水供水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供水单位无有效卫生许可证,工作人员多数无健康证,净化设施不健全,消毒设备不完善,程序不规范,效果不佳。 为此,鸡西市卫生局于8月12日给市政府写了专题报告,市政府筹集460万元为滴道矿地区改造供水设施并于年末投入使用。
  【妇幼保健】 2004年,市卫生局严格实施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及服务人员的准入制。3~4月份举办了3期共有450人参加的母婴保健技术人员培训班,发放了《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按《黑龙江省二、三级产科设置基本标准及职责》的标准,有23家经认证取得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对45名母婴保健监督执法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理顺了法律责任、执法程序和职责。下发了《关于加强妇幼保健健康安全工作的通知》,加强了母婴保健执法监督,严格对孕妇、儿童补充微量元素等制剂的审批制度,以及失职责任追究制度等。该市全年妇幼保健项目指标完成情况汇总于表3。
  表3       2004年鸡西市妇女儿童保健项目指标完成情况



  【医政监督】 依据相关的医政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把好三个 (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医疗技术)准入关, 整顿医疗市场。加大了对民营、个体等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取缔非法行医的黑诊所238家,取缔非法坐堂医 30家,取缔非法义诊咨询11次,还收缴了非法行医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对符合条件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381个诊所及其法人代表一并在鸡西日报上公示,全年共检验 458家个体诊所、厂企卫生所的执业证照。市卫生局制订和下发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04——2010)》、暂行管理办法、试点工作方案等 3个规范性文件。鸡冠区开设了 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恒山区开设了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市卫生局于10月26日至11月11日共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7期,共548人参加。对口腔科诊所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进行了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城镇国有企事业办的医疗机构,把住四(机构、人员、技术、广告)准入关。对700余名具有执业医师(助)资格人员进行了执业医师注册。 取缔了不具备条件的外聘卫生技术人员30名。取缔了恒山区医院口腔科、红星医院手术室等10个非法诊疗科室、外包科室45个、“院中院”1家。护理工作积极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人文化服务深入发展。9月份邀请省内知名护理专家讲解前沿护理管理知识, 120人参加了培训,组织市内护理骨干研究提高护理质量,举办观摩研讨。鸡西市人民医院、鸡东县医院、密山市医院、虎林市医院的供应室,经省级验收,均获取了省卫生厅颁发的《供应室合格证书》。进一步加强了临床采供血的规范管理。组建和强化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体系,在 8月份应急处理该市北钢工人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滴道矿地区伤寒局部暴发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出色的完成了应急医疗救治任务。为加强医政监督管理,市卫生局建立了市医政例会制度。  
  【农村卫生】 制定了《鸡西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2001--2010年)》、《鸡西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5月,鸡西市卫生局完成了1 087名乡村医生资格证书的统一发放工作。 6月,在总结虎林市努力改善农村卫生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基础上,在虎林市召开全市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副市长马淑华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依据《黑龙江省农村卫生所建设指导标准》和该市的《农村卫生所设置基本标准》,对辖区内49个乡镇839所农村医疗机构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顿,完成了市辖六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及农村卫生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放工作,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准备工作有序进行。9月,向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呈报了《鸡西市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在全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请示》,决定2005年在虎林市启动试点工作,10月,鸡西市卫生局、虎林市政府、卫生局有关人员参加了2005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试点会议。11月,鸡西市代市长王兆力及相关的局领导在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承诺书上亲笔签字。11月,市卫生局联合财政局、农委、民政、计委、审计、编办、广播电视等部门下发了《鸡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试点工作方案》,确定2005年在虎林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爱国卫生】 2004年,在春秋两季卫生月和整治环境控制疫情活动中,全市共出动人员37万人次,出动大小车辆1万余台次,清运垃圾污物 6万余立方米,整修道路261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69处,清理边沟1.7万余延米。大力开展秋季灭鼠活动,采取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用药、科学投药、饱和投药的方法,集中开展了灭鼠活动,降低了鼠密度。积极开展省、市卫生先进乡(镇)、村屯、单位创建工作,全市创建省、市级卫生先进乡(镇)、村屯、单位64 个,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普及率为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据监测,鼠密度由灭鼠前的6.5~15.0%,灭鼠后下降至3.0%以下,最低可达1.2%。以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主题,开展了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印发了《鸡西市2004年防控SARS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无烟科室活动,鸡西市被省吸烟与健康协会授予“黑龙江省控烟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与行风建设】 一是加强了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了争创发展型领导班子建设和争创好班子、争做好班长、争当好干部的“三争”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全局大力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了廉政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加强。二是以“两风”建设为动力,进一步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大力开展“两风” 建设和警示教育活动,鸡西市卫生局带头向全系统干部职工做出 “五承诺”、“三树立”、“两禁止”、“两整顿”的承诺。为提高工作效率,狠抓落实,制定完善了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狠抓纠正医疗服务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实行行风建设一票否决制和保证金制度,各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向社会公布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并相继出台了制止红包、回扣、开单提成、不合理检查、不因病施治等专项治理措施。聘请社会监督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严肃查处违纪事件,共处理违章违纪人员1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 14人。组织216名医学专家在全市联名发起“拒绝红包、提成、回扣”的倡议。截止年末,全系统医务人员共拒收和上交红包396人,涉及金额 7.35万元。各级医疗机构还组织专家、业务骨干深入到厂矿、农村、学校、社区开展义诊、咨询等便民利民活动,共义诊、咨询31 787人次,办实事、好事 863件。四是积极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认真执行第三轮药品招标,完成采购金额6 100万元,占全年总采购额的 73.5%,向患者让利723万元,启动了第四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2004年行风工作受到省卫生厅好评,并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交流了经验。2004年鸡西市又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卫生局获全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优秀单位”,省卫生厅授予鸡西市人民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授予鸡西市妇幼保健院 “妇幼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中国质量万里行授予市中医院“质量信誉满意单位”,中华名医学会授予市口腔医院“全国十佳口腔医院”,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授予鸡西市人民医院院长杨博为“优秀院长”,鸡西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崔泰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个人。
                                     (迟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