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广播电视局

市广播电视局

市广播电视局



  【概况】 2004年,市广电局围绕中心,强化新闻宣传。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电台、电视台深入领会、周密部署,在新闻节目中开辟了“贯彻落实十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重振国企雄风”、“安全促发展”、“中俄文化交流周”等挂牌栏目,电视台《新闻聚焦》先后播发《唱响工业强市》、《项目牵动、产业升级》、《安全促发展》等15组思辨性、 解释性专题报道。电视台注重新闻时效性,当日新闻播发率达80%,节假日做到有闻必发。为增加新闻可视性、可听性,两台调整新闻节目内容结构,除保证时政新闻外,增加了社会新闻和舆论监督。据统计,两台围绕中心共播发新闻 5 400条,为鸡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突出重点报道】 2004年,安全生产、中俄文化交流周、哈洽会、俄海参崴黑龙江第四届名优产品展销会、国家安全万里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招商引资、黑龙江兴凯湖越野汽车冰雪挑战赛等是全市瞩目的大事,局、台领导亲自上阵,调精兵,大投入,配高新装备,精心组织,打好场场宣传漂亮仗。如煤矿安全宣传战役,电台、电视台积极宣传引导,省市领导深入一线检查煤矿安全生产的都发当日消息,每天配发整治工作的正反面典型,各县(市)区整治的最新情况。《新闻聚焦》推出了 6期《抓安全促发展》系列节目,深入报道每天《新闻联播》前安排“两屏”关于煤矿安全整治的宣传字幕,市委、市政府的“决定”、“通知”、“规定”及时全文播发,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抓安全、促发展,严厉打击非法小煤井的氛围。在俄海参崴经贸洽淡会宣传中,两台组成了 5人宣传报道组,专程赴海参崴采访和录制实况,利用友好台关系,加大海参崴电视台对海洽会的报道力度。海参崴电视台、电台不仅在新闻节目中播发了市委邱玉泉书记的专访及海洽会开幕消息,还连续 8天播发海洽会的宣传广告片。海洽会期间两台报道人员不辞辛苦,昼夜奋战,为加深鸡西与海参崴两市的关系,促进经贸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国家“安全万里行”采访组来鸡西期间,抽专人,出专车,一对一接待,主动提供新闻线索,采、编、制、播全过程服务,使他们加深了对鸡西的理解,不但没发批评报道,还采发了一组正面报道。为高质量完成“黑龙江兴凯湖越野汽车冰雪挑战赛”的报道任务,电视台组成了12 人赛事报道组,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播发了新闻15条,专题5期,并邀请中央台、省台记者现场报道,在中央 5套播发12分钟专题,省台《新闻联播》、《新闻夜航》进行了充分报道。电台在大事报道中,突出广播特点,播发录音报道 780余篇,平均每组新闻达到3篇,增强了现场感、可听性。
  【提高鸡西知名度】 2004年,对外宣传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市局自我加压,作为局、台一把手工程,重大报道跑省进京,日常报道电话紧催,求得理解,争取多发稿件和节目。电台、电视台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调整人员,形成以专业队伍为骨干,全员加压对上报道格局。全年,两台在省台以上媒体发稿 1 076条,在上海卫视、广东卫视、天津卫视等省级媒体播发专题 4条。同时取得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节目中播发新闻和专题45条的好成绩。
  【加大舆论监督】 《行风热线》是全市瞩目的栏目,节目组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的困难,已成为市领导关注、百姓信赖的舆论监督名牌栏目。全市共有50个职能部门、79次走进直播间,参与人数1 400多人次,受理问题3 130件,现场直播解决 820件,事后调查解决 1 500余件。通过直播,一批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解决,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栏目组先后收到表扬信12封,锦旗18面。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启文、市委书记邱玉泉、市长王兆力等领导先后视察《行风热线》,给予充分肯定。
  【电视节目大改版】 一是栏目调整。电视台保留了《新闻聚焦》、《法制时空》2 个栏目,砍掉了《生活交响曲》、《鸡西文苑》、《经济视点》 3个栏目,推出了《百姓关注》、《魅力人生》、《生活社区》、《历史纵横》、《动物奥秘》、《影视快讯》、《娱乐眼》等7个新栏目。 二是内容贴近。 在《新闻联播》中增加《新闻110》版块栏目,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同时专门开辟了《百姓关注》、《魅力人生》、《生活社区》等贴近性的栏目。三是包装改变。频道包装、栏目包装、主持人包装面目一新。四是设备投入。新购 2套非编系统和一套数字化硬盘播出系统。五是体制、机制改变。电视台成立新闻、社教和文体 3个中心,实行了制片人制,淡化了官本位思想,原来栏目不管有几个科级干部,一律服从制片人指挥。改版以来3个频道面貌为之一新,全市上下肯定。
  广播电视报道自我加压,独闯市场,24版不断创新,可读性不断增强,发行量同比增长11%。交通广播贴近实际,不断丰富节目内容,打造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学会积极开展工作,全局有5 篇论文获省广播电视学会论文一等奖,10篇获二等奖;省级新闻、社教、文艺、播音与主持人四类评奖节目中,共有72 篇获奖。局总编室严把节目审评关,全年审查电视节目263期,监听广播《行风热线》节目30期。节目创优突破历史最好水平,获电视节目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 3个,成功地举办了鸡西市2005年春节晚会,晚会从内容、舞美到制作呈现了大台气派,受到上下肯定。
  【网络建设迅速推进】 2004年,鸡西市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继续发展,全局新建光缆377.7公里,改造旧网用户22 100户。全市广播电视光缆网建设总里程已达到 2 681.5公里,乡镇光缆联通率达100%,光缆屯通率71%,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7月,省局在鸡西市召开“全省广播电视技术事业建设管理现场会”,推广鸡西市垂直管理、农网改造、技术管理经验。
  网络公司在施工力量、技术力量不足和地理施工环境难协调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网络建设的顺利推进。①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业务信息网工程进度过半。已完成了网络施工作业设计、环网地理工程、环网路由的光缆铺设、前端机房建设。总枢纽机房的光传输设备、监视设备、电源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北山、矿院等小区光缆改造,用户达到9 800户。6月末,132个光结点全部完成,光缆大通道为推广数字电视和增值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②投资55万元,鸡西~梨树42公里光缆传输工程提前完成。整个线路采用 8米水泥杆,钢绞线吊挂,10芯光缆传输。参加会战的干部、工人不畏“三九”严寒,冰雪野外,奋战 3个月,使老达、十坑、梨树等地的居民看到了与市内居民同样套数的高质量电视节目,彻底改变了收视难的问题。③投资1 400万元,建设鸡西——麻山 65公里光缆传输工程。目前,已完成58公里,偏远的麻山居民多年看电视难的问题解决。
  为了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步伐,共投入321万元更新设备。新上 3套非编系统,4部松下AJ—D400MC数字摄像机,电视台新闻部摄像设备全部数字化,电视采编设备数字功率达到96%。为了丰富电视荧屏,市局挤出资金增开了鸡西电视台影视频道,并实现了数字化硬盘播出。为了改变电视监控系统、播控系统落后的局面,新购电视网络前端监控系统和节目播控台,于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监视、播控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
  自我挖潜,技术管理取得新业绩。微波站、转播台积极开展技术改造,转播台 1458KHZ的中波1KW全固态发射的改频工作顺利完成,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微波站、转播台3部广播电视发射机自动开关机改造成功,在全省率先实现“满时间、满功率、满调制”转播。微波站、转播台的自动监控系统安装调试完毕,运行。全局直属各台、站严格设备维护管理,严格值班责任制,严格台、站带班检查,设备指标甲级率达到 100%,台内停播率“0”秒,安全优质播出总时数为 449 640小时,全局无重大责任事故、技术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省级广播电视科技论文评选喜获丰收,参选作品获奖率达到100%。成功地承办了全省中波技术能手竞赛和全省电视技术录制质量竞赛,全局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经营创收产值翻一番】 2004年,全局网络收入同比增长28%,实现了8万户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一是有线电视用户稳步增长。全年全局新增用户9 526户。其中,市网络公司新增3 700户,同比增长24%,改造旧网 11 800户。恒山网络中心广开市场,采取多种方式吸纳用户,新增3 922户,同比增长44.3%,改造旧网4 300户。滴道网络中心新增用户 700户,同比增长10%,改造旧网3 000户。 梨树网络中心新增用户 630户,同比增长17%,改造旧网700户。城子河网络中心新增用户504户,同比增长 14%,改造旧网2 000户。二是收视费大幅攀升。市网络公司优质服务保收费,分解指标抓清欠,网络完好率保持90%以上,故障率同比下降60%,收视费同比增长30%,恒山同比增长59%,滴道同比增长 12%,城子河同比增长13%,梨树同比增长66%。恒山网络中心与接收时比收入翻了3番,滴道网络中心突破了百万大关。
  广告中心面对任务加重,行业管理趋紧等诸多困难,有一个强烈的市场意识,近抓市区,远开哈、长、沈等省城市场,靠准省内大媒体广告公司联手出击,宁可跑断腿,磨破嘴,决不放弃 1个客户。再苦再难也要树立大局意识,在局里资金紧张的时候,放弃双休日,走大用户、访小用户,主动催款、超前筹款保开资,保事业发展。八小时外讲奉献,在人员少的情况下,大都超负荷工作,放弃双休日,不要加班费。使广告年增收127万元,同比增长21%。广播电视报提高质量保发行,强化服务争客户,广告收入75万元,同比增长 12%。电台交通广播发挥媒体特点和专业优势,广告创收46万元。
  【行业管理】 2004年,全市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狠抓各项法规的宣传和落实。市县局坚持利用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报宣传行业法规,宣传行政执法责任制,市局社会有线管理科两次走向街头,采取设基层广播电视站站长进行培训,重点学习《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 9项行业法规,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使执法工作有了组织保证。继续加强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的治理整顿,市局与公安局、安全局、工商等部门先后两次开展卫星接收设施专项清理整顿,查处非法安装使用接收韩国KBS1、KBS2卫视节目的卫视设施21座,全年查处违规案件3起,纠正违规行为7起,收缴擅自销售的多路微波解扰器36台。在贯彻17号令,规范广播电视播放秩序中,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深入市、县、区、矿进行检查,发现不按规定播放的及时批评,对于停转市台节目的进行纠正,对于擅自播发影视剧的基层站进行整顿,对超量播发广告和黄金时间超量播放引进电视剧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企事业站擅自扩网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严防“法轮功”破坏,市、县局、台和网络中心认真贯彻“应急预案”,对外加强同市 “610”办、公安、国家安全部门和居委会联系,对内严格播出环节的管理,确保网络和播出前端的安全。市局行业管理工作在全省检查评比中又获得了第一名。
                                     (王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