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佳公仆”市“十佳公仆” 张素坤 女,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鸡西市和平小学校长。1998年任市和平小学校长。她使一所初建的小学走上了现代化的教学轨道,成为鸡西市的标兵单位;中央教科所命名为“特色学校”;国家教育部命名为“优秀家长学校”。她以“爱满校园”建起了育人的平台,倡导用真情、真爱、真心去关注孩子,营造一个处处充满爱的校园,她每天早晨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并以特有的微笑送给学生第一声问候。她创造性地提出了“课堂状态评价办法”、“六度课堂状态”方案、“五步提问法”、“六次激励成功作业法”等方法,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她提出的“一体教育”的办学模式、“飞机式”的教学工作框架、“积累——感悟——运用”的语文学科模式等十几项工作成果受到市、省、国家级的奖励。她著的《爱满校园》一书,在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被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命名“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工作经验受到中央教育科研所的充分肯定,两次参加国际特殊教育交流会,并介绍经验。荣获鸡西市名校长,拔尖人才,黑龙江省政府津贴获得者,黑龙江省骨干校长等百余项荣誉称号。2005年,张素坤荣获鸡西市第五届“十佳公仆”荣誉称号。
刘凤仲 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新发煤矿矿长。2003年任矿长以来,企业连年经营减亏,矿井质量标准化、员工福利待遇、人均工资收入等十几项指标均是全公司第一。他坚持用超前的思维,全新的观念,精细的管理,扎实的作风带领干部员工开展工作。他每次入井都带着皮尺和粉笔,亲自检查,手把手的指导。他注重抓员工技能和素质培训,亲自审查教育内容,实施的全员脱产轮训全公司独有。他关心爱护职工,坚持从细节小事抓起,向正常生产秩序要效益,提高“两堂一合”标准,实现了宿合宾馆化、公寓化,班中餐一天一换花样,员工坐沙发、看电视进行班前学习,员工过生日送贺卡、送蛋糕,采掘工升井前喝鲜奶和井下读书长廊均创公司先例。他吃住在井口,平均每月人井25天以上,有时一天入 2次井,白天开会晚间人井对他来说习以为常,他膝部有陈旧骨折伤,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导致伤势加重,手术从膝盖取出20多片碎骨片,在办公室边打吊瓶边办公。荣获省“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个人,市级劳模、矿业集团特等劳模等荣誉称号。2005年,刘凤仲荣获鸡西市第五届“十佳公仆”荣誉称号。
方东初 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延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强化管理, 2年累计投入安全技措资金 220万元,投用了瓦斯监测和人员定位系统,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连续2年实现了安全年。他狠抓采掘接续,2年来,累计投入资金 1 700万元,矿井“三量”水平超出了“三·一·六”标准。2004年公司生产原煤40万吨,比2002年翻了一番,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他坚持管理创新,降成节支,强化内部管理。2004年,企业盈利 1 75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他关心职工生活,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人均月工资达到 1 313元,一线采掘工平均工资达2 000元以上,安置了355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为伤残职工、特困职工解决了陈欠工资。他善于抓班子带队伍,作风扎实、廉洁勤政,平均每月20天深入井下。荣获全国煤炭企业优秀经理,省煤炭工业优秀经理、省级“安康杯”先进个人,市第五届优秀企业家、市管理创新先进个人、安全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2005年,方东初荣获鸡西市第十八届特等劳动模范、第五届“十佳公仆”荣誉称号。
毕可杰 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粮。食局局长。面对粮食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等众多困难,他提出了“全力抓发展、重点抓改革、关键抓市场、突出抓招商”的工作思路,使粮食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和发展。全市38户国有粮一食购销企业除保留17户承担政策性粮食购销任务外,其它21户全面放开经营;56户非购销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突出解决“三老”问题,消化“老粮” 269万吨,清理“老账”23亿元,安置“老人”10 677人,使企业焕发了生机。引进山东大自然集团、山东信中食品有限公司、先驱集团、贵阳领先集团、美国通用磨坊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盘活资产近 1亿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粮食销售网点 100多个,年销售粮食40多万吨,为企业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 154万元、省财政补助资金3 659万元,安置社保并轨职工8 247人,为1 680名困难职工办理了“低保”,使 2 50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荣获国家级综合部门第三产业普查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厅优秀政工干部等荣誉称号。2005年,毕可杰荣获鸡西市第五届“十佳公仆”荣誉称号。
 |
|
任雅欣 女,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市物价局局长。她全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维护人民群众价格权益,积极解决价格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力加强涉企、涉农、涉民价格监督检查,全面清理各种收费,2004年以来查处违价金额826万元,降低收费标准150多万元,减轻企业、农民、百姓负担 1 100多万元。创新实施“价格阳光工程”,在农村、企业、社区和所有有收费行为的单位(部门)建立价格公示板2 112多块,在社会各界发展义务价格监督员2 187名,义务价格监督站 142个,使价格公示覆盖全市,价格监督形成网络,为企业和百姓撑起一把价格维权伞,化解了多起价格矛盾引发的不安定问题。开辟 12358价格举报热线电话,开展走百家企业、进百家农户、访百户居民的利民行动。2005年,为企业、百姓解决 365件困难和价格侵权问题,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 160多万元。物价工作受到国家和省、市多次表彰。她多次获得全国物价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巾帼建功”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改善发展环境百面旗竞赛十佳个人、省物价系统先进个人,市十佳女杰、市优秀公务员等多项荣誉称号。2005年,任雅欣荣获鸡西市第五届“十佳公仆”荣誉称号。
 |
|
周秀杰 女,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市环卫局党委书记、局长。她抓班子建设,全局班子达标率100%,党建工作率先在全市实行目标管理,局和基层单位全部晋升为省市区文明单位(标兵),实现了无上访、无违纪、无邪教参与者,培养树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毕淑芬等一大批国家、省、市先进典型。出台 7部环卫法规和一系列管理制度,实行“五定一包”和晨检夜查,现场办公27次,解决问题 159个。建立环卫服务热线,解决问题50多件,为民办好事200多件。为327名一线职工办理保险,帮助19名特困职工子女上大学,解决65户职工住房,并免费为职工提供洗浴和理发。筹集资金建设地坑式垃圾转运站24座,翻建公厕18座,维修60座,购置果皮箱816个、各种环卫专用车29辆。亲自抓大项目运作,完成66.4公顷土地征用和3 400平方米配套车库工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资金 2 300万元。几年来,市环卫局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小康建设红旗集体、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单位等百余项荣誉;她本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40余项国家、省、市荣誉称号。2005年,周秀杰荣获鸡西市第五届“十佳公仆”荣誉称号。
林彦春 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鸡西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他以组织税费收入为中心,以加强基层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兴税”为依托,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全面强化税收管理,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开创了地税工作新局面。税费收入连续三年实现大幅度超收,2004年税费收人实现53 729万元,首次突破 5亿元大关。开展了县(市)局直属单位、所属分局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培训干部800余人次,培训面达 100%。“双评”工作由2001年的第六名升到2002年的第二名,“正行风、促发展”活动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已创省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市地级文明单位创建率达 100%,取得了建局以来的历史性突破。2年来,共为纳税人解决生产经营问题办实事191件,为109户企业减免税款759万元,为27户企业弥补亏损 452万元。荣获全省地税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领导者、全省地税系统优秀工作者,市双拥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2005 年,林彦春荣获鸡西市第五届“十佳公仆”荣誉称号。
王守君 男,满族,中共党员,高级兽医师,现任市畜牧局兽医科科长。他无论在任何岗位,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他坚持深入基层养殖场(户)无偿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培训技术人员 2 000余人次,使众多农民从事养殖业脱贫致富,创产值上亿元;为养殖场(户)解决技术难题、疑难病症千余次,挽回经济损失达 500多万元。在动物疫病防治、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及畜牧养殖科普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专著2部,先后有6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黑龙江省养鹅业主要疾病控制技术的研究》项目,获省“丰收”一等奖,为鸡西地区年新增产值336.25万元、新增利税 116.3万元。连续三年被省、市畜牧局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获省系统精神文明职工标兵、市级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个人、市岗位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市直机关首届“十佳公仆”、市“十佳专业技术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2005年,王守君荣获鸡西市第十八届特等劳动模范,第五届“十佳公仆”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