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虎林市

虎林市

虎林市



  市委书记 车莲香
  市人大主任 张 祥
  政府市长 孙永成
  政协主席 张延炬
  【概况】 2005年,全市各行各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市委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咬定一个目标,抓住四个关键,建设六大财源支柱”这一总体思路,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26 1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25 489万元,增长11.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2 572元。
  【农业】 2005年,虎林市农业战线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一免两补”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了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131 88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农业增加值实现 78 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市粮豆薯总产实现430 850吨,比上年增长5%。
  【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全市工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通过招商引资上新项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使全市工业生产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保持了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市地方工业实现总值 151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实现增加值49 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2 867万元,增长22.8%,实现增加值29 505万元,增长62.9%。
  建筑业企业生产下降。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8家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 132万元,比上年下降42.4%,实现利税360万元,比上年下降52.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3 48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1 481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国内贸易】 2005年,虎林市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4 978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7 547万元,增长12.0%;餐饮业零售额17 431万元,增长12.1%。
  市场物价涨幅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比上年上涨0.2%,涨幅比上年回落7.6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分别为97.9%和100.8%,分别比上年下降2.1%和上涨0.8%,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0.5和9.4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呈现“二升六降”:食品、居住类价格上升: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
  【对外贸易】 2005年,虎林市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5 102万美元(海关统计数字),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出口4 579万美元,增长30.6%,进口523万美元,增长235.3%,贸易顺差达4 579万美元。全年进出口货物51 437吨,比上年增长18.5%。全年启动招商引资财源建设型项目149个,到位资金3.8亿元。
  【财政】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05年,财税部门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推进财源建设,加强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做好生财、聚财、理财文章,克服了财政经济运行中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好地发挥了财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调节作用。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5 73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财政支出30 698万元,增长25.8%。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21 482人,比上年下降13.8%;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952人,比上年增长58.1%;小学62所,在校学生18 923人,比上年下降4.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16所,在园儿童达4 156人,比上年下降14.1%。
  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加强。2005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4 242人,比上年增加178人。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225万元,全市实施重点科技项目 61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6项;鸡西市级20项;虎林市级20项。
  【人民生活】 全市总人口下降。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294 302人(公安局统计数据),比上年减少3 419 人,下降1.1%。其中,市属157 116人,农场89 431 人,森工47 755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90 313 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4.7%;乡村人口107 408人,比重为35.3%:男性人口149 73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8%;女性人口144 564人,比重为49.1%。全市人口出生率6.5‰,死亡率4.6‰0,人口自然增长率1.9‰。
  在岗职工人员减少,职工工资小幅增长。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4 280人,比上年减少2 306人,下降8.7%。其中,市属在岗职工13 842人,减少2 532 人,增长6.0%。市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 582元,增加320元,增长2.6%。全市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7 348人,比上年增长7.9%。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7 866元,比上年增长8.2%,农民人均收入3 977元,比上年增长10.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1 3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村人均建筑面积24.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84.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05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有 11 623人,离退休人员5 066人,总的比年初增加348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6 071人,比年初减少92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实际缴费人数为8 704人,比年初增加104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5年全市有各类敬老院8所,拥有床位254张,收养228人。