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鸡西日报社

鸡西日报社

鸡西日报社



  【新闻宣传】 2004年,鸡西日报社坚持“服务中心、把握导向、营造氛围、当好喉舌”新闻宣传主基调,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时、适时地开展了煤矿安全生产、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推进人才战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俄文化交流周、哈洽会、海洽会、沿旅游风景线示范带建设、“两风”建设等重点工作和重点活动的宣传,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有效地发挥了市委机关报的喉舌作用。日报、晚报结合各版特点,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开辟新专栏、应时专栏,采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构建了新闻宣传大格局。 一年来,共开辟各类专栏近300 个,质与量均取得了新突破。对上报道成效显著,在《黑龙江日报》、《中国建设报》、黑龙江电视台等10余家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近200篇,提前超额完成了市委宣传部下达的100篇对上报道工作任务。其中《1400大功率采煤机组装》、《全国之最“150”》等5篇稿件在新华社发了通稿。通过组织开展全省新闻摄影采访团“鸡西风光行”活动,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和省内 8个地市报上刊发鸡西风光宣传专版10余块,树立了鸡西新形象,得到市委和采访团的充分肯定。
  【办报质量明显提高】 2004年1月1日,顺利实现了日报、晚报扩版增容,同时对报纸版面进行改版,在版式风格、版面内容、专栏制作、采写策划等方面努力创新,较好地实现了版面内容焕然一新、版式风格焕然一新、新闻文风焕然一新,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有了新突破。一版的《今日视点》、《来自一线的报道》,二版的《聚集三农》、《矿山传真》,五版的《卫生监督在线》、《文明新语》,四版、八版的专题、专栏等,以大量来自基层、贴近百姓、有代表性的鲜活报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专、副刊紧抓受众话题,创造了版面拳头产品《农村天地》、《青少年广场》、《鸡冠花》、《热点关注》等专刊、专栏,打出了品牌, 做到了常办常新。 晚报以“一周一个重点稿,一月一个大行动,一季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里程碑”为工作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开设有特色的专栏,策划采写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报道,例如《回音壁》、《市景杂闻》、《聊吧》、《穆棱河人家》等办成了晚报的名牌栏目。《星期天》坚持“让百姓说话,替百姓着想,为百姓办事,做百姓报人”的办报宗旨,开辟了《最近有点烦》等链接社会、贴近生活的栏目。一系列关注百姓生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批评不良现象的报道, 体现了较强的新闻穿透力和感染力。 在舆论监督方面,通过开展“舆论监督战役”和 “社会新闻月”,推出了 《关注百姓生活空间》、《春季卫生扫描》、《行业窗口面面观》等系列报道,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多元经济稳步发展】 受鸡西特殊环境的影响,报纸征订、经营创收难度加大,广告市场资源受到限制,加之报社各种增支因素增加,经济发展形势严峻。面对困难,鸡西日报社广开财源,对内挖潜强化管理,对外拓宽创收渠道,以实施“名牌”战略、“创收”战略、“攻关”战略和“招商”战略为重点,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发展中来,使报社的资产不断扩大、优化。2004年,日报和晚报发行在全省各大报刊订数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保住了发行盘子,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广告经营创收 332万元。充分利用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技术,继续承揽了《生活报》代印业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完成招商引资 364万元,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 200万元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清了新闻纸等外欠帐款,在全国新闻纸日趋紧张和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确保了纸张供应,减轻了报社发展的压力和负担。同时,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以良好的经济效益确保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正常发放。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2004年,报社以“两抓、四推、一促进”,即抓办报、抓经营,推进报纸、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经营机制改革,促进报业健康发展,使报业改革稳步推进。在报纸改革上,日报以“龙头版”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其它各报各版改革,采取文风攻新,宣传报道攻重,增加版面信息量等有效形式,使标题“美”起来,写法“活”起来,图片“动起来”,体现了报纸“大气派、大视野、大主题”的风格,在争创名牌栏目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晚报改革上, 实施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经营模式, 在牢牢把握“摆正政治位置、找好读者位置、选准主攻位置”的前提下,以独特的风格实现了办报质量有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晚报的发展。 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上, 在采编队伍中继续实施记者“千分制”考核和“首席记者制”。2004年,全年共编发一等版120块,二等版995块,三等版38块;记者采写刊发一等稿15 篇,二等稿420篇,三等稿2 900篇,四等稿520篇。全社上下形成了讲大局、讲奉献、钻业务、出精品的良好风气。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 班子建设明显加强。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加强“两风”建设,使班子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形成了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勤政为民、团结务实的优良作风。组织建设水平提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建目标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党员培训率在90%以上。召开了建党 83周年表彰大会,表彰了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党务工作者。群团组织,维权作用和突击队作用发挥明显。以“五抓五形成”和“十佳创评”为载体,深入开展了采编人员培训和三项学习教育,组织 4名副总编辑和16名业务骨干,利用半年时间,以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业务为内容, 对全体采编人员进行专题辅导, 提高了广大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全市庆祝记者节活动中,男女篮球队双双夺冠, 120名编采人员参加的大型音乐舞剧《你是我的骄傲》荣获“特别表演奖”,为报社争得了荣誉,展现了报社职工队伍凝聚力、拼搏进取、敢打硬仗、战之能胜的良好风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演讲比赛、职工排球赛等系列活动,陶冶了职工情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果。
                                     (张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